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贫困的腐败     
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群众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他们的年人均收入仅仅在千元左右。然而,就在这贫山瘠壤之中,也有一些“硕鼠”,他们或吮吸着人民的血汗,腐化堕落;或是随心所欲,拍脑袋决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使本已贫困的农民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
3.
当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稳步提高,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农民的生活已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跨越。但是,在边远的内陆地区,一些地方农村的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的生活还不能维持温饱。造成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的恶劣,生产方式的落后,市场信息的闭塞等等。然而,即使在这样贫困的地区,一些地方的腐败现象也令人触目惊心。这就是“贫困的腐败”。贫山瘠壤也有“硕鼠”为患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群众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他们的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然而,就在这贫山瘠壤之…  相似文献   

4.
所谓势力,指的是一种控制、影响、改变他人的思想、行为的力量。它是人的力量的聚合,不是1+1=2,而是1+1>2或是1+1≥2。势力这个东西,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在某个(如个人的、群体的、政党的)势力范围内,尽管你的心里不想听、不想说或不想做,然而你不得不听、不得不说、不得不做。若是不听、不说、不做,那么这个势力一定会给你点颜色看看。轻者,给你穿一穿小鞋,没有好日子过;重者则会剥夺掉你工作的权利、坐牢甚至家破人亡。所以,势力是一种难以违抗的…  相似文献   

5.
权力是一柄双刃之剑,它既可以被用来治国安邦、为民造福,也可以被用来祸国殃民,其正负效应是由权力的两重性决定的,即权力既有造福社会的倾向,也隐含着被腐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正>权力是一柄双刃之剑,它既可以被用来治国安邦、为民造福,也可以被用来祸国殃民,其正负效应是由权力的两重性决定的,即权力既有造福社会的倾向,也隐含着被腐败的可能性。权力腐败的样态在社会惯习理论上具有相似性和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则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会产生差异极大的社会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新的发展契机,而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当然不能独立于全球化浪潮之外,但是要想跟得上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首  相似文献   

7.
肖林 《廉政瞭望》2010,(4):63-63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努力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 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既要有具体的内容,又耍有灵活的形式;既要重视在企业内的宣传,又要重视在社区的普及;既要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有触动,又要使党员干部在廉政上有行动。  相似文献   

8.
绰号与腐败     
乍看起来,绰号与腐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俗话说:“好名难修,坏名难丢。”在现实生活中,当贪官落马、人们在对贪官昔日的“蛛丝马迹”“惊回首’的同时,也感到那些绰号在他们身上有时是那么恰如其分,有时又那么具有讽刺意义。  相似文献   

9.
寻租与腐败     
《新长征》1998,(6)
刘辉在 1998年 3月 2 6日《社会科学报》撰文 ,探讨寻租与腐败的关系。该文指出 :经济学家界定寻租为一种对社会福利无任何贡献的、维护既得利益或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直接的非生产性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当前 ,腐败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起来的原因 ,很大程度在于某些官员陷入从创租到寻租的贪欲陷阱。市场经济的立法工作滞后 ,必然使得市场一时难以趋于规范和有序 ,政府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还行使市场的某些职能。价格、汇率的双轨制 ,稀有资源的分配权 ,限额执照 (证 )的发放 ,优惠政策的倾斜实施 ,又加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在追求利益最…  相似文献   

10.
竞争与腐败     
  相似文献   

11.
权力与腐败     
力田 《正气》2001,(10)
编者按:该文是不久前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特为本刊撰写的文章。作者以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实为例,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着重论述了权力与腐败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极端重要性。言之谆谆,语之切切,充分说明了腐败已成为全社会的公害,从严治党刻不容缓。本期编发此文,旨在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同志,人人关心反腐败,个个参与反腐败,见仁见智,献计献策,形成强大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为实现党风好转和政治清明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欺诈与腐败     
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欺诈与公共权力领域中的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两大社会问题。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危害严重。特别是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观念更新的变革时期,现代化进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欺诈与腐败现象的沉渣泛起。因此,欺诈与腐败问题就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世人之于腐败是深恶痛绝、不共戴天的。然而,在一片人人喊打、人人喊杀中,腐败大案却是愈演愈烈,个案、串案、窝案,系统性腐败不断升级。笔者以为,要铲除腐败,除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外,还必须从致腐、反腐心理上寻求斩根断源之策。其一,人人恨别人腐败,但少有人恨自己腐败。不管在什么场合,人们谈及腐败问题都是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拳头捏得格格作响,看到腐败现象更是恨之入骨、火冒三丈,心肺气得嚯嚯欲炸。就连成克杰、胡长清、远华大案的腐败“巨头”们,也在痛骂腐败,泰安巨贪胡建学甚至还写出了一本反腐专著。但就是没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16.
王真 《探索》2004,4(2):41-43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 :腐败不除 ,必然导致亡党亡国。腐败导致的亡党亡国 ,亡在丧失民心 ,亡在政权质变 ,亡在社会动乱 ,亡在自身分裂。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我们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17.
卜万红 《廉政瞭望》2010,(23):46-47
“圈子”内部的资源配置不断强化着这个“小团体”,使之成为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甚至是“生死同盟”,彼此间都坚守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丢车保帅”是应对变故的常用策略。这使得铲除这类腐败现象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各级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权力腐败不仅败坏党风政风,而且直接侵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遏制权力腐败是当前反腐败的一个突出课题。一、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首先,物质利益的诱惑是权力腐败的第一推动力。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察学会秘书长、中央纪检监察研究所所长滕少华说:“从1992年6月开始,近10年来,我国处理的党员干部有140余万,县团级以上干部接近5万人。但有人说我们‘越反越多’,一个例证是,处理的处级干部在以每年4%的比率提高。”一个国家的转型期是腐败的多发期,高峰期,在任何国家都是这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扼制能力在不断增强,当年腐败当年发现的比率已由5年前的百分之十几上升到去年的28%,“为什么会出现腐败?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与人的私利、贪欲有关;二是与规则有关。”中国监察学会理事马怀德说。“腐败是一个权力与私欲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如不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腐败已渗透到社会许多领域,特别是权力腐败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本文仅就其中若干问题作一分析。-,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已成为人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所谓权力腐败,是指掌握权力的少数官员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木伦权力腐败以怎样的形式表现,以权谋私是其核心。在“皇权天授”的私有制度中,专制权力本身就是剥削制度的特征,IU权力来自于每一社会成员,这一点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