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4):34-34
很多人知道我喜欢金庸的小说,更喜欢风清扬.如果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朋友与敌人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很多.我认为这个对手最有价值的事情是能够让你成长,让你的客户成长;与此同时,你的对手也变得聪明了,也在不断成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最怕的是“蛮打”.如果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12)
正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戎马一生,经历战斗战役无数,但他生前却对血战独树镇记忆尤深。83年前在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的那次战斗中,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的刘华清左腿受伤。军领导决定,让他和部分伤员留在当地养伤。但在刘华清的坚持下,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让一匹驮物资的小马驮着他随大部队走。后来,留下的连长胡九福等红军伤员惨遭敌人杀害。刘华清晚年追忆道:"人生中有一些命  相似文献   

3.
是游戏人生还是历炼人生。我想这就是凡夫俗子与英才俊杰的区别。作为一个人,只有当他领悟并试图去捕捉生命“辉点”时,他的生命才开始得到升华。读完《走进西藏》,让我感动的不单是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风俗民情,还有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和对生命极限一次次冲击的历炼勇气。这些文字和图片再一次证明: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2)
尼采是西方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但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哲学对西方和东方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价值哲学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其主要贡献就是对形而上学和人的存在价值进行了重估,把哲学的重点从形而上学转移到了本体论。尼采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价值哲学,他提出的"上帝死了""超人"等论断触动了现代人的心灵,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让人们重新看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肯定了积极事物必将再次出现,洞见了人生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人钟爱生命,提高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倒算人生     
对于人生,证严法师有一个充满智慧、警醒人心的算法——"倒算"。证严法师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命有70年的话,他一出生就是70岁;一年之后,他只剩下69岁,如此逐年减少,便是"倒算人生"。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谁也打不败的赛马手,整整在赛马场里做了30年。当记者问及他人生的座右铭时,他的回答让人费解:"记住你生命中最寒冷的那个日子!"  相似文献   

7.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18):50-50
学生问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他让学生们从一个果园中走过,每人挑选一只最大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大家回来后他问:满意吗?学生们说: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我们要么选早了,后面还有更大的;要么选晚了,漏过了最大的。苏格拉底笑了:这就是人生: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星竹 《党政论坛》2011,(8):61-61
有一位谁也打不败的赛马手,整整在赛马场里做了30年。当记者问及他人生的座右铭时,他的回答让人费解:“记住你生命中最寒冷的那个日子!”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  相似文献   

10.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11.
张丽 《民主》2009,(6):19-21
张一贤老师是宁夏乃至西北兽医界的权威.他从55岁到今年75岁,二十年间把全部精力用在奶牛育种及科学提高奶产量研究上.他与同行们合作育养的奶牛,泌乳期牛奶单产从5000公斤上升到8500公斤…… 张一贤是宁夏大学农学院退休的教授,他的一些人生故事及他独特的人生价值观.让人深受感动。本文记录的是老人一些内心的声音及他践行的足迹,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张蔚秋 《团结》2012,(5):64-66
儒雅、朴实、平易近人,是民革长沙市委主委朱建军给人的第一印象。熟悉他的人都认为,"硕果累累压枝,谦虚质朴依然"这句话,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出生于1962年的朱建军走出了一条让大多数同龄人羡慕的人生轨迹,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政治社会活动中也有所作为。他,是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测绘学科的  相似文献   

13.
我十分喜欢中央电视台的一段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这让我想到,每一个正常人,都要控制非分的欲望,把握好人生的尺度。  相似文献   

14.
很多曾经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在死而复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会感慨,度过一个让人悔恨的人生实在太不值得了。那么让濒临死亡的人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马恩华是杰出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他以无私的拼搏奉献精神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究竟怎样活着,怎样做个领导干部,尤其是怎样做个社会主义企业家这人生价值的根本问题。用马恩华的话说,“我把自己交给党。”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目的;“国家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我就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国家创出个一流企业。”这是他的豪言壮语,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人活着要有价值。国家把企业交给我,我要把国家交给我的重担一直挑到生命的尽头!”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马恩华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以有限的生命无私地为国家、为企业、为职工去拼搏、去奉献,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做贡献,全心全意地为职工谋利益。这,就是马恩华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生命偶然,人生短暂,人应当怎样度过一生,这是每一个有灵魂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必定会思考的问题。在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忙忙碌碌,很少会去想这个问题。只有偶然独处时,或在无眠的静夜,这个令人惆怅的问题才会突然来到我们心中。哲学家福柯的人格魅力之一,在我看来就是他极力倡导并一生不懈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 《党政论坛》2011,(14):15-15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人生要真正幸福快乐,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不一定赚钱,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地位,但他心甘情愿,因为这样过一辈子他认为值得。  相似文献   

19.
郭利 《各界》2013,(6):2-3
少年时对李默然主演的电影《甲午风云》印象深刻,为气壮山河的邓世昌感动的同时,也记住了那个在中日黄海大战时临阵胆怯,挂错帅旗,以致于让敌人包抄,被海军司令打了一个耳光的清朝武官。当时特别厌恶这个人,甚至觉得海军之所以战败,  相似文献   

20.
谭养锋 《各界》2008,(11):91
遇见一本好书就如交上一位好朋友,让人受益无穷,一本好杂志也一样,它让你看见世界的沧海沉浮、人生的喜怒哀乐,既看见世界的广阔无边,也看见人类历史的深隧渺远,既能让人回味无穷,又让人掩卷沉思,<各界>就是这样的一本杂志,我遇见它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