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新事篇     
已故台胞捐巨资设立奖学金已故封丘籍台胞张靖安先生,生前曾多次回乡探亲,并为村里捐巨资办了不少有益的事。1997年6月不幸病逝。在他弥留之际嘱托亲人,将他一生积蓄的1000万元新台币存入台湾“富兰克林基金会”,将每年近30万元的利息在家乡设“张靖安先生...  相似文献   

2.
内乡海外统战工作出现新特色3月30日,内乡县召开了第6次海外联谊会。会议期间,签订投资意向1个,投资额200万元;完成贸易额8万元;为公益事业捐款10万元人民币,并带走了3种贸易样品。这次联谊会增进了台胞与家乡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了经贸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商城县观庙乡台胞熊智锐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1995年以来,他先后出资2万美元在商城高中和观庙高中设立奖学基金,以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从1998年起,熊先生每年又出资2万元人民币长期救助失学女童。他的义举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台胞熊智锐捐资助女童@  相似文献   

4.
台胞张先生捐资助家乡原籍平舆县庙湾多台胞张鸣发先生在1995年回乡探亲时,受到杨埠镇党委、镇政府的热情接待。并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令张先生甚为感动,进产生欲向杨埠投资的念头。在他对常大生的皮带厂进行深人考察后,决定捐资30万元人民币给以资助。回台之...  相似文献   

5.
新事篇     
海外赤子难舍乡情 社会各界不忘桑梓 ★祖籍邓州市彭桥镇柏林村的美籍华人常振治先生, 1999年秋在家乡设立了“教育基金”。两年来,常先生共捐资 10万余元人民币,使 300多名学生重回校园, 50多名大学生得以继续深造。(邓州市委统战部) ★祖籍灵宝市大王镇佛湾村的台胞孙烈先生继 1998年为市图书馆捐赠 140多册“老子学”图书后,今年国庆前夕再次捐赠了一批老子及《道德经》方面的专著。(张霞) ★平顶山市曹镇乡王庄村台胞陶士君关心家乡建设。今年上半年,他听说曹镇乡修路资金不足时,马上寄回 3万元人民币。近日,他得知家乡 …  相似文献   

6.
简讯     
简讯@3月23日,香港李琳女士向辉县市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0万元。她说:希望辉县市的失学儿童能够背上书包,重返校园。(的海山)@日前,台胞贾孝宝先生拿出3.2万元人民币支持家乡维县尤吉多贾庄村的希望工程,发展教育事业。同时,他又拿出5万元人民币,为方...  相似文献   

7.
1993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为盘活高家堰油漆厂,向定居在本镇的台胞唐文彦借10万元人民币,合同规定半年归还,年息15%,半年后,油漆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仅无力偿还台胞债务,大量银行贷款也无法归还,最后以破产而告终。唐文彦追回债务成了漫漫长路。唐文彦在台湾时,生活很艰苦,他靠在医院做清洁工才积攒了约20万元人民币。回家乡家居后,日常开销已花了不少,为支援家乡发展经济慷慨借出10万元,已是倾其所有,宁愿自己生  相似文献   

8.
新事篇     
《中州统战》2001,(7):24-25
★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王庄村 85岁的台胞陶士君先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他多次返乡探亲并帮村里解决实际困难。 1990年陶老捐款 2万多元,在村小学设立了助学金; 1993年捐款 30万元,帮村小学建了教学楼; 1996年捐款 30多万元帮村小学建起了礼堂、硬化了体育场,并购置了文艺用品和教学器材; 1998年捐款 6万元为村里硬化了 3条街道; 1999年又出资 5万元帮邻村肖庄村修筑了 1000多米的柏油路,出资 3万多元帮王庄、肖庄村的村民们购买了铜器、戏装等文艺用品。近日,他又捐款 2万元,打了 7眼机井,使全村 1000多亩受旱农作物“…  相似文献   

9.
台胞资助的显忠学校越办越好1991年,台胞秦显忠先生(原台北市中山纪念堂主任)及其于秦茂松先生(现台北市议员)捐资38万元人民币在其家乡——河南平顶山市郊县长桥乡豆堂村建起一所小学,家乡人民为纪念秦先生的义举,将学校命名为“显忠学校”,77岁高龄的秦...  相似文献   

