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是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动物。主要分布于海拔 3 2 0 0 470 0m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环境中 ,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成熟鼠兔体重约 140 160 g ,体长不超过 2 0 0mm ,毛呈灰褐色 ,性成熟为 2 2 .5月龄 ,雌鼠兔妊娠期 2 1 2 4d ,每胎产仔 18只 ,生殖年限约 2 2 .5a ,寿命约 3a左右。因鼠兔有体型小 ,体重轻、繁殖率高、性成熟早、性情温顺、所需饲料简单、有利于实验室操作 ,现已成为新型实验动物 ,应用于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已有学者对高原鼠兔的心、肺、颈动脉、松果体等器官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2.
用蠕虫学剖解方法对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的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结果,检查的135只鼠兔感染蠕虫的有108只,感染率为800%;经鉴定所检出的虫体为Cephaluriscoloradensis,Eugenurisschumakovitschi,Graphidielaszchuanensis,Murielueqinghanensis,Heligmosomum,sp,Trichurissp,Labiostomumsp,Schizorchisochotonae,共计线虫7种,绦虫1种。  相似文献   

3.
对从青海省久治县高原鼠兔体内发现的囊尾蚴新种进行了虫种的初步鉴定。利用捕鼠器在青海省久治县捕捉草原上的高原鼠兔,并现场进行解剖,对腹腔或胸腔内发现的囊尾蚴用400mL/L的绵羊胆汁溶液处理,使其头节完全暴露出来,然后用100mL/L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头节的形态学进行显微观察。选取其中一条囊尾蚴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分别利用Neighbor-Joining和Maximum Likelihood方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剖解显示,高原鼠兔对该种囊尾蚴的感染率为6.0%(3/50),3只鼠兔囊尾蚴的感染强度分别为4、13和28条;染色后观察发现,该囊尾蚴头节有两圈钩和4个吸盘。遗传进化研究分析表明,该种囊尾蚴具有独立的虫种分类地位,与豆状带绦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合形态学、中间宿主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从青海省高原鼠兔体内发现的囊尾蚴为带属绦虫的一新种的幼虫,并建议将其命名为才氏囊尾蚴。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印楝油两性不育灭鼠颗粒制剂的最优主药量,并探究其对高原鼠兔的抗生育作用,将主药浓度为300g/kg和400g/kg的印楝油两性不育灭鼠颗粒制剂分别进行摄食系数的研究,筛选出适口性较好的制剂,进一步研究适口性较好的制剂对高原鼠兔怀孕率和生殖器官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输卵管和子宫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主药浓度为300g/kg、400g/kg的颗粒制剂对高原鼠兔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97和1.87,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药浓度为400g/kg的印楝油颗粒制剂对高原鼠兔的抗生育率为70%,对睾丸、附睾、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均有明显的病变影响,并且促进子宫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主药浓度为400g/kg的印楝油两性不育灭鼠颗粒制剂适口性良好,对高原鼠兔有良好的抗生育作用,有望用于草原鼠害的防制。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11月,应用蠕虫学完全剖解法对13只柯氏鼠兔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柯氏鼠兔感染的线虫有四川曲殖线虫、Ohbayashinema erbaevae和Eugenuris sp.,其感染率分别为46.14%、38.50%和7.60%;平均感染强度为33.33、5.80和1.00.柯氏鼠兔是这些线虫的新宿主,而Ohbayashine-ma erbaevae线虫为中国新记录.四川曲殖线虫是Graphidiella olsoni线虫的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6.
贵州某兔场1986年5~7月间出现一种以败血症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兔病流行,累计死亡家兔387只,经对9只送检病兔、死兔的病原学诊断,确诊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的兔副伤寒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氯霉素肌注治疗病兔,并用该场分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制成死菌苗,对临床健康家兔进行预防注射,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一)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兔场共饲养家兔1070只,4月底开始发病,大多数病例发病突然,迅即死亡。病程短,一般为1~3天。病兔表现精神沉郁,不食,体温升高到41.2~41.8℃。幼兔患病后呼吸增数,间或出现惊叫、不安。怀孕母兔可见死胎、流产而引起死亡的现象。本病在流行过程中,除个别慢性病例发生拉绿色清稀粪以外大多数病兔均未见到腹泻、下痢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粘菌引起大批野生黄兔尾鼠死亡的诊断报告朱九如,周景强,沙吾列,李继文,安乃斯(新疆阿勒泰地区兽医工作站836500)今年5月下旬起,阿勒泰山南麓的荒漠草原上发生大批野生黄兔尾鼠(Lagurusluteus)死亡的现象。病料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鉴定...  相似文献   

