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忠海  吴赫笛 《求实》2008,(4):80-83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国家所普遍追求的治国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法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代中国的和谐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境,需要以邓小平法治思想和十五大依法治国精神、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以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大法治建设的力度,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建立良好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注意加强公民意识与法治理念的培养,去促进和实现和谐法治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含了很多新理念。其中,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理念主要包括:理性、科学、法治和人本。理性理念的确立是当代中国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健康运行的前提;科学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加速发展的推进器;法治理念的确立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人本理念的确立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重新认识,也是对以往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GDP发展观的一种矫正,是对发展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喻中 《唯实》2014,(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重要论断为建设法治中国规划了新的路线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过程中,法治国家勾画了一个整体性、纲领性的目标。建设法治国家,一是要求国家机构严格依法办事。国家机构在法律设定的权力、职责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地方法治是建设法治国家目标在地方的具体实践,出于中国国情的实际,实行地方法治有助于推动区域社会的平安和谐与快速发展.从工具价值的角度看,法治作为社会控制手段在地方法治过程中是可行的,并将发挥巨大作用;作为目标价值的法治,在地方法治过程中也是可以分步实现的.在地方法治推进区域平安和谐建设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从社会主体的和谐入手;在具体措施上则主张以法治理念为先导,建立和健全公民合法诉求的通道.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强音,是党和人民追求的价值目标。同时,宪法权威的树立及其实施保障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大重点。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所有社会活动都应在法治框架下进行。而在众多的法律中,宪法是最高法,是法之法,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宪法来保障。一个是社会发展重心,一个是法治建设重心,两者应当在统一中求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以宪法促和谐,以和谐理念来发展宪法。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4,(12):1-1
正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的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的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做出重大部署,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种理想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是建设法治社会,但法治社会存在众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高于法治社会的人类理想。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只有全社会崇尚法律权威,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又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法治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远景目标,擘画了总蓝图,确定了路线图。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提出,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拓展和不断深化,其内涵更丰富、思想更深刻、形态更生动、意义更具时代性。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从其蕴含的系统观、矛盾观、价值观、主体观、科学观和实践观等哲学向度出发探讨其哲学意蕴,从而运用哲学思维提出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和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4,(12):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从项层设计为法治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法治中国的新纪元。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法治干部。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示范者,是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主体,其法律素质的高低、法治理念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党和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共识”理论范式不能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模式”提法便应运而生。“中国模式”自有中国逻辑,把“中国模式”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中国模式”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中国模式”还在路上,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中提升“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20世纪初,落后的中国屡遭世界列强的侵略与瓜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组织、领导人民去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她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主角,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遏制大规模疫病在苏区的蔓延流行,履行人民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卫生防疫保障上采取了一系列救治和防范措施,把疫病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构建卫生防疫组织体系;创立疫病、疫情报告制度;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普及卫生防疫知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防疫保障之成效,不仅成为中华医学防疫保障史上的瑰宝,还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和保障中国人权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中的研究范式主要是文本研究范式、对话研究范式和现实研究范式,而这三种研究范式的精髓集中于一点,就是返本开新。理性反思返本开新可以发现,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关键在于:面向中国问题,建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周树智 《理论学刊》2004,1(8):20-21
新实学来源于中国古代实学又高于中国古代实学 ,是中国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新实学适应中国现时代建设实践和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新实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当代中国建设实践哲学化的产物。关注当代中国的新实学 ,建设中国的新实学 ,新实学就一定能在中国建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决定了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基本矛盾,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摸着石头过河",符合我国国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要求,体现着和彰显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系统总结和多维审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概括为: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中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系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内的表现;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际上的表现;勤劳勇敢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实际行动;自强不息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这几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30年前后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论战内部的脉络及其历史方位,尤其注重论战对于中国革命而言所包含的思想和政治动能。为此,首先分析论战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所处的位置及其特点,继而探讨论战中农民问题何以被确定为革命的核心问题,进而阐述由生产关系论所引出的土地革命展开的可能性,最后分析部分论者如何从“不平衡发展规律”入手确定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总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对中国革命的目标、内容、方式、前途等作出了系统的学理论证,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政治经济学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