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波兰被沙俄帝国的瓜分 ,波兰境内的大量犹太人开始成为沙俄的臣民 ,但沙俄政权带给他们的不是安宁的生活 ,而是持续不断的反犹浪潮。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曾经使俄罗斯犹太人的处境有所改善 ,但随后沙俄新政权( 1 881~ 1 91 4年 )又开始采取了反犹政策。无独有偶。 1 92 4~ 1 939年的苏联政权也采取了类似的不利于犹太人的政策。本文就试图对这两个不同时期政权的对犹政策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以寻求他们的异同及历史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犹太人问题是犹太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俄国曾经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在俄国亦表现得特别充分。俄国作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关注。其中,尤以犹太作家巴别尔、肖洛姆等表现突出。通过对巴别尔的《骑兵军日记》等文学文献对俄国犹太人问题进行探究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中可以探析到犹太人在波兰和俄国之间的尴尬境地及其原因,也可得出结论:作为犹太人天堂的敖德萨同时也是一个地狱;犹太人也要为自己的遭遇进行自身反省和反思,否则很难走出历史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一乌克兰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东乌克兰的沙皇俄国与占领西乌克兰的奥匈帝国交战,乌克兰成为主要战场之一,乌克兰人受尽蹂躏与战争疾苦~①。这时,"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乌克兰精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属于单一的民族,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并自由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化"。~②在这经济、政治和人民心理剧烈动荡的社会中,乌克兰各政党、各阶层力图结束混乱秩序、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社会革命的历程,被西方史学界称为"1917~1921年乌克兰革命"。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沙皇俄国领土分崩离析,俄国出现了临时政府与苏维埃两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俄国境内的乌克兰地区,知识分子、社会团体成员、士  相似文献   

4.
试论沙皇政府对哥萨克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哥萨克自15世纪形成后,热爱自由、平等与享有自治权逐渐成为其鲜明特征。然而由于沙皇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哥萨克所采取的政策有所变化,哥萨克逐渐从逃亡农民的组织转变成俄罗斯国家的一个军事阶层,从自由与平等的象征演变为沙皇专制驯服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各阶段被塑造成不同的历史形象.1985年以前,苏联学界以批判尼古拉二世的剥削统治为基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填补历史空白点",由此尼古拉二世的"血腥沙皇"形象逐渐转变为遭受苏俄政权迫害的"牺牲者"形象.2000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册封尼古拉二世一家为俄国圣徒.2008年,俄罗斯联...  相似文献   

6.
1905年10月17日,沙皇政府颁布《关于完善国家秩序的宣言》,标志俄国多党制的确立。此后,在俄国纷纷建立起持各种观点的政治派别和政党。它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影响和参与政府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自由主义派别和政党,在政府制定远东经济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沙皇时代的西伯利亚流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3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沙皇政府视西伯利亚为"国内殖民地",在西伯利亚长期奉行"惩罚式的垦殖"政策。西伯利亚成为国内外有名的苦役流放地。西伯利亚流放是俄国社会政治斗争的"晴雨表"。同时,它给西伯利亚开发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是西伯利亚劳动力匮乏、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初,沙俄历史上的第一届国家杜马诞生.作为俄国政治体制的新产物,国家杜马仅存在72天就被沙皇解散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杜马的革命性为沙皇及其政府所不容,以及杜马自身在议会斗争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出现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9.
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全国选民分成阵线分明的东、西两部分,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频繁变动的版图。历史上,乌克兰长期处于被瓜分或兼并的状态,东乌克兰长期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而西部则长期受波兰的统治。第二、文化及宗教因素。西乌克兰长期受波兰语言、文化的影响,信奉天主教的多,而东乌克兰多信奉东正教。第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影响及后果。苏联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政策,为日后的民族分离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0.
在俄国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过新教运动。大约从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起,由信奉新教的德国移民把新教传播到俄国南部。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新教运动得到快速发展,并开始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扩展。这使得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大为恐慌,因为它与东正教旧礼派一样对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的统治造成了威胁。对于沙皇政权来讲,精神的力量是其政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沙皇政权利用东正教会加强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在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沙皇政权开始对新教徒采取镇压政策。到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在东正教会与沙皇政权的联合绞杀下,俄国的新教运动失败。这使得新教运动在俄国社会锻造一个像西欧一样的中产阶级的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