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1997德国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郭小沙内容提要本文扼要论述了德国经济现状及今后一年的发展前景,认为96德国经济喜忧参半。增长乏力,失业巨增是德国经济内在矛盾的结果,解决失业问题和改善投资环境是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不然会形成恶性循环;税收、福利制...  相似文献   

2.
丁纯  蒋帝文 《德国研究》2021,36(2):4-18
本文主要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研究德国经济增长对维谢格拉德四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维谢格拉德四国稳健的经济表现背后,德国经济对四国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德国作为四国集团最强大的邻国,与四国建立了较为紧密的投入产出关系,德国经济增长可通过前后向关联对四国经济产生相对较大的拉动及推动作用.展望未来,短期内德国经济的低迷可能增...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金融危机大幅阻止了德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德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BIP)仅增长了113%,只是2007年(2.5%)的一半左右。往年德国依靠出口的强劲增长弥补了内需的不足,然而去年下半年出口也受到强大冲击,全年出口仅仅增长3.9%,比2007年还少3.6%。  相似文献   

4.
试析德国高校办学中的困惑梁淑妍德国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要求高校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高校办学是因袭传统,还是面对现实,人们争论不休。终于,去年11月,高校在困惑下发出的震撼席卷全德,声势之大、人数之多是30年以来所未有的,共涉及100多所高校。一些党...  相似文献   

5.
德国统一近五年来,德国东部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一直是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大量的数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国家消费增长、资金投入、内外贸易、劳动力及失业率等方面分析了东部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指出:德国东部经济目前正是回升之势,它已不再是限制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走向及其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华 《德国研究》2009,24(4):51-56
近年来,德国实行以刺激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赤字财政政策,由于未达欧盟公共财政标准,德国于2006年出台“税收改革法”,年度财政转而基本趋于平衡;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德国重拾具有扩张色彩的财政政策,其财政政策经历了由赤字到平衡、再重返赤字的过程。在此期间,德国中央银行则主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利率杠杆的调整,实施由紧缩向扩张转变的货币政策。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松”组合符合“丁伯根法则”,未来可能出现“强财政、弱货币”的调控方式,同时面临遵守欧盟财政标准与自由运用财政政策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7.
德国经济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德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马鞍形的商业周期。在摆脱了93年前后的经济衰退之后,94年德国经济开始了低速爬坡;97年与98年,德国经济取得了90年代内最大的增长速度;据德国及欧盟等有关经济机构预测,99年德国经济又将减缓。文章分析了上述经济状况的成因,也试图就一些德国经济政策作出批判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原联邦德国一直被称为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两德统一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说法遭到了怀疑。本文综合考察了德国东部重建和德国对前苏联、东欧采取的经济政策所取得的客观效果,从德国经济调整已经完成并步入增长的轨道、统一的德国减缓和推迟了西欧经济的衰退、德国的"东进政策"对中东欧经济转轨的作用三个方面证明,统一的德国仍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9.
浅谈当前德国社会的若干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增大,德国的经济模式是否适应新的时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另外,德国模式的一些“弊病”既让德国人,也让外国人感到困惑,全球化将进一步加速企业兼并,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欧盟与德国的外国人政策——现状、异同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别阐述了欧盟及德国近期制定的外国人政策;分析了上述外国人政策产生的政治、经济及国际合作关系发展变化的背景;对欧盟与德国外国人政策的异同作了对比研究,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变化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黄萌萌 《德国研究》2023,(1):32-60+149-150
近年来,德国安全政策呈现新态势,俄乌冲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新态势,促进了德国安全政策转型。在国家层面,德国突破“军事禁忌”,援乌武器,提升国防;在欧洲层面,德国促进了北约与欧盟防务嵌合;在国际层面,德国加强了对印太地缘政治与安全事务的参与。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形成的原因既是基于外部危机触发的“威胁认知”,也源于德国外交角色与安全观变迁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德国对“国际责任”与“权力政治”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变化,盟友的期待也随之不断上升,德国外交角色从“文明力量”演变为“建构力量”,其中既有规范性力量底色,也有权力政治逻辑。然而,克制文化的遗存作用、政治精英的权力分配、经济成本高昂以及军事资源短板仍制约着德国安全政策转型的幅度与进度。中国应客观评估德国安全政策新态势在对华政策上的影响,在中美俄欧四方互动中,更加审慎地塑造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胡琨 《欧洲研究》2016,(4):100-116,6-7
不同类型银行业务侧重点不同、各司其职的"三支柱架构"是德国银行体系的显著根本特征。在欧洲一体化与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席卷下,这一传统银行体系结构的存在却阻碍了德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与效率的提高,备受诟病。然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低效"的"三支柱架构"却有力地保障了德国银行业的基本稳定,并为德国实体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逆势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丁屯 《德国研究》2000,15(3):1-6
德国在六、七十年代实现其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变化,文章分析 了实现这种变化的各种原因与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胡坤自1974年德国的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颁布以控制货币量的增长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来,西方国家都相继颁布了各自的货币量的增长目标,但只有德意志联邦银行奉行货币量的增长目标一直至今,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都相继放弃了...  相似文献   

