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是众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现实,这种现实的产生自有其因,自然也产生过积极作用。然而,现实表明:“一支笔”现象已成为当前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成为滋生职务犯罪的温床。为此,如何规范“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偶翻旧报,《检察日报》的一则消息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该报道说:“河南上蔡县明文规定取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凡开支必须经3人以上审批方可进帐(2000年8月3日《检察日报》)。作为一种制度,“一支笔”签…  相似文献   

2.
地方各级及基层党政“一把手”一项最重要的权力是财务审批,很重要的活动是财务活动。目前,“一把手”容易、出问题、问题出得最多也是在财务环节,这是大量贪污腐化问题出现的财务制度总根源。现行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更强化了这种集权,使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无疑使贪污挪用、截留坐支等腐败现象有机可乘,有空可钻。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地在落实《领导干部不准到企业报销应由本人或家属负担的费用》这一规定时有四难,需要引起重视。发现问题难。现在领导干部明目张胆到下属企业报销个人费用已大大减少,能到企业报销的,一般都与该企业有利益联系。比如帮助企业拉关系、跑项目、办手续和给予政策优惠等;厂务公开不够,企业财务缺乏群众监督,报账虽然是“一支笔”,还是由少数人说了算。结果是知情者不想举报,不知情者苦于无证据举报。区分账目难。会计财务报表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报账程序有漏洞,不知道报销人是谁,即使审计也不能明显发现问题所在。现行企业财务报销的制…  相似文献   

4.
谁来监督“一支笔”?关永健所谓"一支笔",是对一个单位负责财务审批的领导人的俗称。"一支笔"的权力可谓大矣,无其签字,单位的经济活动就无法进行。总的看来,大多数领导人能够正确履行权力,严把审批关,慎用手中笔,但也有"一支笔"经不住利欲诱惑,肆无忌惮地...  相似文献   

5.
目前,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比较突出。村干部经济犯罪的特点,表现为“五多”:一是主职干部多。二是年轻干部多。三是大案多。四是作案手段多。五是顶风作案多。分析村干部经济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贪图享受,动机不纯。有的村干部政治素质差,当“官”图享受,上任伊始,先购手机、买摩托、上馆子、下舞厅,“捞一把”再说。二是组织涣散,监督不力。党支部、村委会议事制度不健全,决策时书记说了算,党内监督流于形式。三是财务混乱,制度不严。有的村主任、副主任人人管钱,人人用钱;有的村财务长期不公开,或半遮半掩,使…  相似文献   

6.
珙县下罗乡加强乡机关经费报销审批管理,规定乡党委、人大、政府机关支出金额在500元以内的,先经分管领导核实后,签署具体意见,再由乡长一支笔审批;金额在500元以上的,必须先向分管领导书面报告,由分管领导提交党政领导班子会研究认为应该支出的,乡长方能签字报销。乡机关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签字报销任何资金开支。)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在《共产党员》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李嘉廷、胡长清、胡建学、李乘龙等人曾经是一些没有人监督的“特权党员”。“特权党员”特在哪里?一是“特”在用人上。他说提拔谁就提拔谁,他说撤换谁就撤换谁。虽然也推荐、也考核、也开会、也研究、也公示,但都是走过场。二是“特”在花钱上。现在许多的单位里,都是“一支笔”说了算。三是“特”在审批权上。土地批给谁,  相似文献   

8.
“服务好不好,群众来评判;干部廉不廉,群众说了算。”在遂宁市船山区,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了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9.
村级财务问题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牧区工作中的焦点和难点。搞好村级财务管理是事关稳定民心、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但是当前一些地方的村级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村(嘎查)虽然有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二是审批权限不明确,“多支笔”共存。有的村(嘎查)虽规定村财务支出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但未规定审批权限,有的几千元到万元的单项支出未经集体研究,由村主任(嘎查达)一人审批;还有的支部书记、村主任(嘎查达)、妇联主任等都可以批单据,造成支出…  相似文献   

