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可通过挖掘与系统整合,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丰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外延载体,将资源储备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发展优势,进而强化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贵州强化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富矿,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优势,可探索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教育产业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红色文化开展党性教育,不仅有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且对于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必须充分重视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价值,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对策,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四铁"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革命类纪念馆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准确把握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规律,围绕"党性教育"中心工作,积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充实教育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标准化的党性教育,着力打造新时代干部党性教育"大课堂"。充分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党性教育基地"教育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地市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坚持把党校姓党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积极挖掘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创新党性教育载体,注重发挥党性文化的塑造、引领作用,在充分发挥党校在党性教育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新形势下党性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员的认同感不强。一是认识上有偏差。有的学员对党性教育重视不够,干部培训需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深入挖掘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福州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要“精准”挑选教师,做到适岗适配;要广开门路选教师,整合人才资源;要大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培训,提高培训者素质;要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党性教育基地教学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侯东博 《实践》2021,(4):56-57
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辽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构建“红色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灌注前进之“力”。实体打造“红色阵地”,强功能树品牌。通辽市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利用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的通知》,充分发挥全市红色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优势,立足开鲁县麦新纪念馆、扎鲁特旗巨日合镇革命历史博物馆等12个精品党性教育基地,设立现场党史学习教育点,开展参观革命文物、观看红色影片和学习革命传统等活动,并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将“红色文化”融为教育培训“主打色”。对全市现有的66个党性教育基地进行全面提档升级,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深度的“红色阵地”,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奠定坚实基础。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回望百年路、奋斗新征程”等多种体验式党性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打造革命精神传承之路、红色文化体验之路,实现教育培训由理论教育向实践培训的有效转换。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各类“红色阵地”组织活动1150余次。  相似文献   

7.
党性教育是当前干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则是推进党性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从自身属性来看,红色资源是一种优质的党性教育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转化,真正化资源优势为教学优势。除此以外,有必要认真梳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红色教育水平,为新时期党的精神建设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8.
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主流思想意识及其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红色资源仍然具有资政、兴党、育人的重大时代价值。在资政意义上,红色资源有益于坚定党的执政理念,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在兴党意义上,红色资源可以促进党的优良作风的传承,夯实党内先进文化创新的思想根基,增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动力:在育人意义上,红色资源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是优质党性教育资源,红色资源进课堂是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手段。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必须处理好转化、内化、外化三大问题。建立红色资源教学基地、编写红色资源教学教材、创新红色资源教学方法、创新研发红色资源课程、建设红色资源师资队伍、开展红色资源课题研究,是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工作,而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则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本源性优质资源,还是加强党性教育的鲜活素材与本土教材。为适应新时代党性教育培训的现实需要,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依托东北抗联红色资源,铸就党性教育品牌,走出一条独具哈尔滨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培训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化认识、把握内涵、增强认同。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代表和特殊瑰宝,作为胶东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根据山东省委打造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的部署要求,烟台市牟平区抢抓机遇、高位定标,依托丰厚的胶东红色文化历史资源,倾力打造胶东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核心理念和关键措施。近年来蚌埠市委党校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积极挖掘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创新党性教育有形载体,注重发挥党性文化的塑造、引领作用,在充分发挥党校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注重增强党性教育的理论深度,提升党  相似文献   

13.
张琴 《世纪桥》2023,(7):10-13
中央红军在遵义停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遵义红色文化,并推动其不断丰富发展。遵义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新时代要推动遵义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深度融入,把红色文化融入党课教学和主题党日活动,借助网络传播和创建红色文化场景,进而推动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4)
<正>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论述,通过发挥红色阵地优势、教学功能优势及激励引导优势,逐步建成了"一馆、一园、一校、一红色支部"四位一体的党性教育基地,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挖掘和有效发挥其蕴含的精神特质、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充分彰显红色资源的独特功效,已成为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一大亮点。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其转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对于加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陶然亭公园慈悲庵以红色文化教育为载体,积极做好宣传引领工作,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了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陶然红色文化品牌。从陶然亭公园南门入园,沿着水清岸绿的公园南湖步行过桥,在中央岛的高台上,有一组古香古色的建筑,这就是始建于元代的慈悲庵。这座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古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烟台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沿海开放城市,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作为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和中国进行红色革命最早的区域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历史性的特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烟台市致力于胶东红色文化建设,积极整合提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了面向全国开放的"胶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为干部党性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以来,广西梧州市在抓好市县乡换届统筹、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基础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设"三大课堂"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开设红色课堂,增强党性意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本地革命事件、革命人物、革命遗迹中,挖掘提炼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课堂的教学内容。采取参观基地、观看影片、座谈交流等方式,组织换届后领导班子成员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员活动,强化领导班子的党性意识。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7,(2)
叶飞将军故居等红色资源是党校开展党性教育的体验阵地和鲜活教材,为此,我们要毫不放松地挖掘红色资源在党校教育资源中的价值,努力探索运用叶飞故居等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山市南朗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基于对南朗镇的实证调研分析,尝试将中山市红色名人文化资源与大学生党员教育相结合,探索党员培养新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辟党员教育"第二课堂",丰富党团主题教育形式;关注遗址所在村落发展现状,运用新观念、新思维带动乡村振兴,推动中山加快融入粤港澳湾区建设中;制定红色走访路线,串联起分散的党史教育基地,建立长期党员培训基地,实现双赢格局;鼓励学生深入调研,探索遗址周边优秀人物事例。通过创新党员培养方式,充分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进一步助力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党性,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