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李培 《法制博览》2014,(2):123+122
政府组织形式下,政府主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时,其既是合同的缔约主体,也是合同的履约主体。若政府委托其他相关企业,则其为监督主体。该组织形式下,此居家养老服务合同为准无偿服务合同。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形式下,当居家老年人兼具民事行为能力和支付能力时,老年人既是合同缔约主体,又是合同当事人时,其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签订的合同,属无名合同中的有偿服务合同。当居家老年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但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居家老年人只能是合同的当事人,其所签订的合同则属于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志愿组织形式下,志愿组织是合同的缔约主体,志愿者是履行主体。此时,该合同为赠与合同。  相似文献   

2.
袁新梅 《法制博览》2014,(2):104+10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并且随着社区的迅速成长而逐渐成为各种养老服务的载体,居家养老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家庭养老和社区照顾的结合,但是不可否认,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同时鉴于居家养老服务合同这种合同自身具有其特殊性,如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合同主体的复杂性等,使这种合同的纠纷解决在法律适用上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合同主体的义务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侯丽琴 《法制博览》2014,(2):127+119
债之法律关系中客体为其中一个要素。民法学界对于债之客体问题研究的分歧点主要为客体与标的是否为同一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劳务之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时间银行"模式下互助养老服务合同便是其中的一种。因此,笔者以劳务之债客体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探究该互助养老服务合同中的客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丽颖 《法制博览》2013,(6):129+128
合同约定系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故而在合同法领域继受了大陆法系"债的相对性"理论,认为合同仅在特定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效力,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既不享有合同权利,也不承担合同义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同之债涉及到合同外的第三人。所以有必要以合同之债为视角,探讨如何保护合同之债中第三人的利益,以及如何在债的相对性与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中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郭志武 《法制博览》2022,(13):59-61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集借贷、租赁、买卖于一体,属于新型独立合同,使传统合同中相对性原则被突破,针对融资租赁合同中蕴含的法律性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志武 《法制博览》2022,(13):59-61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集借贷、租赁、买卖于一体,属于新型独立合同,使传统合同中相对性原则被突破,针对融资租赁合同中蕴含的法律性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提到余传寿这个名字,普通人也许并不熟悉,但在北京市的居家养老行业中,他可是个"名人"——央视采访的首名大学生养老照护员、北京市首个养老助残管理服务中心的参与者……从一名养老照护员到骨干员工,余传寿始终坚持着最初加入养老行业的"初心",把老人像家人一样看待,用心照顾。在一线服务的日日夜夜,余传寿服务北京市老年人超过500人,入户为老人服务超过6000小时,他的专业服务得到老人、残疾人的  相似文献   

8.
王辉 《法制博览》2013,(6):90-91
合同是一种契约,一种保证形式。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是成立合同的目的,以此来保证双方当事人交易的顺利完成。合同的效力是合同对双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约束力,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合同如要产生效力,则其先要生效,合法有效的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拘束力。本文阐述合同效力的概念、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关系、格式合同的效力、预约合同的效力、不同合同类型的效力问题及合同生效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2,(34):25-25
近日,大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与企业协商,将女职工特殊疾病险写入《女职工专项保护合同》,行政每年出资为女职工购买特殊疾病保险,将保障落在纸面上。这是东城区第一家将女职工特殊疾病险写入专项合同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秦萌 《法制博览》2023,(23):37-39
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合同相对性都是合同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严守合同相对性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状况,因此,应对合同相对性进行一定的突破,但该突破不能是无限制的,否则会对合同根本体系造成动摇。本文从合同相对性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正当性与具体情形,进而提出了合同相对性突破的限制原因与路径,旨在为我国合同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