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例资料 某男,11岁,自幼聋哑。某日,其母在晚饭中掺入敌敌畏,后又经肘窝注射敌敌畏致其死亡。尸表检验:尸斑暗紫红色,双瞳孔直径0.3cm,口鼻腔可见涕涎样物流出;右肘窝可见针孔样皮肤破损2处,其周围皮肤呈暗红色,皮肤上可见于涸淡红色流注状痕迹(照片1);左肘窝可见针孔样皮肤破损2处。解剖检验:右肘窝皮下组织呈灰白色、出血改变(照片2),  相似文献   

2.
农药、鼠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利用农药危害人、畜的案件在该县农村多次发生。自1997年以来,在破获的10例农村社区投毒杀人案件·55·中,致受害人死亡案件共7例,1案死1人,共计7人,其中未成年人1名;经及时抢救未死亡的2例;及时发现饮食有疑,未导致中毒的1例。1 10例投毒杀人案件资料1.1被害人群体状况受害人12人(其中1案2人的2例,其他为1案1人),年龄在7~66岁之间,男性8人,女性4人;其中未成年人3名。文化程度层次不一,均是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较好7例,一般1例,较差2例。1.2犯罪分子群体状况犯罪嫌疑人11人(其中1案2人1例,其余1案1…  相似文献   

3.
用二氯甲烷从血液中提出DDVP后,提取物不需分离.即可直接点样测定.血液中敌敌畏的含量在2~20μg/ml血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仪器对敌敌畏的检测灵敏度为0.2μg.该法操作方便、快速,重现性较好,变异系数为4.3%. 敌敌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在法医毒物中毒案件中,敌敌畏中毒较为常见.据报导敌敌畏的定量方法主要应用气相色谱法,该法灵敏度高,快速,但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气相色谱仪.为了探索其它检测方法,我们用薄层色谱法对人体血液中的敌敌畏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敌敌畏仍是国内常见的毒物之一.尽管敌敌畏的分析方法已有大量文献报导和多年的应用历史,但体内敌敌畏的分析需经冗长的预处理步骤——提取、净化、浓缩,降低了毒物分析的速度.当采取大批量样本进行毒物学研究时,其缺点更加显而易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体内敌敌畏国内外尚未见报导,与此相关的唯一文献是全国三届法医学会上的交流文章,关于水  相似文献   

5.
案例简介:李某从自家菜地里摘回茄子准备切菜,发现茄子心已烂,并散发出较浓的农药味,觉的不可理解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检验在茄子心中检出高浓度农药(甲基对硫磷),公安机关以投毒案立案。案破后,犯罪嫌疑人宋某供认,因与李某有矛盾,想毒死李某。十几天前曾用注射器向李某家菜地里的茄子注射过甲基对硫磷,李某及其父食后均中毒,经医院抢救脱险。因量少未达目的,宋某于四天前再次用注射器向李某家菜地的茄子、辣椒中注射了甲基对硫磷原液,想再次毒死李某。讨论:宋某通过向生长着的蔬菜中注射毒药投毒,这种投毒方式较为少见,有较大的隐蔽性,既…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因农药而致使中毒的案例多有发生,但如何根据现场遗留物证及案情来确定是否为误食或者投毒却很困难,在本案中笔者经过详细的现场勘查,根据现场遗留物证的检验,采取模拟实验重现现场情况,成功破获了一起因家庭纠纷投毒致人死亡的案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肠外途径投毒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3例胃肠外途径投毒的法医学鉴定,其中升汞2例(I.V.),水银1例(I.V.),氰化钾2例(I.M.和乳房下注射各1)、氰化钠1例(I.V.)、一氧化碳2例(吸入)、铬酸酐1例(阴道内塞入)、敌敌畏1例(心包腔内注射)、矮壮素1例(I.M.)、氯丙嗪1例(I.V.)和溴氰菊酯1例(I.V.)。说明经胃肠外途径引起的投毒案例并不罕见,且毒物种类增多,这在法医病理和毒理工作中应引起注意和警惕。  相似文献   

8.
1 案例资料 1.1 基本案情 2005年10月19日8时59分,衡东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县人民医院报警称,他们收到一个奇怪的病人,是个6个月大的婴儿,怀疑被人喂了农药。接到报警后,衡东县公安局刑技人员赶到医院,将死者尸体运至当地殡仪馆进行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9.
李旻  周尧 《法制与社会》2011,(6):74+76-74,76
投毒案件往往会因为毒品来源的广泛性、毒品处理的容易性以及微量证据收集的困难性而导致久侦不破,陷入疑难。然而,作案人在投毒的过程中在大脑中形成的犯罪心理痕迹确是客观存在的。犯罪心理痕迹反映着作案人作案前、中、后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活动等内容,直接反映着作案人与案件的关系,因此,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通过检测被测人有无犯罪心理痕迹来寻找和甄别犯罪嫌疑人成为侦破疑难投毒案件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通过一起特殊的投毒案件,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投毒案件侦破中的有关情况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鼠药投毒案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等杀鼠剂的非法使用,导致我市投毒案件明显增加。从1999~2001年本单位受理154件该类案件,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犯罪分子手段残忍,随机性大,投毒手法多种多样。这类暴力犯罪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报道如下。案例1:2001年3月30日,一纸箱厂的23名工人晚饭后约半小时相继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送医院后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晚对送检的食物、呕吐物10余份检材进行毒化检验,在工人吃剩的稀饭及呕吐物中检出剧毒鼠药氟乙酰胺。在22人的洗胃液中亦检出氟…  相似文献   