15.
史世伟 《德国研究》2008,23(1):42-46
本文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政策的一般原则出发,通过两个实例对德国政府的产业政策进行了审视。在对德国鲁尔区的结构转型和大型民用飞机“空中客车”研制的产业支持过程中,德国政府坚持立法,注意资金等扶助措施同市场经济秩序的一致性,将结构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相结合并利用特定的条件和国际环境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从而取得了成功。目前,我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东北等老工业区由于产业过于集中和资源枯竭,需要进行结构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则要求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创新方面来。在这一进程中,发达工业国德国的产业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德国视角中的法国科研现状、德国对法国科研体系的观察与研究、德国与法国的科研合作以及法国科研的国际合作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内容重点为法国的创新政策与框架条件、法国科研政策支持的领域与重点、科研经费的来源以及目前优先资助的项目领域;第二部分以法国科研体制层面的新发展、科研机构改革的横向合作机制、科研机构与科研评估机构为重点介绍德国对法国科研体系的观察与研究;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德法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机制、主要合作机构与合作重点领域、第四部分为法国科研的国际合作近况。文中的有关数据与信息源白于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德国法国研究所(DFI)、德国法国历史研究所(IFHA)、德国驻法国大使馆、法国驻德国大使馆以及部分德国高等院校的法国研究所或法国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与团体2008年以来发表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以及德国对法研究活动的有关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关于联邦德国“阶层社会”理论的综述丁智勇一、联邦德国阶层社会的主要标志依据德国社会学家的看法,德国社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8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德国封建社会可视作“等级社会”阶段;从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处于“阶级社会”阶段;而德国阶...  相似文献   

18.
对近几年德国经济形势及前景的几点看法武士国对近几年德国经济形势及前景的几点看法武士国1.经济增长呈低稳态势观测和分析德国经济形势,经济增长率以及与之相关的若干宏观经济指标变化一般成为测度经济运行状况正常与否的重要依据。最近几年,德国经济基本上保持着低...  相似文献   

19.
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看德国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启秀 《德国研究》2009,24(2):45-51
德国法律融合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渊源:主观意义继承了古希腊法哲学本质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客观意义继承了古罗马成文法的法律效力和合法性。以此为特点构成了德国法律体系的两个方面:以公正性和合理性为研究对象的主观性法律是法哲学的理论研究内容;以法律的合法性、立法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法律构成了实践(实证)法律的研究对象。本文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法律原型、德国法律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德国《基本法》中的主观法与客观法三个方面对德国法律思想及其法律实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德国木偶:历史与现状丁言昭1、德国木偶简史西方各国的木偶史大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德国也不例外。有人认为,德国的木偶是由亚洲经过欧洲南部、罗马传到德国来的;也有人认为,德国的木偶不是来自东方,而是来自南方。在德国众多的收藏室、博物馆的档案中,可以找到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