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坛,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80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开始走向世界文坛。许多作家,如尤今、王润华、周颖南、黄孟文、田流、骆明、流军、淡莹等等,他们的作品先后在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并引起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变化,是和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华文文学团体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之一的新加坡文艺协会,在骆明会长领导下,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为振兴新加坡华文文学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在…  相似文献   

2.
在欧美地区,你要想见到汉字,讲汉语,最好先找到唐人街,但在泰国,大部分宾馆与酒楼,都能见到汉字。我注意到,有些泰国报纸上的招聘启事,特别注明:懂华语者优先录用。华语热正在泰国升温。目前泰国的华文报纸,我见到的就有《亚洲日报》、《中华日报》、《新中原报》、《世界日报》、《新返日报》、《曼谷时报》等,但发行量都不乐观。据供职于泰国报纸的几位作家朋友告知:在泰国办华文报纸能收支持平就上上大吉了,~般是亏本的,只因对华文的热爱,多年来贴钱支撑办下去。由于办华文报纸几乎成了公益事业,因而华文报纸的稿费也比…  相似文献   

3.
寄语喻丽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的波士顿,冰天雪地,我们夫妇住在就读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儿子家,除了去图书馆查书看新闻和中国城逛逛外,深居简出,交往甚少。这时接到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喻丽清女士从加州寄来的新书《在海风里飞翔》,内有给我们夫妇的热情洋溢的信和从《星岛日报》上剪下来的近作《我读冰心》。我们着实喜悦、感动而又夹带些惭愧。   在蓬蓬勃勃、馥郁芬芳的华文文学园地里,活跃着一群勤勉而又可亲的女作家。可惜我了解、阅读得甚少,更谈不上研究。只是因编事之便和朋友的介绍,先后认识赵淑侠、戴小华、尤今、喻丽清等几位,也发…  相似文献   

4.
澳华文学有如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一样:年轻而富有活力,多元而颇为神秘。就我的视点而言,最引人注目且具冲击力的当推中国留学生、新移民的作品。华文评论家肖虹曾说,华人新移民作者到这不同文不同种的国度,与语言环境拼搏之际,在本身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之际,在自我与他者的文化相互矛盾之际,在目睹本国人与异国人的各种人情变幻之际,她们有所感触、欲罢不能的结晶。她认为,这些作者创作态度认真,不为名和利。大多有入微的观察力,敏锐的触觉,及其感性的风格,不逊于世界华文文学重镇美国的华文文学。华人移民澳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5.
尤今是目前在中国大陆最走红的海外华文女作家之一,是位集作家、教师、妻子、良母、孝媳等多重角色成功地融于一身的杰出女性。 尤今的大名及作品,极具“炒作”盗版的价值。署名“尤今”著的黄书,在中国已有10种之多。这使她本人极为不满。 在新加坡文艺界中,尤今是一个知名度颇高的人物。这位现年43岁的多产华文女作家,也是一位酷爱遨游四海的有名旅行家,怀着对世界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著追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各国写长篇小说的华文作家屈指可数,而新加坡作家流军却是写得最勤、作品最丰的一个。他的小说时常刊登于国内的文艺杂志,也在国内出版,所以国内文艺界对流军先生并不感到陌生。去年10月下旬,流军来到北京。他这次是来治病的。他患的头晕病,看了很多专科医生,新加坡最先进的医疗仪器都检验过,诊断的结果是神经紧张和敏感。新加坡中央医院的脑科医生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医治这种病症的特效药。有个北京的朋友告诉他北京有几个老中医对头晕病很有研究,如果有信心,不妨来一趟。于是他就来了。我认识流军已经整十年,我们…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既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祥地,也是当今世界海外华文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1815-1995年累计的华文报刊总数,还是目前华文报的发行总量,均名列世界第一。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专著问世,本文将散见于对"东南亚"或更大范围的"海外"华文媒介、"世界"新闻传播的研究文献中关于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大胡子     
我和外子,好像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上的人。他是华人,然而,不懂华文。他自小受英文教育,中学毕业后,负更澳洲,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后,留在澳洲工作,长达十年。生活语言与工作语言,全是英语。我呢,土生土长,受华文教育,以华文教书、以华文写作。读的呢,又纯粹是文科。我们的结合,可说是“中西合壁”、“文理相通”。结婚以后,他才好整以暇地透辟了娶我的“真相”。“我娶你,因为你不精明。你的数学一塌糊涂,不会查询我的收入;你对工程又一窍不通,不会在我工疲归来时,问东问西!娶得糊涂夫人,丈夫福气大哪!”我亦不甘示弱…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环境的改善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状况也给东南亚华文教育事业提出了一些难题。其中提高东南亚地区华文教师培养质量一直是影响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人才库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在华文教育管理部门、华文教师组织、华文教师个体三个层面上对提高华文教师培养质量方面提供相应帮助,促进华文教师培养活动提高效率,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认识年红     
我认识年红先生已经十二个年头了。   1988年 8月,我应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歌德学院的联合邀请,出席在狮城召开的第二届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下榻于狮城半岛酒家的当晚,年红先生带着张慎修先生来酒店看望我们,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谈得很多。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人生于世,在茫茫人海,每年萍水相逢而遇的人何止万千,但能在记忆中永不淡忘的,毕竟是少数;由相识而相知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我和年红先生由相识而相知,友谊历久弥新。我想这是与年红先生的人格力量分不开的。从我们多年来的交…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外的一种延伸。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海外华文教育也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在海外华文教育的“万紫千红”之中,目前仍存在诸多困境,表现在教育资源、师资、教材、学习对象等方面。作为海外华文教  相似文献   

