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王同忆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侵犯了由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补编》的著作权和专用出版权,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间编了25部词典一亿七千万字,被吹捧为“辞书大王”的王同亿,因侵犯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和商务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补编》的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而成为被告。他走上法庭时说:“希望这个官司能给个说法,到底编字典这个事该怎么做。”如今王同亿已经败诉,应该如何编词典也有了说法,但人们思索的要比这一案件更深、更远。四年艰难一朝得胜1997年7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简称语言所)、商务出版社的学者们长长地舒出了憋在胸中4年之久的闷气。他们状告王同亿、海南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新世纪之初 ,《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系列由京华出版社隆重出版。《人民日报》于 2 0 0 1年 1月 8日对此作了专门报道 :“凝聚了 2 5 2位专家、学者的艰苦劳动 ,历经 13年编纂完成的系列语文工具书———《新世纪字典》、《新世纪规范字典》、《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日前由京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由王同亿主编、经过北京专家审订组、湖南专家鉴定组和海南专家审校组 6 8位专家历时 3年严格把关、审订的这三部词典共收字词 10万余条、5 80余万字。《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系列工具书 ,突破了传统现代汉语辞书强调收录稳定性词语的陈…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民刑保护的对象是著作权的法定专有权及其法益。《著作权法》与《刑法》对专有出版权的保护以及对“冒名”的规制是在法定专有权之外提供保护;《刑法》在“复制发行”“作品类型”“规避技术措施”等三个方面脱离《著作权法》规定侵犯著作权罪;对《刑法》上“复制发行”的解释背离《著作权法》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应通过《刑法》对侵犯著作权罪采空白罪状的立法模式以及删除《著作权法》有关保护专有出版权与“冒名”的规定两个方面化解著作权民刑保护之间的法域冲突。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立目商榷闵龙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集体编纂的一部中型词典。据“前言”中介绍说,1956年夏着手收集资料,1958年初开始编写,1960年印出“试印本”,1965年又印出“试用本”...  相似文献   

6.
原告山西教育出版社因被告长城出版社在其出版发行的《轻轻松松写作文》系列图书中严重抄袭了原告1992年7月出版的《作文技法大全》一书的大部分内容,以侵犯专有出版权为由将长城出版社告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被告长城出版社赔偿山西教育出版社经济损失68000元。  相似文献   

7.
《辞海》是一部以字代词,兼有字典、语词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编辑委员会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分别享有《辞海》一书的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1999年秋,李渭渭、哈翎与陕西省印刷厂(以下简称印刷厂)达成复制协议,实际非法复制了盗版《辞海》4 700余套,并由哈翎、李渭渭以低价将其中部分批发给了各地书商进行销售。因侵犯他人著作权,哈翎、李渭渭被提起公诉并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刑事判决后,辞海编辑委员会与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哈翎、李渭渭、印刷厂为被告单独提起了民事诉讼,诉  相似文献   

8.
版权     
正"剑网2014"专项行动首批网络侵权盗版案件曝光7月9日,国家版权局通报了"剑网2014"专项行动第一批网络侵权盗版案件查办情况。国家版权局通报的8起案件包括安徽"DY161电影网"涉嫌侵犯著作权案、江苏"速酷电影网"等视频网站涉嫌侵犯著作权系列案、广西"威盘网"涉嫌侵犯著作权案、北京何某某等涉嫌侵  相似文献   

9.
一、案情简介被告人印平华,于1995年12月至1996年12月间,单独或伙同刘传新、孙建国(均在逃)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新华字典》为版本,先后盗印《现代汉语词典》4.5万册、《古汉语...  相似文献   

10.
一、专有出版权的概念及其法律属性 专有出版权是图书出版者根据出版合同而享有的,由著作权人转让或许可使用的,在合同有效期和约定地区内以图书形式出版其交付的某一作品的专有权。日本学者称之为“受让出版权”,认为它是出版者根据合同由著作权所有者暂时转让而得以使用的出版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义求疵闵龙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集体编纂的一部中型词典,1978年12月正式出版,1983年1月出了第二版,1996年又出了修订本第三版。到目前为止,已印刷了185次,发行量逾两千万册...  相似文献   

12.
质疑"专有出版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春明 《知识产权》2002,12(5):42-4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新《著作权法》)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之第三十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按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应承担民事、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新《著作权法》并没有对“专有出版权”的涵义作出界定,也没有对“出版权”的涵义作出界定。讨论、研究“专有出版权”问题,首先必须界定其法律涵义。  相似文献   

13.
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为依法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活动提供了刑事司法依据,对加强著作权的司法保护,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决定》和1995年1月16日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结合司法实践,仅就侵犯著作权罪的有关问题作些粗浅探讨。一、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犯…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18日,梁信诉中央芭蕾舞团侵犯其著作权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第13法庭开庭。从最初电影公映时“当年8亿中国人,有6亿人看过”的盛况,到如今不得不因为一场侵权官司而再次入眼媒体的娱乐版块,《红色娘子军》戏里戏外、台前幕后的多舛命运实在不比戏剧之精彩逊色。  相似文献   

15.
一、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认定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 ,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享有专有出版权” ,“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 ,他人不得出版该图书。”关于专有出版权的内容 ,国家版权局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9条中也予以明确的说明 ,“图书出版者依照著作权法第30条的规定 ,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和在合同约定地区内 ,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和缩编本的方式出版图书的独占权利 ,受法律保护。”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出版社所享有此项权利是有严格限制的 ,第一 ,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的行为,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来说,是助纣为虐的行为,为虎作伥的行为。要制止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活动,必须截断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的发行、销售渠道。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第1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之后,又在第2条规定了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罪,其具体罪状和法定刑是:“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第1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  相似文献   

17.
论侵犯著作权罪的几个问题朱建华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该《决定》中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并为之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改变了以前把这两种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作为投机...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犯罪行为方式的完善我国《刑法》第217条规定了4种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方式,而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则规定了8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  相似文献   

19.
余飞 《政府法制》2012,(26):8-9
商务印书馆历时7年修订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大量新词酷语,新增多个涉法热词,并对法律词语新义进行了增补,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和热议。 涉法热词是如何进入词典的、法律词汇释义又是如何修改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案例,从何平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谈起,深入剖析判决中值得推敲之处,分析高考试题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中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发表的作品的情形,理清合理使用与著作权侵权的界线;同时,文中又援引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诉北京新东方学校侵犯著作权、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将其中存在的合理使用问题与何平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做横向对比,从而指出现今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