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全国流动人口犯罪调查的一部分。通过对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证明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动机主要是贪图钱财、冒险求富和追求享受;这些犯罪心理的产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流动人口特有的主观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据此提出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预防和心理矫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张君犯罪心理的剖析指出,要特别注意一种由反社会的人格障碍导致的犯罪现象。这种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犯罪主体作为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的犯罪行为方式经常、反复、呈稳定状态出现的时候,便构成了一个群体的人格特征。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心理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这种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流动人口犯罪的内在规律,而且,流动人口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研究流动人口犯罪心理特征更可以探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根源,从而从多方面努力来防治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4.
郑民生案的发生是社会原因和人格心理混合作用激变的产物.有必要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郑民生案进行心理分析,揭示杀人狂魔的的心理轨迹,进而提出犯罪预防的相应对策,完善心理疏导机制与建立犯罪心理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犯罪者个性因素和犯罪环境因素两方面,对心理测试中的犯罪者心理进行分析。通过测前准备阶段分析犯罪者心理,缩小犯罪嫌疑人,确定侦查方向。正式测试时把握犯罪者心理,完整地将被测人与犯罪者区分开来,帮助侦查人员判断和逮捕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  相似文献   

6.
行为的展示受心理的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研究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审讯过程中,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其往往表现出仇视社会、顶、扛、混和顾虑较大等心理特征,分析犯罪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讯对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犯罪线索,防止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或造成更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是指在众多的心理现象中,参与、影响和支配一个人发生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和成份。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定义是成立的。但实际上,现在还没有一种理论或技术能够把与犯罪有关的心理因素从人的整个心理世界中严格地分离出来。这首先是因为各心理成份之间是彼此渗透的,根本就不可能用一个明确的界限将它们划分开来。其次是任何一种有意识行为的产生,都是多种心理成份相互“协同”的结果。而在协同作用发生之前,很难单独将某  相似文献   

8.
网络自组织是以网络为平台而形成的一种非政府组织的最新形式,由于其具有不同于以往其它社会组织的匿名性、虚拟性特点,可以直接动员,快速组织,集体行动,不拘泥于地域和人群,在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其反社会行为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网络自组织的出现使网络不良行为更加系统化、组织化,对社会治安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应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采取有效的监管方法,遏制网络自组织的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仅深刻影响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也是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研究发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特别是潜意显现的防御方式;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很少使用反作用形成的防御机制,而更多地使用消耗倾向等防御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应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了反社会病态人格的基本概念之后,逐步分析了反社会病态人格的症状、成因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有关反社会病态人格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的发展为预防和打击犯罪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心理应激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可以从心理应激与犯罪心理产生之间的关系展开初步探讨 ,并进一步以案件为例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体制下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五个方面对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出租房屋为切入点;以服务维权为出发点;以用工单位为依托;以科技、机制创新为抓手;以流出、流入两地沟通协作为途径。  相似文献   

14.
犯罪嫌疑人潜逃行为是由于其作案后本能的防卫心理所引起的。犯罪嫌疑人的潜逃行为,就其总的趋势、选择路线及潜逃地点等进行心理分析,是其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必然反应,即表现出其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剧烈嬗变,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个体反社会性犯罪。在其疯狂性和恐怖性的表面之下,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秩序的失范、社会价值体系的扭曲和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直接原因是弱势群体所遭受的社会剥夺和社会歧视,社会化的缺失所导致的人格障碍也是引起个体反社会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心理轨迹的发展为线索研究犯罪心理,试图揭示犯罪的深层心理动机,以期引起人们对个体关键期身心发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探索犯罪嫌疑人在被审讯中临近供认阶段的心理形成、变化及各种反应 ,把握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认时心理的行为特点、诊断途径和诊断方法 ,这对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抓住审讯的核心 ,提高讯问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官场,官员落入性贿赂深渊,是在腐朽官僚亚文化压力下,出自于其从众心理.从众心理的形成源于明规则的乏力、潜规则的盛行及非理性权威下的作用.对性贿赂的治理,应注重疏堵并举:既要注重用法律规制性贿赂,遏制“盲从”,也要通过提倡正确的性道德观、为官守则,使其自觉地拒绝“盲从”,最终达到良好的性贿赂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当前社会现实中的腐败现象,人们都从内心深处呼唤社会文明。遵纪守法心理是社会文明的内在心理依据,用它战胜违法犯罪心理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相应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及管理问题也日益显露。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但有必要从户籍管理、信息、法制、部门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