10.
签字——这是我们许多领导同志行使权力的必经程序,尤其财务账目的报销签字,往往笔端维系着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的大量资财,真可谓“一字千金”。由此可见,签字者能否把握住自己的笔,对任何一个单位都至关重要。然而,确有某些执笔者亵渎人民赋予的这一权力,所在单位的有些经费支出漏洞,也就往往出在这签字上,  相似文献   

11.
公费报销透视──私费公报:好大的财务管理黑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费报销作为行政和经济部门及广大企业、农村财务支出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名目繁杂怎一个“多”字了得可以公费报销的项目,过去一直有明确的规定,直至现在也未废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破了这...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之间、诸侯内部君臣之间,整天处于打打杀杀、争权夺利之中,分不清哪是正义的,哪是非正义的。于是“孔子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为什么“乱臣贼子惧”,因为你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有了判断标准,孔子的笔说了算。其实何止孔子,那时侯凡是主管写史的太史官,  相似文献   

13.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3):25-25
青铜峡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切实做到乡镇人员只减不增。一是采取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明确了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在机构编制中的职责.共同严把人员入口关。二是实行编委会议事制度。凡涉及乡镇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增减及人员变动,都按照编委会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按规定程序办理。三是采取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村干部工作好坏,不再只是上级说了算,群众也有了评判权。“双述双评”制度就像把尺子,时刻丈量村支书的长短。  相似文献   

15.
正他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自称作品每平方尺一万元,"不差钱"他是一个副厅级官员,竟然常常厚着脸皮四处找人报销发票东北有句俗话,"见过不要脸的,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发票,本是单位和个人在从事各种经营活动时所开具的业务凭证。因为发票也是一种报销凭证,于是,在一些财务管理不甚严格的地方和部门,有人就利用财务报销制度的漏洞贪污公款。更有甚者,还利用发票索贿受贿。  相似文献   

16.
赵炜 《正气》2000,(4):41-41
案例简介 :某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黄某(党员) ,1998年新分一套住房后安装了一部电话。年终单位财务结账时 ,按内部规定的统一标准对其原旧住房的全年电话费500元作了报销。黄某却利用自己分管财务之便 ,将新住房电话费500元的交费单签字后让财务部门又作了报销 ,理由是新住宅电话也常用来联系单位工作。此案如何定性 ,产生分歧。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 ,黄某利用职务之便 ,将本应由自己支付的电话费在单位进行报销 ,应以非法占有错误认定。第二种意见认为 ,黄某用公款报销个人电话费 ,实质上是一种利用分管财务之权化…  相似文献   

17.
公费报销作为行政和经济部门及广大企业、农村财务支出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名目繁杂,怎一个“多”字了得可以公费报销的项目,过去一直有明确的规定,直至现在也未废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破了这些规矩。差旅费、会议费、夜餐费、办公费等,这些当然可以按报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公费开支。然而,现在由公费报销的名目却远远超过了这些,香烟费、酒宴招待费、舞会费、KTV包厢、旅游点门票、高档浴城澡券、打的票等,都可由公费报销,甚至连个别腐化堕落的干部出…  相似文献   

18.
寇研 《廉政瞭望》2014,(4):72-72
明星夫妻若一起上电视节目,最有可能被主持人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家谁说了算?”明星夫妻一般都会回答:“大事他说了算,小事我说了算。”主持人再问:“你们家啥事算大事?”明星夫妻答:“咱家没大事。”  相似文献   

19.
解决疑难的“专业队”.涉税审批的“一支笔”。应急处理的“救火员”……这是纳税人对办税服务“领头雁”——税费服务首席代表的亲切称呼。近年来.十堰市地税局落实“服务兴税”战略.创新纳税服务运行机制.推行税费服务首席代表制度.为纳税人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办税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兴军之本,也是制胜之源。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财务干部队伍,是实现军队财务工作跨越式发展和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的必由之路。各级财务部门在新军事变革进程中,一定要认清形势,认清责任,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实现军队财务干部培训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完全能够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的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财务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