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何凤云 《探索》2008,(2):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拓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拓展研究视野是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全球化视野下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以及"一体化"学科研究方法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维度,既回应了全球化的社会变革,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指导青年群体在具体实践中发挥作用、促使其不断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论述在这一实践中不断演进的过程。通过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观的演进轨迹,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指导新时代青年工作,升华新时代青年教育路径,增强青年使命感、责任感,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19-21日,"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数十家高校和科研单住的130住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六十年".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意识形态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青年毛泽东提出改造中国非普及哲学不可,并一生都在坚持和追求这一理想.他有一颗哲学头脑,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革命和建设,并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中国哲学的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把哲学变成了党的事业和民族的事业,而哲学也让毛泽东赢得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弘扬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现实化.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青年思想是胡锦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治党治国治军的思维方式,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分析当代青年特点,评价当代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形成的关于青年问题的系统理论观点。他精辟阐述了"青年是什么"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青年思想本体论;他辩证地分析了"如何认识青年"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青年思想认识论;他应对国际国内形势、为破除西方和平演变战略,高瞻远瞩地回答了"怎样培养青年"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青年思想方法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青年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奠定了主基调、阐述了总思路、明确了总目标。它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高校开展青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青年观为基本遵循,可以从切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从严治团优化队伍建设、协同发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等四个维度入手,探究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青年工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设等内容.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取得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时期中共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变化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为:1919年~1948年,由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1949年~1977年,跳出苏联模式樊篱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尝试;1978年至今,包容异质思维、切准主体诉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时代化大众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也要与时俱进。如何正确认识青年以及使青年认识到其自身的价值及其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涵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我党青年工作首先要解决的理论认知。为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他""自"两个维度来分析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王员  邬江萍 《党史文苑》2006,(11):42-4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新世纪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希望和关键在于青年一代.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使命决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刘俊伶 《求实》2013,(Z1):1-3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相结合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形成、中国现代化不断向纵深方向拓展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和不懈追求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3.
聂金山 《党史文苑》2007,2(7):18-19,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具体的实践过程.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和党的建设以及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
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此做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新境界。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依据;提出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内容;首提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李远  李荣海 《求实》2016,(8):4-12
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毛泽东的最伟大贡献,即是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就其发展途径、方法、价值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塑造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的历史生动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包括: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运行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规律;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连续性规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规律。当前,理论研究要改变落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状况,必须进行深刻的自省:研究重心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移;思维方法要凸显建设性思维;对中国"精神"的时代位置有充分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够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拥有理论根基、实践根基、群众根基和文化根基这四大根基.正是这竖实的四犬根基,支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进步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青年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中国梦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明确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强国民意识和民族自信心;需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努力实现好个人梦.中国梦强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措施要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定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和积极投身中国梦的实践等.  相似文献   

18.
姜喜咏 《学习论坛》2009,25(3):55-58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推进过程中,有几对"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及其定位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拓展、深化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对它们的理解和回答,特别是学术上的定位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理建构的路径、目标、体系和结构,因而需要展开积极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最根本的一条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这些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下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赋予了明显的基于国情的时代性、创新性、求是性、与时俱进性、开放性,并得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检验;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出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渠长根  翟佼 《学习论坛》2009,25(4):14-16
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动态形式的具体表现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依据,并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教育内容,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向自觉过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实践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发展并得以反复检验的重要路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这一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在和谐社会建设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