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苏丹工作期间,经常参加苏丹人的婚礼。同时,当地友人也给我讲了一些苏丹人的婚姻习俗。这些婚俗有趣有味,多姿多彩,新奇而又夹杂着古老的传统,反映了不同民族和部落的多元化的生活习性。苏丹属于热带地区,人的成熟期较早。一般情况是:男子的结婚年龄在15岁以上,女子在10岁以上。在首都,男子求婚前,通常要到姑娘家相亲。中意后,他首先向女方的母亲提亲。母亲口头同意后,男方便派人找姑娘的父亲签定婚约和商谈彩礼事宜。男方在结婚前只付彩礼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留在结婚后支付。姑娘的父亲在女儿出嫁时要给她一些…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杂志给辑部:我系安徽省铜陵县安平乡民政助理员,1986年6月从事民政工作并兼任婚姻登记员工作。在我几年来办理婚姻登记时始终坚持几户口不在我乡的另一方单位开据的婚状证,必须要到其所在地的乡(城市区或街道办事处)级婚姻登记机关加盖印章(即婚姻登记专用章)方予办理。然而今年2月20日男青年尹俊持“铜陵市丝绸公司”开据的婚状证明(女方系我乡西江村人,该村亦开出了婚状证明)要求登记结婚。我对男方说,你的婚状证明须到你户口所在地的“铜官山区婚姻登记机关”加印方可办理。男方亦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找到该区婚姻登记…  相似文献   

3.
女方提出退婚,男方可否要求退回彩礼?编辑同志:我现年22岁,居住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在我们这里,盛行父母为子女包办“订婚”的作法。1990年经媒人介绍,父母做主,叫我与一个17岁的姑娘“订婚”。从给她“见面礼”,到她家不断向我家索取财物,四年来,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因夫妻感情破裂而闹离婚。在自行协议离婚时,我们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方面均无异议,但在时6岁儿子的探视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我同意儿子归男方抚养,但条件是我可以随时探视,可男方不同意.说随时探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请问,我的要求合法吗?新婚姻法对此是如何规定的?读者夏青  相似文献   

5.
解救贵州女     
解救贵州女本刊记者一刚进入夏天,一封求救信飞到了编辑部。字里行间流露出受害人焦急的等待和对《公安月刊》的信任。编辑同志:我从邻居家借来《公安月刊》一书,知道你们救了几个被拐骗的姑娘,我怀着求助的心情向你们写这封信。我,布依族,家住贵州省都习市摆忙乡摆...  相似文献   

6.
男方在劳改期间,女方能否提出离婚?编辑同志:我姐姐与姐夫结婚五年,一直没有孩子,姐夫不务正业,还经常恐吓、打骂我姐。1992年他因蒙面持刀抢劫,被法院判刑,我姐姐对他已心灰意冷,想提出离婚。但听别人说,男方在服刑期间,女方不得离婚。请问:法律上是否有...  相似文献   

7.
花饭传情     
云南红河州的弥勒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县份。在弥勒巡检司镇一带,居住着彝族的一个支系──阿哲。阿哲青年男女传情表意的方式十分奇特──吃一种奇特的饭,花饭。 阿哲青年男女吃花饭一般是在婚礼上进行。当某村的小伙子要成婚时,男女双方会各自邀请一二十名相好的伙伴。男方的伙伴将与新郎一道去娶新娘,而女方的伙伴则会陪同新娘一起到男方家。 新娘被男方娶回家后,当伴郎的小伙子们会到山野采回许多香花异草,为当伴娘的姑娘们准备美好的晚餐──花饭。到吃饭时,小伙子们就把采到的香花异草插在饭菜上端给姑娘们吃。这时,饭菜…  相似文献   

8.
家住确山县三里河乡的农民赵喜旺最近把住在城里大哥家的老母亲接了回来。不过,在接母亲回来之前,老赵先在家里安了一部电话。老赵接受采访时说:“我妈虽然回来了,但心里总惦记着城里的孙子,每天都想听听孙子的声音。现在,网通的新农村新电话很便宜,我们家就办了这项业务,每月仅花20多元钱。只要不出市,电话随便打,很适合我妈这样节省的人用!”  相似文献   

9.
在金沙江南岸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境内的东坡乡、万德乡、己衣乡、田心乡的一些彝族山寨,至今还沿袭着原汁原味的传统婚俗。 武定彝族的传统婚俗有既定的程序。 说媳妇。彝族婚姻必须请媒人,包办婚姻或自由恋爱同样如此。媒人一般是夫妻双全,腿勤嘴巧的人。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说亲,携带一定数量的烟、酒、糖、荼为礼品,经过多次磋商,直至女方家同意收下礼品,这门亲事才算成立。  相似文献   

10.
乡路弯弯     
被访人姓名:马宗利性别:男年龄:22岁单位:河南省范县民政局办公室采访:本刊记者采访时间:1999年8月15日7月30日早晨,局长打电话叫醒我:“小马,做好准备,今天咱民政局下乡。”“好吧。”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洗脸、刷牙、拨拉几口饭,骑车赶到辰里。8点钟,我们坐上一辆中巴出发了。后面是雇来的一辆三马车,拉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天实在太“赔了,37度。a辆中巴象个闷罐,摇来晃去,颠簸在乡阳小路上,我几次试图打开车窗,都被迎面扑进来的尘土给迷了眼睛,便只好再关上.瞅瞅局长,却依然故我,手里拿个小本本在不停地来回翻…  相似文献   

