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0年改革开放,见证和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站在新的起点,这份历久弥新的初心,是我们踏上改革开放新征程的价值引领,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力量源泉。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40年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有着六十多年经营历史的新民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6年初启动股份制改革,并于2016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开业。由新民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更名为辽宁新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新民农商银行开始了一段新的历史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民农商银行怀揣着"踏石留印,不负未来"之心,坚持深化改革发展不动摇,真抓实干,驰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40年。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财富源泉,用勤劳和智慧书写当代中国持续快速稳步全面发展的华章,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以人民为中心"和"让人民有获得感"两个词汇,诠释了改革开放永远不变的价值底色。改革开放的40年,是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40年来,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走出一条令世界为之惊叹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道路。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电能力大飞跃、服务水平大提升、电力体制大改革,在绘就多彩贵州的画卷中,谱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华章。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弯道取直、换道超车,跑出"贵州速度"、冲出"经济洼地",撕下贫困落后的标签,向着全面小康坚定前行。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  相似文献   

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改革质量,要求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是提高改革质量的前提,要通过调查研究,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方案;狠抓改革方案落实是提高改革质量的保障,方案落实要有时间表,要落实责任,做好检查督察工作;检验改革质量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有更多获得感,就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发展机会,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更好的文化享受,让人民群众过上高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促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的厚重无处不在。一、深化改革的人民主体(一)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改革始于人民的实践。人民不是游离于改革之外的旁观者,也不仅仅是改革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共享者,而是改革的亲历者、实践者、创造者。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人民实践史。中国的改革浪潮肇始于农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23):33-3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历史转折本身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农村改革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多次讲过:“农村改革不是我的发明,是人民群众的发明,我的作用只是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总结出来,推广开来。”这是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9.
万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新一轮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了035年前,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开启了_一场让广袤土地焕发无限创造活力的深刻变革。35年的改革壮举,创造了无数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提升,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40年风雨历程,40年春华秋实。40年来,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顺势而上、破浪前行,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推动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14,(3)
<正>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和尊重人民改革主体地位的依据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在改革上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必须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5,(3):1
在所有声响中,生命生根拔节的声音最令人心动。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一年的起点,我们感受得到人民群众对改革新希冀的心跳,听得见改革落地生根的声音。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拆除户籍制度藩篱、降低工商注册门槛、央企高管薪酬设限、打破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过去一年,正是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求真务实,在倾听人民呼声中真抓实干,一条条改革举措实实在在掷地有声,赢得群众信心信任,凝聚了党心民心。新一轮改革发令枪响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0,(3)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以自费开发为起点,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向改革致敬     
正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改革最好的纪念当以改革的精神继续推动改革。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开启了中国改革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今天,全球经济重心再次回到亚洲,根本原因,是因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的改革让中国崛起。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也是改革开放的根本要求。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措施的制定与选择要立足于人文关怀,评价改革的基本标准看是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化改革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17.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出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让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8.
2月14日下午,新春第一个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审议《湖南省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这个纲要是湖南今后五年的民生行动纲领,向全省人民鲜明地亮出来,就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切实履行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立足于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历程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新布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秉持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立论基础,具有改革过程由人民参与的实践特质,具有改革成效由人民评判的认识品性,具有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情怀。中国改革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对改革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而带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这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新课题。2008年10月12日下午3时许。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