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转型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文化研究因此成为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文化研究主要从历史、现实和民族三个维度来进行。历史维度主要概括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现实维度主要归纳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内涵与本质,当前我国文化冲突的表现及原因,文化转型的价值趋向,文化转型的动力机制。民族维度主要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现实困境,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中的女性文学研究栏目是女性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阵地,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文学研究栏目策划的主题主要有:女性文学研究与中国社会性别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女性文学中"中国女性故事"书写、女性文学中关于当下的诸多性别问题的探讨、女性文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以及对性别史的反思、女性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当代影视文学作品的性别意识形态研究、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地域性女性文学研究、乡土女性文学与都市女性文学研究等.女性文学研究栏目还需要关注国外女性文学研究、女性文学批评理论、文化批评和方法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3.
妈祖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献浩如烟海。妈祖文化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编纂工作与妈祖文化研究的发展相比较而言是滞后的。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状况,《妈祖文化千年史编》课题组整理、编辑了《妈祖文化千年史编》系列丛书。文章就这系列丛书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作了较为翔实的叙述,指出了《妈祖文化千年史编》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美国文化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美国文化的主要特色就是其文化的多样性。在解读美国文化中,我们应多角度地进行研究:研究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从文化类型的层面阐释美国文化的多样性;研究美国文化模式;研究美国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美国文化传播与文化冲突,等等。我们研究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为了理解美国文化,更重要的是要从研究多样性的美国文化中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市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尤其是历史宗教文化遗产更具区域特色,在中国建筑史、美术史、文化史、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石家庄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尽快合理利用这些历史遗产,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广泛传播、开发宗教旅游、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将历史宗教文化资源产业化,从而全面开发它们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日益凸现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本文总结了十五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状况,探讨了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就是文学的历史 ,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 ,这叫做“文学本位” ;文学史是“史” ,是文学的发展史 ,应当运用史家的眼光来观察和研究文学的现象 ,这叫做“史学思维” ;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 ,强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将文学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这叫做“文化学”视角。此外 ,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学史研究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当代性与历史性的关系问题在文学史研究中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大学屯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张安福的《清代以来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研究》于2011年5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清代以来的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屯垦戍边史的理论基础上,把国家安全理论与新疆屯垦的经济绩效、政治绩效、社会绩效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机制的理论体系,极大丰富了屯垦与国家安全的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疆位于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必经之路,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取决于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不同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人文背景。基于中华文明孕育根基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中华文化一样的文化特质和肌理表象。笔者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前世"经历,探究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激励下,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今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历史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之一,对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至关重要。历史规律是历史学在哲学层面的重要学术命题,历史研究者对历史规律问题的认识和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和辨别,影响着他们对历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文化史学在历史规律问题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探索和创新,有助于转变传统历史研究中的僵化观念,突破传统叙事史的禁锢,开辟历史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推动史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