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人学思想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把"人民"与"人人"统一起来,充实了人的概念的内涵;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执政理念的根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提升了人的地位;倡导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幸福,谋求社会和谐,彰显了人的现实幸福;提出"四位一体"的"大社会"建设、"民生至上"的"小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思想,拓展了人的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韦兆钧 《学理论》2010,(29):205-206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本失落。透过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失落原因的基础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以下的人学向度: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以人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资本,开发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诉求是正视发展实践的异化问题、反思传统发展观的伦理缺失的必然结果,而科学发展观蕴涵的伦理精神则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它能够始终给予发展伦理审视,保证发展的科学方向,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种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从道德的维度,充分表达了当今时代对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整体进步;财富增长与财富分享公平合理;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展示了和谐的精神境界 ,彰显公正的价值导向。以伦理学为指导研究发展 ,否定“旧发展观” ,重新诠释“科学发展观” ,对于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扬 《学理论》2012,(19):21-2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从全局上改变民生,实现共建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占峰  开健 《学理论》2009,(8):117-118
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师范教育的意义显得更加重大而且深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校为本、以文化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师范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有关发展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前提下,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必须将社会和谐理念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贯穿于社会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刘宗华 《学理论》2009,(14):178-179
当前,高校正全面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高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和谐大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要成为改革创新充满活力的领域,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命题不仅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也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相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注重制度的创新和精神战线的整合,抑制并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能力和效率的协调与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刍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渝生 《学理论》2008,(12):83-8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概括科学发展现的理论机制,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价值取向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底蕴。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而言,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而生成的科学发展观必然会展现出和谐发展的时代性意蕴。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上看,科学发展观即是和谐发展观,它不仅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其中更是凝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经验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合理的发展”,关注的是发展的意义,即“为了什么发展”和“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一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向度表现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公正尺度,体现了发展的价值尺度,还体现了发展的道义尺度和生态尺度。  相似文献   

14.
实现性别平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推进和实现两性的协调发展,增大社会和谐的总量.性别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项."五个统筹",理应成为考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报编辑部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报编辑部的人性化管理,其次是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相关环境条件、主管部门、编辑人员、作者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潮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与传统"社会良知"的历史对接.这种对接是精神内蕴和价值诉求的历史对接,也是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在现实的对应.  相似文献   

17.
刘坚平  刘菊华 《学理论》2012,(29):16-18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抓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主题,以人为本的观点把为了谁、依靠谁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旨和原动力,坚持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自近代开始的工业化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大的非线性转向,由此提出了人类发展观的整体转换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转换的最重要成果。当代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应有自己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逻辑架构,并在基本的自然观、社会观、和谐观、代价观、人本观等方面作出全面的正本清源,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特别是当代发展观演变的积极成果,同时在研究范式上作出时代性的转换。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应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新的伟大觉醒为主题;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及其两大和谐取向为逻辑中轴线;以科学发展的三大世界观基础、四大价值观建构、三大方法论创新为范式结构,形成"一主题三层次"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发展的新路径,应实现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和政府职能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坚持“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军 《理论导刊》2006,3(7):25-27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合理的发展,关注的是发展的意义。因此,它的提出不仅是一个"实然"的事实判断,更是一个"应然"的价值判断。其中,以人为本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生了实践以人为本的正确路径,而在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还需我们牢牢把握人本价值取向上公平与效率维度、功利与道义维度、生态与人态维度的多重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