11.
顾建兵  梁天 《中国审判》2011,(11):61-63
一个偶然机会,超市老板赵石臣认识了带着女儿独自生活的离异女人薛晓凤。出于对小姑娘的怜惜,赵石臣对母女俩倾力相助。然而,他的善行却让这个无依无靠的母亲浮想联翩……在两人突破底线之后,薛晓凤上演了一出逼婚闹剧,之合拿着从赵石臣处得来的16万元远走异乡,转投他人怀抱……  相似文献   

12.
氯氮平投毒致人死亡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2009年1月2日晚,杨某到公安局投案自首。称2009年1月1日午夜因夫妻之间发生争吵,于次日在早餐稀饭中放人少量淡黄色“安眠药”给丈夫卢某吃,随后离家。下午3时许回家时发现卢某死在卧室床上。经调查,卢某,男,59岁,无业,与杨某均系再婚。卢某常向杨某逼钱,为此经常争吵。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我县投毒案件发案呈上升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勘查好每一起投毒案件现场的同时,也认真分析、研究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事技术在侦破投毒案件中的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和积累,我们基本上掌握了一套较好地勘查投毒案件现场的方法,使我县侦破投毒案件的破案率稳步提高,介绍如下。首先要了解中毒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其次要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包括最后一次进餐的时间、地点、食物的性质、共餐情况、发病的经过;了解食物的来源及烹调情况;了解中毒者思想情况,有无异常情绪,这样可以分析判断有无误…  相似文献   

14.
47例水中投毒案件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刑事技术》2003,(Z1):71-72
在水中投毒由于其方法的简便易行而成为每年的多发案件,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称,而武汉地区周边湖泊池塘众多,养殖业较为发达,因此水中投毒案件多为毒鱼案件。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本单位共受理此类案件47起,占总受理案件数的12.4%,现场检验情况报道如下:1检材提取因此类案件的检材量一般较为充足,所以在提取毒物时可以分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两大类来提取。对有机毒物提取可直接取500ml水用三氯甲烷进行液-液萃取,提取液在60℃的水浴上浓缩至1ml。对无机毒物的提取可以直接取200ml鱼池水于烧杯中在90℃水浴上浓缩至5ml,取2ml用于离子检验,另外3…  相似文献   

15.
肌注有机磷农药中毒伤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件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中常见,多为口服或皮肤接触所致。2005年我局受理检验一例肌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案例,报告如下:2005年4月4日晚12时,泰安市某大学学生马某(男,22岁)在睡眠中突感左大腿刺痛而惊醒,发现左腿外侧有一10ml一次性空注射器,并闻到明显有机磷农药气味,遂  相似文献   

16.
投毒案件是指作案人故意投放毒物致使人、畜伤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案件。它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我国《刑法》第115条中把投毒犯罪规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在现阶段,投毒案件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其投毒手段隐蔽等一系列特点,使得其犯罪极易得逞,常常会危害众多人的生命,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对投毒案件,必须抓住战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侦察措施,及时侦破。1投毒案件的特点1·1罪犯在案前有预谋活动1·1·1寻觅、获取毒物这是罪犯实施投毒犯罪前必须准备的。…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据理论在投毒杀人案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毒杀人案件因犯罪分子行为隐蔽,证据不易提取,证据问题一直困扰着侦查、起诉、审判等各项诉讼活动。近年来此类案件呈上升趋势,本文试图以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投毒杀人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投毒杀人案件的现状,说明案件的证据问题是公正处理此类案件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投毒杀人案件证据的归纳、分析,研究此类案件证据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探讨此类案件定罪的完备证据体系和审查、运用证据的一般证据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投毒杀人案件多发原因、特点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犯罪研究》2000,(5):44-45
本文通过对投毒杀人案件居高不下的多发原因、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此类案件的治理对策,以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投毒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和人身的伤害,严惩投毒犯罪。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杨某,女,28岁,某计生站职工。2002年6月后月经不正常,同年12月结婚,婚后月经仍不正常,经治疗未改善。2003年11月经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萎缩,用短效避孕药及人工周期治疗无效,2004年6月诊断为闭经泌乳综合征,服用溴隐停、倍力美,肌注HMG、HCG等治疗均无效,至2005年5月仍  相似文献   

20.
晓红 《检察风云》2011,(18):50-51
29岁的粱小慧和27岁的方如是铁杆闺蜜,两人常常其享女人之间的秘密。2010年春节,方如嫁给了一个有钱人,瞬间成为一套200万元房子的女主人,又在上海买了第二套房后,依旧单身经营干洗店生意的梁小慧越来越无法忍受自己和方如之间的差距。这次嫉妒最后在梁小慧心中发酵,酝酿成一个个杀人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