8.
用间接测定法(T1824)对引进海拔3000 m的加里福尼亚兔和当地饲养多年的中国白兔、青紫蓝兔部分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测兔红细胞比容、血浆容积、红细胞容积和总血量与低海拔地区兔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所测兔红细胞比容、血浆容积和总血量在其品种、性别之间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1985年1~10月在我省某地肉用种兔场的幼兔群及成年兔中出现一种以腹泻和流产、死亡快为特征的疾病,累计病兔329只,其中成年兔35只,幼兔263只,(包括乳兔26只),死兔159只,病原诊断确认系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的兔副伤寒病,这种疫病在兔群中发病时间之长,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10.
文献记载,猪瘟病毒的自然感染谱只限于猪属动物。在实验条件下能使不同家畜和实验动物感染,并能在多种动物细胞中繁殖,但在牛肾细胞上的繁殖、释放情况未见报告。设想如能用牛肾细胞培养猪瘟兔化弱毒(以下简称兔毒),并掌握其繁殖释放过程,对研究猪瘟牛肾细胞疫苗将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荧光法对猪瘟兔化弱毒(以下简称兔毒)在牛肾细胞上繁殖释放过程的研究证明,兔毒虽然能够在牛肾细胞上繁殖释放,但接毒后96小时,感染细胞量仅50%,培养物中毒价甚低。为此,我们对猪瘟兔毒在牛肾细胞上的培养及提高其毒价和影响毒价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家兔的繁殖,增加母兔的平均年产胎数,减轻多仔母兔的喂奶负担,提高仔兔的成活率,可采用寄养的方法。将6~8只仔兔合为1窝,让1只母兔喂养,其余的母兔参加配种、产仔。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对实验动物如豚鼠、小鼠、鸡等均易自然感染 ,兔则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沙门菌的实验动物主要以消化道疾病为特征 ,表现为急性下痢 ,而引起兔生殖道感染发生流产的现象在临床上则很少见。深圳市某实验兔场暴发了以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对此进行了诊断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 沙门 志贺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生化试管均由杭州军区后勤研究所生产。1.2 诊断血清 伤寒Vi诊断血清、0~ 9诊断血清和H~d诊断血清由本所检定处惠赠。1.3 病理剖检观察 按常规方法进行。1.4 组织病…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热应激对雄性兔性腺的氧化损伤机制,以体重相近的110日龄雄性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每天在固定时间分别以31~34℃和38~40℃进行热应激,并分别在热应激后的第15、30、45及60天处死兔,取样检测性腺组织内总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蛋白质羰基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睾丸和附睾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加,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蛋白质羰基含量呈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时间效应。表明高热可改变兔睾丸和附睾的正常生理机能,使自由基在组织内累积,引起蛋白质氧化损伤,进而降低繁殖机能。  相似文献   

15.
兔年说兔     
按生物学分类,兔属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分野兔与家兔两大宗,后者乃由前者驯化而成。野兔最早出现于距今约6000万年前,经原兔、始祖兔等阶段,约300万年进化成当今型态。目前,兔科拥有9类约50种。我国有草兔、东北兔、东北黑兔、华南兔、灰尾兔、云南兔、塔里木兔、海南兔、  相似文献   

16.
用同一份仔猪肾组培细胞先繁殖猪瘟病毒(中国猪瘟兔化弱毒),再繁殖口蹄疫O型病毒,猪瘟组培细胞毒兔检可达5 ×10~4ID/1毫升。O型口蹄疫细胞毒鼠测毒价可高达≥10~(8·5)“MLD_50/0.1毫升。 被猪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不发生细胞病变(cpe),大量繁殖猪瘟病毒后的细胞(即3~5次收毒后的细胞),再感染口蹄疫O型病毒,细胞病变率几乎达100%。从而说明猪瘟病毒与口蹄疫O型病毒是可以先后在同一份细胞内复制的。  相似文献   

17.
我省邵阳地区、邵阳市郊于1985年2~4月初次爆发了兔瘟病,共有274只家兔发病(其中长毛兔181只、短毛兔93只),发病率79%,死亡255只,致死率96.35%。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我们利用发病兔的内脏制成灭活苗,经试验室和临床使用治疗兔瘟病兔,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腹泻死亡幼兔类内分到的AN_1和AN_2两株兔轮状病毒对40~50日龄日本大耳兔口服接种。于接种后2~4天,有4/7只接种兔出现轻度至中等程序的腹泻,而阴性对照兔和接种异源SA-11病毒株的兔均正常,无腹泻。收集实验患兔肠内容物,经电镜、斑点酶免联疫吸附试验、病毒空斑试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感染小肠超微结构观察,均为轮状病毒阳性,病毒滴价为10~5~10~8pfu/ml,持续排毒2~7天。  相似文献   

19.
兔疥螨扫描电镜观察林辉环,史美清,李仿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兔疥螨在分类上隶属于蜘蛛纲、蜱螨目、疥螨总科、疥螨属,主要引起兔嘴部、耳和脚爪等部位病变,是危害较大的兔体外寄生虫之一。关于其外表结构,前人只作了光镜描述,作者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外...  相似文献   

20.
鼠抗猪肺炎霉形体抗体的制备张顺凤(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宁波315101)刘奎(宁波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通常采用兔、羊、马等个体大的动物制备抗猪肺炎霉形体抗体,但大动物在经费和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利用接种小鼠骨髓瘤细胞诱导产生腹水的方法,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