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据中新社10月23日报道,党建历来是中共党代会浓墨重彩之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十九大报告在党建领域的新思路突出体现为三个"首提"——首提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首提"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提"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些论述代表了党建工作新思路,透露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磅信号,蕴含深意。期许更严格——首提"新气象新作为"。许耀桐说,新气象包含两  相似文献   

2.
提起蒋维明,都知道他率先在我省农村记的<民情日记>影响至今.然而,比<民情日记>更早的,是蒋维明爱找农民摆"龙门阵"的习惯.土生土长于高坪农家的蒋维明,1995年刚满31岁就担任了镇领导,此后他往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集贸市场跑得更勤了,"龙门阵"更多了.他说:"龙门阵"里有镇党委、政府最需要了解的民心、民情、民愿.我们的工作群众满意吗?农民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多找农民摆摆"龙门阵",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3.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四中全会最大的意义是使我们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标志着党的建没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党现在已经执政60年了,60年执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两个30年.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1月,玉屏自治县谢桥村驻村干部周丽娟开始驻村。驻村没多久,周丽娟便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前任驻村干部在电脑中录入的民情地图和民情大数据,让我与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了无缝对接。"周丽娟说。民情地图和民情大数据是玉屏驻村干部的探索和创新。2013年,玉屏在全面推行手绘"民情地图"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情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小到家庭成员情况、群众诉求,大到村情和发展规划,都尽在图中,一目了然。实现了"鼠标一点、  相似文献   

5.
宋建华 《共产党人》2009,(10):25-25
建立分级审阅制度。市民情信息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审阅一次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民情日记;各单位党政负责人每季度审阅一次班子其他成员的民情日记:分管领导每月审阅一次党员干部、村(居)干部的民情日记;市委组织部、人大办公室、政协办公室有关工作单位每年不定期审阅一次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民情日记,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最大的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主持人: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当前出台《决定》这一重要文件,有什么重大意义和深远考虑?许耀桐:"怎样治理国家"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7.
将"接地气"引申为"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扎根基层,与老百姓广泛接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反映底层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要接上"地气",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三是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9,(11)
重庆"群众工作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作风提升提供了成功的实践样本。借鉴"群众工作系统"经验,干部作风建设倒逼机制可以从建立民意快速传递机制、问题处理程序机制、动态监督评价机制、民情研判决策机制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时期,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实践证明,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畅通社会诉求表达机制。为此.必须通过不断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畅通民情的传播途径,不断探索利益诉求表达趋势、切实把握民意的引导方向,不断完善诉求表达调处机制、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惟其如此,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积极维护民众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张守龙 《探索》2015,(1):126-131
随着我国乡村治理的推进,我国乡村社会的民情总体上说在向积极方向发展,但诸如公共精神缺乏、拜金主义盛行、情理精神浓厚、迷信之风蔓延等消极民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乡村治理发生着"反方向"的负面作用。究其原因是传统国民性的惯性作用、乡村治理"内卷化"的直接后果和落后乡村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所以,改造乡村社会消极民情的路径就是扩大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规范基层公共权力的运行和加强乡村社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翻开沙湾区福禄镇党委书记张贵友的<民情日记>,详细记载了全镇的基本情况和他走村串户了解到的民情.他把哪家缺水栽秧、哪家住房困难、哪所学校缺饮用水等都详细记在他的<民情日记>之中.难怪福禄镇的群众都说:"张书记穿着打扮像我们农民,没有官架子.他处处为民着想、为民解难,是我们的好书记、贴心人!"  相似文献   

12.
田高 《当代贵州》2009,(11):27-27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黔南州紧扣"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黔南跨越发展"主题,开展"争做'三实三创'表率,争当科学发展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新举措、新亮点不断呈现. 深入开展着力实践 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黔南州各级各部门周密部署,科学安排,充分发挥创造性,在全州不断掀起高潮. 提到"民情日记"活动,家住福泉市龙昌镇枫香树村63岁村民金邦国至今感动不已.他说:"正是镇领导开展的'民情日记'活动,给他送去救助金,帮助他度过了难关."福泉市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发放<福泉市领导干部民情日记>册子,开展以"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困"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会场内代表委员为贵州发展建言献策,会场外群众关注热议两会。民情民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十三五"的良好开局,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对省两会有什么期盼?本刊采访了部分市民,倾听他们的感言——  相似文献   

14.
引子"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提纲挈领.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就抓住了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总纲;抓好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省委书记周永康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精彩论述,使金牛乡党政一班人豁然开朗,他们多年来抓转变乡村干部作风,"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的实践,正是为"三个代表"写下了有力的注解……  相似文献   

15.
<正>群众到底盼什么?干部到底做什么?小小的一本"民情日记"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不少基层连队,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一种"袖珍"记录本,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8,(11)
正遇到难事解决不了怎么办?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伊和乌素嘎查的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找"女汉子"。村民口中的"女汉子"就是嘎查第一书记侯晓霞。自2017年3月到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助力脱贫,她大胆肯干、不畏艰辛的工作作风被同事和村民们称赞不已。如何为村民们趟出一条致富路?侯晓霞带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罗明奎 《当代贵州》2010,(11):41-41
“民情日记”栏目自今年年初开设以来,收到了基层干部和民众的踊跃来稿。他们把发生在基层、事关民生的一点一滴,通过栏目讲给我们听。一个个真切的“基层”在他们朴实的字里行间显现。而这些“民情日记”的背后,亦有让人动容的一面。本期栏目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些“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18.
基层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到底有多难?公民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是给政府"找麻烦"吗?"找麻烦"说的背后究竟有何"难言之隐"?一连串问号不仅是公众亟待释明的疑问,更是确保基层政府"三公"经费公开顺利前行的关键所在。在"三公"经费公开透明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廖红波为什么选择乡镇政府作为"请求"公开的对象?按照他的观点,一是为了唤起底层民众监督政府的公民意识,二是倒逼"政府部门以后会想办法缩减开支"。这种理由难道还不够正当和充分吗?请求公开"三公"经费究竟给基层政府带来了什么"麻烦",官员们没有没说,只是表示"如果老百姓都来问东问西,政府啥事儿都干不成了。"  相似文献   

19.
周恩奎 《当代贵州》2009,(15):66-66
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的出台,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迈出了重要步伐,再次发出中央加强反腐倡廉、整顿吏治的强烈信号.可以说,<暂行规定>是给党政领导干部头上又戴上了一道"紧箍咒".为增强党政官员的责任感而设置的这一道"紧箍咒",将使这些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的说,农村中小学的党政关系一般都处理得不够好。少数问题严重的学校,党政两张皮。不仅影响了党组织的自身形象,而且有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中小学党政关系呢?我认为至少应从如下三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