10.
柴富年捐资百万建高中元月20日,平顶山市新华区氵蚩阳高级中学顺利建成竣工,这是台胞柴富年先生投资100万元建设的大型教育工程。柴富年先生祖籍平顶山市新华区薛庄乡东氵蚩村,今年76岁。在他离家去台的50多年间,始终不忘家乡父老,尤其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1.
农民企业家冯天文垫支80万元修建罗庄街道邓州市农民企业家冯天文,继去年8月捐款100万元在其家乡罗庄乡冯坡村建立“天文希望学校”后,今年再次慷慨解囊,垫支80万元,硬化罗庄集镇街道5华里。工程已于5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马清伟)信阳县陈凤云助学基金启...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新事篇台胞左遂山捐献遗产造福桑梓台胞左遂山先生原籍偃师市高龙镇铺刘村,一生孤身独处,漂泊在外,但始终眷恋故土。晚年身患沉疴,久治不愈,遗嘱好友刘振亚先生将毕生积蓄31万元捐献给家乡兴建学校,并将骨灰送归大陆,埋在学校根基之下。1995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台胞谢海园建戏楼活跃家乡文化生活方城县杨集乡方庄是一个深山村,如今文化生活异常活跃。每到晚上,方圆十里八乡的山村“戏迷”们,总要来到方庄戏楼前观看剧团演出,声声鼓乐、悠悠唱腔洗去一日的疲劳。人们不会忘记:这是该村台胞谢海园情系故土,捐资30万元兴建戏...  相似文献   

14.
现年 73岁的唐河县大河屯镇鄂湾村台胞何恩瑞,离乡 50年不忘故土。老先生第一次返乡是在 1980年中秋节,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他欣喜不已。为传递家乡富裕、祖国繁荣的信息,在随后几次返乡时,他选择了一种颇有蕴意的作法——带家乡菜回台湾。他由带样菜、菜种、邮寄菜到为客商牵线搭桥,使家乡的脱毒土豆、大白菜、西芹等飘洋过海,在宝岛开花。今年元宵节,老先生第九次回乡时负有一个重要使命,受几位老友之托,购买了 50多公斤各类优质良菜种。老台胞九归故里,在家乡传为佳话,家乡菜宝岛扎根,又慰藉了众多暂时无缘返乡的游子。 老台胞…  相似文献   

15.
自台湾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江苏接待台胞已超过200万人次。台胞在江苏受到热情接待,许多台胞看到家乡面貌有了改变,亲朋好友生活不错,甚是高兴,激发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自愿解囊,向家乡捐款捐物,为家乡培养人才尽心尽力。台胞捐资兴建的苏州一所高级工业学校、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教学大楼、淮阴市所属县的10余所中学小学、兴化市的8所中学小学等,都已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一位台胞先后向江苏苏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残疾人捐赠了上千辆轮椅。一位老家在六合县的台胞,近年来,除了在家乡六合投资兴办了数家企业外,还先后…  相似文献   

16.
祖籍新野县施庵镇的香港同胞李凤英女士,非常关心家乡教育事业,1996年捐资120万元协助筹建了向阳中英文小学。不久前,她得知家乡遭遇水灾后,又向学校捐资80万元港币。 (丁建忠) 祖籍邓州的香港世纪汇山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兴斌先生,1994年曾出资10万元在家乡设立“魏兴斌奖学 金”,用于奖励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8 月28日,在第七届奖学金发放仪式上, 全市高考前10名学生每人领到了 1400元的奖学金。 (邓州市委统战部) 南阳市卧龙区潦河坡乡潦河坡 街台胞杨金生,先后于1996年和1997 年两次为潦…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简讯最近,由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先生捐款、占地60亩、预计投资1000万元的逸夫中学,在漯河市自由贸易区举行奠基仪式。(宛照元)·近日,台胞李学仁先生捐资3000元给扶沟县营里乡前李小学,学校用此款更新了桌椅,改善了办学条件,此举在家乡传为美谈。(扶沟...  相似文献   

18.
新事篇     
《中州统战》2001,(12):24-25
★固始籍台胞董世钟和吴道先两位老先生念念不忘家乡人民和家乡建设。近年来,董先生先后为家乡教育事业及社会公益事业捐资30多万元。在他们的倡导下,台胞们纷纷为家乡奉献爱心,为县里兴建秀水公园捐资20多万元。今年4月,台湾慈济基金会又为固始高中捐资1100万元。近日,两位老先生第六次为泉河乡和张广乡小学的80名贫困生及40名优秀生发放了助学金、奖学金。(刘秀洋郑贵月)★10月29日,日本东京的今井博光受父亲今井寅吉之托来到濮阳,对其父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表示忏悔。今井寅吉每年都捐款10万日元为在侵华…  相似文献   

19.
台胞献真情捐款为家乡台胞土绍烈先生祖籍河南省延津县城关镇南街人,曾于88年,89k两次从台来祖国探亲,目睹祖国的巨大变化,他感到非常高兴,可他深知自己的家乡延津县是个黄河故道,沙碱薄地的穷县,工业又不景气,当他从现任市政协委员的弟弟王继口中得知,县委...  相似文献   

20.
台胞回乡结良缘年届七十的永城籍台胞赵先凯先生,早年离家,在台几十年。近年来,他数次回乡探亲,家乡的建设成就和巨大变化,更加深了老人的思乡情怀。今年春节前夕,老人把未婚的儿子赵名带回家乡。山亲水亲人更亲,赵名一踏上故土,便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热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