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俊 《理论视野》2004,(3):9-10
一、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集体所有实质上是一种所有权主体缺位的所有制。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有关重要法律中都有规定,但是,在集体所有制下,“谁”真正拥有土地,实际上是不明晰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本内涵是,农民作为集体组织的成员,都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人人有份”的成员权,但并不拥有按份分割农地所有权的权利。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人走权失”。现在的乡镇是一级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是村民自治组织,都不是全体农民以平等身份参加的集体经济实体,都不适于充当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背景下的乡村制度变革应以厘清基层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相互关系、还村民自治以本来面目为正当性依据,而不应成为新一轮行政权力扩张的理由。目前政府行政权力的过度延伸,已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村民委员会丢失"自治"本性的"行政化"、"二政府"状况,鉴此,无论是何种体制改革都要把握一个原则或尺度:不可因为改革客观上加重这种状况,更不可通过改革加重这种状况,特别是不可使这种状况制度化或彻底显性化,那样,就不但从实质上而且也从形式上彻底葬送了村民自治制度。我们的重要使命,是探寻一条基层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机衔接且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由农民创造的,但其运作过程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的.政府推动村民自治在乡村社会全面铺开的同时,"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时凸现.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是政府推动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选择是政府从政治推动到经济推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3)
90后农民工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生活追求、价值观念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农民工完全不一样,与70后、80后的农民工也有许多不同。对90后农民工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特别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借鉴意义。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90后农民工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并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引起社会重视,提升其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桃源  力扬 《瞭望》2008,(18)
古人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证之今日某地"村官"之三请,信哉斯言。报载,某地选"村官",原"村官"推出"三请"策略,"请吃、请喝、请投票"。此"三请",很是惹人视听。村民自治,公平选举,杜绝贿选,上有明令。乡邻之间,谁能干,谁不能干;谁有公心,谁不称职,公道自在人心。功夫不下在平时,请客意在选票,此种技术含量不高的贿选,也太低估了村民的智商吧?方家云,"三请"还是要请的,只不过要换换内容,这就是向村民请教,为村民请命,请村民监督。果如此,则新农村建设,当开新境。  相似文献   

6.
一、埃及工会与政府关系密切,官僚主义严重 埃及工会领导大多是兼职。工会与政府关系也很密切。每年劳动节前,埃及工人工会总联合会(埃及:亡联)领导与劳动部部长一起要向政府总理汇报劳工方面的情况,提有关建议和问题。每年劳动节前总统穆巴拉克都要接见埃及工联全体执委。  相似文献   

7.
正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运用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国家公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事务的行为。众所周知,倘若行政权力运用不当,极有可能侵害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孟德斯鸠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汉密尔顿等人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  相似文献   

8.
稳定脱贫既是“精准脱贫”的逻辑延续和“防止返贫”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当前,稳定脱贫仍面临政策规划与村民自治耦合不够、政策实施与村民需求匹配不佳、政策绩效与对象发展目标不适、政策供给与民生改善衔接不畅等结构性风险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压力式的目标传导、乡土性的基层伦理、不对称的信息资源和惯性化的政府运行等所致。有鉴于此,基于公共政策及风险治理理论实施系统性治理十分必要,具体在于:构建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协同治理机制、实施开发性与保障性相结合的分层治理机制、坚持制度建设与应急帮扶整体治理机制以及注重短暂与持续相结合的动态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及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根源主要是,农村村民经济地位不独立,农村基层民主不完善,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农村村民的这种政治冷漠对村民自治、国家治理和农村社会的和谐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半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过渡的治理环境,拓展村民参与成本的弥补措施,是消解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梁新 《党政论坛》2013,(1):64-64
政府的清正廉洁,是党性问题,也是执政理念问题,更是指导思想问题。政府的清正廉洁,不仅仅是旗帜鲜明的反腐败,更是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模范。在厉行节约这个问题上,政府甚至就是一面旗帜,一种提倡,一种导向。有一句话叫做:“上行下效”,上级厉行节约,把每一分钱都花得很透明,很公开,对人民群众很负责,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读了《理论与改革》2011年1期发表的关于村民自治问题的两篇观点和风格迥然不同的文章后,感到很有收获:冯仁同志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基层领导者,在他的文章中生动地反映了当前村民自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尽管其措辞直白犀利,所得出的"村民自治走进了死胡同"的结论也欠妥贴,但他敢于说真话、讲实情的诚恳态度,令人敬佩,他所反映的这些情况和问题,也的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而彭大鹏作为一位专门从事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一套民主、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力运作机制,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备条件,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的权力运作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很不统一,很不规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体制、制度层面的,也有认识、观念层面的;应当从现代民主,现代法治,现代人权的角度,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以宪法有关规定的修改为基础,以村民自治法的制定为框架,构建新农村的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套民主、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力运作机制,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备条件,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的权力运作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很不统一,很不规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体制、制度层面的,也有认识、观念层面的;应当从现代民主,现代法治,现代人权的角度,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以宪法有关规定的修改为基础,以村民自治法的制定为框架,构建新农村的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为了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将整村推进工作任务层层下压。面对来自上级的压力,基层政府出于政策执行的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积极发挥村民小组长的协调配合作用,以期助推整村推进工作。身处乡土社会中的小组长由此受到权威内生性和地方性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加上小组长在与乡土社会和基层政府的长期互动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性认识,因此,作为源于"中农阶层"的理性行动者,在行动时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权衡得失,对于整村推进工作,其行动逻辑就是"工作肯定要去做,但要量力而行"。本文以皖中X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基层政府、乡土社会和村民小组长自身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整村推进中村民小组长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3)
村民自治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的伟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村民个体是村民自治的当然主体,是村民自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出现了"人去村空"的空心村现象。对于人口迁出地的农村来说自治主体的缺失显然不利于村民自治的成长,而去往城市的农民工由于失去了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即使返乡也很难形成治理乡村的能力。解决空心村村民自治困境需要基层政府、农村政治性维权组织以及村两委三方形成合力促成村民自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袁璟 《学理论》2015,(4):62-63
我国政府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政府绩效考核的有效性不高,这影响了其实际作用的发挥,阻碍了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本文对我国政府绩效考核有效性不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政府绩效考核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提高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有效性,推进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7.
吕伍 《学理论》2012,(24):9-10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治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农村和谐秩序必不可少的选择,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文章尝试以村民自治的内涵为依据,对现阶段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剖析,并进一步从基层政府、村民自治能力和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村级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环节。选举与被选举,也是村民参与政治的重要体现。笔者在近几届的村委换届选举时深入农村全程跟踪调研选举过程,发现当前的村级民主选举确实在不断进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村民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选举程序日渐规范,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选举的难度也在加大,无序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主要问题,理论上也一直都是公共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的热点。中外学者和思想家曾从不同角度在理论上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主要涉及到政府与社会的分离问题、政府与社会的界限、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等,上述研究是对过程历史问题反思与总结,也是对思想政治制度的建构。历史阶段、社会背景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使学界对问题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也不例外,西方学者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对政府与社会关系都有所描述,对政治与社会关系的界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种理论及学科之间也相互渗透,这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概念混淆,因此有必要对过程理论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话说江苏南通市郊八厂乡果园村有一位农民,从前家里很是清贫,几乎年年靠政府救济度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邻都忙着致富,他也想办点事业,但苦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