12.
大约是八年前,泰籍华人梦莉女士作为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的副会长率团来大陆访问到北京。在王府井大阮府胡同的一座四合院的庭院内,她对我烂漫一笑走入上午的阳光下,宛若一阵轻风扑面。她恬静、清丽的气质和那双年轻、漂亮、晶莹的双眸,连同她清新、纯情的  相似文献   

13.
初识印华文学1971年,第一次踏在蕉风椰雨的千岛之国的土地上时,发现这个严禁华文读物入口、不允许有华文商业招牌、华裔家庭里也不敢悬挂中华书法的国家,却有一份基本上称得是华文报章的《印度尼西亚日报》而啧啧称奇!其后,从印尼友人口中获悉,印尼政府在实行印...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是指海外华侨华人来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对华族子女所进行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外的一种延伸,与中国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地域、风俗、当地政策等原因,海外华文教育又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目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文经济价值的提升,海外华文教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泰国华文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泰国华文教育有近300年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曾一度陷入低谷,一蹶不振。近10年来,华文教育在泰国开始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热浪,“华文热”上至皇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一所所新的华文补习中心、补习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起来,因历史原因已尘封多年的华文学校也纷纷敞开大门,重展当年风采;而许多大学更不示弱,争相设置起汉语专业或开设汉语课程。一些幼儿园也开始意识到开设汉语课的重要,立志把华文教育从幼儿抓起。泰国的华文教育可谓是蓬勃发展,前途无限。一、泰国“华文热”的原因泰国的华文教育之所以如此兴盛,既有外在也有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公元1891年11月,圣彼得堡一位著名出版家写信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托尔斯泰回信说,中国的孔子和孟子对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则是巨大。事实上,早在1884年3月27日,他在日记中便记述道:"我认为我的道德状况是因为读孔子,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的确,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华文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华文教育的特点也不同。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与日本华文教育的比较,分析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起飞,文苑百花齐放,海华文学顿时蓬勃起来,举世掀起华文热,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其中泰华文学异军突起,几乎清一色儒商作家,大小老板们挥戈上阵,互学互补,互助互励,异口同声,共进共荣,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其特点便是以商养文商文并茂,由儒而商由商而儒,两手抓两手都过硬。其卓越领导人便是儒商多面手司马攻是也!然而,他们和金庸一样,都不愿接受“儒商”这顶桂冠。在金庸来说,他一生追求的是学者教授这一荣衔,而泰华作家如司马攻者也耻于言商,故本文只言其文学事业,不谈其致富之道。  …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简称马华作家)在族群政治浓烈的氛围中所衍生出来的忧患意识。马华作家对文化传承及身份认同问题一向极为敏感,大部分的马华作家都摆不开政治议题的纠缠。在敏感的政治论辩及维护中华文化的浪声中,马华作家如何调适内心中的不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危机作出什么反应?如何面对马来霸权文化?  相似文献   

20.
江春平 《东南亚》2005,(4):58-62,37
天堂一般是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指一种理想世界。随着中西文明的相互包容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以期扩展逼仄的时空,丰富内心的感受。面对物欲膨胀、人欲横流的现实生活,面对精神与物质的不平衡状态,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热点和时尚,理想主义情怀对世人来说是一种普遍的渴望和需求。一些华文作家得风气之先,飞临“地球村”,将自然的山水置于人文的山水的层面上,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解读民族文化的底蕴和人们的命运,为读者疲乏的视觉和思维灌注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其中古朴原始但是不乏生命本真乐观情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