11.
称为“广西第一案”的原广西贵港市委副书记李乘龙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于 1999年 7月 12日,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死刑。目前,此判决已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乘龙曾经在审讯中提到他的“小蜜”们时忏悔地说:“我对不起丽姑娘……” 李乘龙第一次见到丽姑娘是在1994年7月。当时,李乘龙还在玉林当市委书记。十七八岁的丽姑娘刚到玉林市某酒楼当“小姐”。那一天,正是该酒楼开张大吉,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亲自来剪彩。那天李乘龙剪彩后,老板特意叫丽姑娘去给李乘龙敬酒…  相似文献   

12.
在我近20年的法官生涯中,先后办了上千件案件,其中有一起离婚抚养权纠纷案先后打了8年之久,最后由民事转为刑事案件,令我终身难忘。一张清单记载了两个中年人八年不平的人生之路。1989年俩人结婚,1990年生一子。1994年两人开始争吵、打架、分居,两年后离婚,1997年7月女方申请强制执行,1997年11月男方起诉改变抚养关系,1998年1月男方上诉……2002年1月13日、14日女方与男方为5元抚养费问题两次当众发生激烈冲突,终于女方召集四人为出气,冲进男方家,一通狂打乱砸,使这起争执8年的民事纠纷,终于变成了故意伤害的刑事公诉案件。“请求你们给我这…  相似文献   

13.
律师: 我是个农村姑娘,17岁外出打工,不幸在一次火灾中被大面积烧伤丧失劳动能力,老板被迫赔了我几万元钱,回乡就依靠这笔钱生活。我姐姐和姐夫,几次向我借钱我都未同意,他们又提出只借我的存折用一用,银行办完手续就还。哪知,他们是用存折作抵押向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从事律师工作时碰到的一件真实事件。虽然经过多方调处,现役军人B和她的农村妻子A已捧回了大红的结婚证书,但把这位军人在8年间谱写的一首悲欢离合的婚姻变奏曲写出来,我想,会对那些在感情的激流中泛舟的年轻人有所警醒,让他们牢牢把握住婚姻的舵把,以免落入水生难悔的人生漩涡。B军人,苏北农村一位土生土长的小伙子,长相乎乎,论个头只有1.65米。然而,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一根红线却将他跟聪明漂亮的农村姑娘A紧紧拴在了一起。A姑娘当时18岁,正是鲜花盛开的时节。她看上了B老实厚道,好学上进。小伙子87年高考名落…  相似文献   

15.
在20岁以前.我一直认为爸对妈不好——我从来听不见他对妈的温言软语,有的只是他在干活累了或是心情不好时对妈发脾气,所以,我不止一次地埋怨妈:“你怎么就嫁了我爸这个人呢,他对体一点也不好!”每次,妈都以无言的微笑应对我的义愤填膺。  相似文献   

16.
杨刚 《今日民族》2010,(3):25-26
洛恩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南部的一个哈尼族聚居乡,距县城72公里。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洛恩乡工作生活已一年了。在洛恩,我亲身感受了浓浓的哈尼文化气息,体验了淳朴的风土人情。热情奔放的哈尼汉子,勤劳含羞的哈尼姑娘,清脆明亮的哈尼山歌,姿态优美的哈尼舞蹈……无不嵌刻在脑海中,真是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颖子 《民主与法制》2013,(11):51-53
网络征婚剩女终结单身生活 2009年12月的一天。柳芸习惯性地点开百合网,显示收到一封“情书”,对方是北京市远洋贸易公司董事长朴东升。柳芸是北京姑娘,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后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担任过记者、演员和导演。柳芸长相清秀,体态婀娜,但因为一直忙于事业,婚姻问题耽搁了。3个月前。33岁的柳芸在百合婚恋网发布了一条征婚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事件回放与问题的提出 7月21日凌晨3点多,在冀中星制造北京首都机场爆炸案约9小时后。女歌手吴虹飞在微博上发表:“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妈逼的建委。我想说。我不知道建委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的,不过我敢肯定建委里全是傻逼。所有和建委交朋友的人我一律拉黑。  相似文献   

19.
照相馆不经本人同意留照片展示算不算侵犯肖像权?编辑同志:我是一名高中女学生,年前我与好友去照相馆照了一双像,取回了照片。但最近同学们又去照相,回来后都说在照相馆看到了我的照片。请回:不经本人同意展示我的照片,算不算侵犯我的肖像权?小燕小燕读者:来信所...  相似文献   

20.
笔者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位教师,1993年曾在青岛市四方公安分局嘉兴路派出所工作过一年,对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有一点粗浅的了解和感受,至今让我难以忘怀。3月20日上午9点钟,我与小唐、小樊两位民警外出办案时,在一栋楼梯口旁,遇见两位煤气中毒的姑娘躺在地上,身旁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老太太急得不知所措。我们二话没说就把两位姑娘送到市立医院。当我们把两位姑娘抬进急救室时,屋内的大夫用那“见多不惊”的态度问道:“干什么?”“中煤气的。”只见他手朝隔壁屋一挥,我们马上就领会了:在隔壁!于是搭起二人又往第二间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