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依法执政亟需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元庆 《桂海论丛》2002,18(4):89-91
执政党依法执政 ,是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执政党依法执政亟需制度创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执政党的领导权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要法制化 ;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要法制化 ;执政党的权力道德要法制化等  相似文献   

2.
茆素琼 《前沿》2006,(1):10-12
随着中国执政党执政理念的现代化,其政治权威也发生着转型,即由传统型政治权威向法理型政治权威转变,这是中国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要求,也是其执政能力提升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权力资源是执政党的最重要的执政资源,任何执政党都是把权力资源作为巩固自己地位的最关键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着眼于世界,立足于中国国情,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回答了在新的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一系列重大而基本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了“文革”结束后执政权力资源流失的局面,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和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理合法性虽然是现代政治中执政党最强势的资源,但它在执政实践中已显露出局限。克服这些局限,需要从以法理合法性的一元为主走向绩效、法理和意识形态的多元整合,这一趋势在当代合法性理论的发展中已然显现。我国的政治理论传统和当代政治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构建党的执政台法性基础必须以多种执政资源整合为取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合法性意义就在于,它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把三种执政资源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合法性理论发展的新趋向,实现了当代中国执政合法性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论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军  田海英 《新东方》2004,(10):16-18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掌握国家权力,指导权力机关运用权力组织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利益的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建设的综合体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问题,决定了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新的形势和  相似文献   

6.
衡朝阳 《前沿》2009,(10):23-25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是现代国家的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如 何应对这一挑战也事关存亡,保证权力使用的正当性,执政的合法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加强执政党监督特别是制度监督,是有效反对权力腐败,实现执政党永葆青春的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7.
现代政党执政系统的优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原则;第二,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原则;第三,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原则;第四,执政党的党内民主与权力监督原则;第五,执政党与公民社会之间协调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8.
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尚未建立起有效防止权力腐败和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权力制约机制。我国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权力监督和制约体制。  相似文献   

9.
国外执政党积极拓展和运用执政资源以治国理政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传统政治资源方面,国外执政党充分运用阶级资源、权力资源、党内资源和非政府组织资源。在执政资源的新领域,国外执政党积极开发思想理论资源、网络资源、"外脑"资源、社会资源和青年资源。为增强合法性基础,国外执政党不断追加政绩资源、塑造形象资源和挖掘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理论财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是一个大题目。本文通过阐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考察现今条件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运用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既是一个好东西,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但也应当看到,国家权力也有"祸害"的一面,如果不加制约和监督,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国家权力的两重性,对于执政党和公职人员来说,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