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全书的核心,"道"的理解和翻译成为译者无法回避的难题。由于《道德经》诞生于两千多年前,无论是汉语语内翻译还是汉语同其他语言之间的语际翻译,都存在理解和阐释上的困难。根据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理论模式,在语际翻译中,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语言上的距离以及语内翻译中时间上的距离,使得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
辛红娟 《求索》2007,(12):178-180
《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及无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形成了瑰丽的中国老学景观。本文从《道德经》文本的文学性、言说方式的超常性和文本的审美性等诗学角度切入,分析指出,《道德经》用语凝练、言近旨远的语体特色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文学史上的奇葩和意义汲舀不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3.
王中原 《求索》2010,(6):128-129
道家学派的代表作——《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受到中国古代众多为政者的青睐和研习。《道德经》主要的政治思想有遵道而行的为政理念、无为而治的治理模式及守朴弃诈、谦下不争的治理方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这些思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对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供深厚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脉源和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子的《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为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伦理与实践准则。深入剖析老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秉持"道法自然"的核心法则,谨记"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涵育"虚静无执"的超然境界,张扬"贵身重生"的生命关怀,运用"柔弱不争"的为政艺术,养成"少私寡欲"的为政德操,实施"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治政方略,等等都是当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5.
周山东  吕锡琛 《求索》2011,(7):107-109
《道德经》之"道",从伦理秩序的维度而言,是《道德经》理想社会中的合理的秩序,其以精神性的形式内渗于《道德经》所设想的社会秩序之中,本质上是包含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自由意志秩序"。在《道德经》看来,要使"道"这种形而上的秩序落实为现实生活的秩序,不仅在于人们对"道"中所蕴含的秩序精神的自觉体悟与主观表达,调整现有的制度安排;更为重要的是人的行为活动的自觉践履。《道德经》以"道"为核心的伦理秩序思想,为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建设树立了一个价值愿景,对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形成也有着独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与道教生命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冰  何松 《求索》2005,(12):129-131
《道德经》关于“道”的哲学思想,为道教乃至中国传统自然生命美学奠定了哲理框架,涉及了生命美学的哲理基础、基本内涵、相关范畴和哲学意义。重新解读《道德经》,有助于道教和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美学理论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接轨,发挥生命美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丽娅 《求索》2008,(3):109-111
《道德经》是道家、道教最重要的经典,蕴涵了极其丰富的生态思想。两千多年前,老子以其深遂的思想,精炼的语言,探讨了宇宙形成、自然规律以及人们对待自然的原则和方式等诸多问题:强调道生万物,天地相合;主张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倡导少私寡欲,适度消费;强调知足、知止,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战争,建设人、社会、自然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齐晓丽 《前进》2014,(11):55-56
中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其中《道德经》是古代智慧的集中展现。《道德经》分道篇、德篇,约五千字,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浩渺如海,是一部个人修身处世的智慧之学。宋太宗说:伯阳(老子字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今天,"中国梦"感召着国人用澎湃的热情、坚强的意志、挥洒的豪情从容坚定地走向光明的未来,《道德经》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依然闪现熠熠芳华,对于纪检监察干部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党性、水志不辍、奋发进取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海涛 《求索》2012,(3):122-124
由于时代原因,《道德经》中不可能产生完整的宪法思想体系,但是已经产生了价值极高的宪法思想萌芽,即:政府职能论、人权保障论、权力限制论和人道主义精神。这些宪法思想萌芽是中华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宪政制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中的现代人本管理理念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人本管理提倡以人为本,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回归。老子所著《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在多方面阐释了"爱人"、"救物"、尊重人性的理念;提倡领导者依据人的本性,进行人性化管理;运用"无为而治"的方法,"让大家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些思想与现代人本管理理念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有着鲜明的现代人本管理诉求。  相似文献   

12.
杨斌庆 《世纪行》2010,(3):36-37
<正>我以极大的兴趣和毅力,用楚简文字书写了一遍老子《道德经》全文,形成了一幅50厘米宽、50米长的楚简书法长卷。我之所以能完成这一较大的工程,是因为我十分热爱和敬重这部中华民族古老的经典。老子《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诠释,历代学者和当代学人众说纷纭,然皆难以全善。由自然哲学诠释与本体诠释学的对比,可以概括提出一崭新诠释之可能。关联到老子之"有、无",而论述如何由"不可说"而"可说",进而由此"可说"而"说",再进一步由此"说"而"说出对象",进而由此而"说出对象"而"执之成物"来;此正可以"隐、显、分、定、执"五阶段说之。将对应于《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参之,两者所涉为同源互补。此与"存有三态论"之由"存有的根源"而"存有的开显",进而为"存有的执定",可见道家旨在成就一套"存有的回归之道",而这样的回归之道即隐含着一"存有的治疗学"之可能。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经典言论虽然产生于几千年前,但对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拮取其中部分章节、结合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评述,以期更深刻地去领悟老子思想中所体现出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杨忠 《开采》2002,(1):45-4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悠悠千载.老子这些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名言,犹如长江流水,流传不衰,显示着恒久的生命力。它不因时代遥远而被遗忘.不因时空变幻而被尘封。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画集     
张乐群 《前进论坛》2011,(3):65-F0003
《道德经》是2500年前老子的著作,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人类史上的璀灿明珠,是世界上发行最多的巨著。《道德经》画集八十一章,配八十一幅国画,并加有作者的解读,更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学习、理解,老子的智慧让我们一生享用。  相似文献   

17.
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关于交友之道的论述,对中国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孔子为什么乐于交友,他主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以及如何交友等问题,《论语》所载有关语录从不同层面作了精辟阐述。从指导当代人处世交友以培德益智的角度观之,孔子的这些论述。无疑仍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的史论著作《读通鉴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君道政治思想,惜乎前人多不察。三代圣王之道是为船山心目中理想的君道典范,包括取天下以道、扶进人才、能安敢言者和从容调御几个方面。三代以下君主之治道当效法三代之王道,并因时损益和斟酌,君主之政治品格、知人之哲、用人之道、纳谏之道、辱大臣为辱国及立嫡与豫教并行等是为君主理政之道,即为君之道。王道在本质内容上仍然属于君道。王夫之之重视为君之道,一来在于他仍未走出"圣君贤相"之政治理想,二来是为将来社会提供治道之借鉴,"述往以为来者师也"。  相似文献   

19.
<正>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是一部不朽的哲学全书,是老子的传世之作。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和光大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是教育战线的领域和前沿,目前在全国许多中小学校出现了部份学生浏览手机上网中一些极不健康的黄色  相似文献   

20.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12,38(2):31-36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带系统性的善治社会管理论。该理论认为,对社会应以柔性管理为主。柔与和是道的本质属性。柔性的社会管理,其内涵包括天下神器、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正治国及无形管理比有形管理更重要的思想。社会的治理者,必须重视民生;要在民众中形成淳朴的社会风气;不可与民争利,在利益面前要将自己摆在最后;管理民众时,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实不居其华,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限制管理者的权力、政策法令制定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决不可以武力称霸天下以及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