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和战略目标,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任务就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古代华夷一体为核心的族群观念、近代国族一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的传承与发展;正视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立足现代社会、应对风险社会归属感、是对中华文化,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是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立足世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包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蕴、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集体力量应对挑战的价值理念、是以和而不同为核心倡导整体性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困难与挑战面前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并将它牢牢地铸造起来,统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全局,贯穿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行动共同体,这四个维度的共同体意识同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完全相契合。发挥好统一战线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中的作用,要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为创建美好生活建言献策,要承担起"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更要结合"四个自信"的要求,发挥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法宝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具有“大一统”的政治凝聚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传承了“民为邦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智慧。黄河文化凝结了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统一、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精神;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构建以“黄河”为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理路和现实困境,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维度强化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汇聚强大民族力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开拓生存空间的智慧思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原因众多,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文化的凝聚作用、向心作用不可低估。正是在和而不同、团结统一、包容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华文化的智慧思想影响下,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一直保持着团结统一的国家状态,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都坚守着心向祖国、落叶归根的家国信念。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力量,凝心聚力,传承发扬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民族性、稳定性、统一性等鲜明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人民的核心凝聚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筑美好精神家园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7.
8.
在当代世界民族理论中,汤姆·奈恩、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英国新左派学者认为,民族是被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体的历史情势“发明”出来的,情势不同,“发明”的机制也有所不同。这一民族观念是西方的,也是世界的。以此视角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得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提出并能够超越传统苏联民族理论的世界历史根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当代建构是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解决现代化产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经济基础;高度重视共同体成员身份认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阶段的重中之重工作;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系统性的伟大国家工程。  相似文献   

9.
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发生主要体现在领土主权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三个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权力的作用下实现了结构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法理确认;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正确看待内外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其内涵的双向延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浸润。总的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其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了由低到高的理论化进阶和由虚入实的社会化进阶,从而在理论上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并在现实中符合国情、有益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从理论之维、历史之维、实践之维、政治之维、文化之维五个角度,不仅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之基,更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与归属感,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为实现民族团结、民族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12.
新生代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需要,也是助力该群体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认知、意向、行为、情感四个维度,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同时,本文还从网络空间、现实空间两个场,探讨在新生代海外侨胞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必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更加磅礴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刻认识它生成发展的思想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进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富裕为主题,以重日常、贵久长,重社区、贵浸润,重见物、贵见人为取向,以依法治理为保障,做到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开展点亮了行动的明灯,也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定位,关系着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内地西藏班承担着为国家和西藏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前提在于文化的认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好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血脉;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增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社会成员意识层面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旨在将存在于观念层面的主观意识转变为现实层面的客观存在,必须依赖科学的方式和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路径进行推进.本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地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其内涵包含了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本文尝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涵角度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价值,从宪法的内容和精神角度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宪法中的地位及重要性,以此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取得了国家形式的政治共同体,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学理支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群众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有机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经济基础,培育经济共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化政治保障,培育政治共识;进一步做好党史、国史与民族史教育,筑牢历史根基,培育历史共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培育文化共识;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内核,培育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