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猪的灌药法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给猪灌药的方法:使猪站立,一人抓住两耳,另一人用一根一米半的细绳,绳中间打个环,乘猪张口吼叫时,将绳环套在猪的上颌中间后,放开两耳,拉紧绳子,人往前拉,猪往后退,  相似文献   

2.
两伙人在拔河。裁判员一声哨响,立刻烟尘四起,喊声震天。红方黑方各把一头,都使出了吃奶的劲。绳标一会儿移向红方,一会又挪到黑方,围观的人发出阵阵惊呼!对阵的人都使劲后仰,有的甚至已经躺倒在地上,还有的人把鞋子都踩脱了,但他们仍在拼命地发力、呐喊!双方势均力敌,一直僵持了将近5分钟,绳标猛地移向红方!比赛结束,红方胜利了!主持人让胜方队长谈一下比赛的感受,那个人气喘吁吁地说道:“告诉你实话,我以为最终失败的会是我们。就在我们马上要放弃的时候,对方却突然挺不住了。哪怕对方再挺3秒钟,最后夺冠的将会是他们!”主持人转头问黑方…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取腹股沟部切口缝合直肠破裂二例,治疗顽固性便秘三例,均获痊愈。 (一)保定 将病畜牵到六柱栏内,用两根绳子在其腹下轻轻地吊住,注射麻醉药水合氯醛。当病畜麻醉站不住时,逐渐放松腹下的吊绳,使其前躯横卧右侧倒地。把两前肢绑在一根前柱上,后躯呈仰卧式,两后肢分别绑在两根后柱上。头部用软垫垫起,并用人压住。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6,(3)
“送水节”是柬埔寨人民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送水节”在柬历每年“卡德月”(即柬历九月)月亮最圆的三天中举行,届时,全国放假三天,悬灯结彩,隆重庆祝。赛龙船、游灯船和赏月是“送水节”的三个主要活动。 节日期间,每天都举行龙船比赛。龙船由一根独木做成,长度为十八至二十米,可乘四、五十人。柬埔寨的赛龙船和我国南方的赛龙舟差不多。比赛时,每条龙船上由一人指挥,其余的人奋力挥桨划水。平时,龙船存放在寺院内,待“送水节”来临时,人们便先举行下水仪式。这个仪式分两天  相似文献   

5.
<正> 朝鲜人视出生礼仪为人生之开端礼,习俗上是挂「忌绳」。即一旦家有婴儿降生,在房檐下大门上挂一条手搓草绳,以示此家有婴儿出世,外  相似文献   

6.
据说现在相亲挺流行的。它早已没了从前的扭捏和羞涩,取而代之的是大方和随意。我曾见识过一次规模很大的相亲会。一到现场,各种资料卡片散落满地,任人踩踏。一条小路的两边,两根绳子拉起了男女青年的资料单子.人群就在这两线之间游动。私家车、住房、月薪、学历,甚至驾照、计算机等级证,能上得了台面的东西,一样都不少。无论男女,都像人中龙凤,字字先声夺人。条件特别优越  相似文献   

7.
42年前,他在著名的" 8.23"炮战中,将身负重伤的战斗英雄安业民背下阵地,战后因勇敢顽强被誉为"战地小老虎",并荣立二等功;   1968年,他从民兵连长一直干到民兵营长,整整三十二年没挪窝;   1994年,他第一个将女儿从围头嫁到海峡对岸的金门岛,牵起了两岸婚姻的第一根红线;   他就是福建省民兵英模、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民兵营长洪建才。   16岁那年,他坚决要求参加民兵突击队。面对领导的"疑虑",他激动地说:"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自己的国土被践踏,怎么会没有一腔报国志呢 !"   晋江围头位于福建沿海突出部,距金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日美同盟关系发展的部分重要历程为主线,勾勒了日本同盟关系中日本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轨迹,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纵向的思考与分析。文中指出日本对美的"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交替消长,是随着亚太局势演变和日美力量消长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日美同盟关系依然稳定,并且日本还将尽力维护和强化同盟关系,但日本的大国化是左右日本未来政策与战略的根本与核心,日美在核心利益上的矛盾并未消除,因此日美同盟的今后发展还有不确定性。本研究虽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但对了解日美同盟框架内的日本的国家战略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居家附近有间犹太人开的餐馆,菜单上有一项特别优惠,称为"Early Bird Special",每天傍晚五点钟之前,大厨变着花样,除了供应不同的佳肴外,还"免费"赠送一杯葡萄酒或是别的什么饮料。让顾客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又不心疼地掏腰包。过后,抹抹嘴,打着嗝,还津津有味地在心中忙不迭地叫好:"值!值!"起先,我有点儿琢磨不透,都临近天黑了,怎么还是"早起的鸟儿"?后来才知道,这是套  相似文献   

10.
除去"吃了吗?"北京人见面还爱问一句:"现在混得怎么样?"我有个朋友在机关里上班,很久没见,一次路过他单位门口,便进去看他。见了面,我问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我为他惋惜道:"你呀,哪儿都挺好,就是太爱说,到今天你还没混起来,吃亏就吃亏在你那张嘴上了。"他笑着说:"你真是一语中的,与贫嘴张大民他师傅教训他时说的  相似文献   

11.
(一)术前准备 将病牛断草水一顿。选择平坦场地,铺上一层软草。除保定病畜用的绳子外,还须准备一根细麻绳,直径约1厘米,长4~5米。并根据病畜体型的大小选择一根直径5~6厘米、长约1.5米的木棍。木棍要直,一端带杈头。 (二)手术 病畜横卧保定,患肢向上。如病程较长,岗上肌和三角肌萎缩、云头不翻时,可先用蓼节草(土药)、活血草、紫金龙根煎水带热(勿烫伤皮肤)加苦酒在患肢上部热敷半小时左右再进行手术。一般在一个月内的病例无须热敷。助手将患肢直伸固定,术者进一步检查患肢与无病肢肩胛骨的差距,看挫上多  相似文献   

12.
王衡 《亚非纵横》2015,(2):39-53,122,126
与"社会中心主义"理论视角下"印度现代化进程缺乏领导力量"的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在"主权塑造"和"国家建设"两个现代化阶段,国大党始终是主导印度国家制度变迁的组织力量。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现代化进程符合"政党中心主义"的特点,其经验启示:在后发国家革命型政党主导国家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有社会基础广泛的人民性政党才能主导国家制度变迁;政党需要在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不断进行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13.
我的名字是爷爷给起下的。爷爷似乎有先见之明,还在大哥刚出生时,他就为我们兄弟5人在"庆"字辈的后边分别注下了"安、泰、平、均、和"5个字。当先我问世的哥哥们抢占了前边的4个字之后,这最后的一个"和"字,就不容置否地摁在了我的头上。爷爷起的名字果然灵验,当母亲生下我两年后,据说她又怀了孕,结果,那个小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大分县,它的成功推行推动了日本地方经济的增长,解决了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就目前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学习和借鉴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创造适应于市场经济所需地“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的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拓展,缩小村镇之间、县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更好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于吉林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欧经过战后40多年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越来越以新的面目和姿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近期西欧政治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政治的多色调展现西欧国家政治格局虽不尽相同,有两党制为主的,也有多党制的,但就政党性质言,大体可分为左右两派。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之前,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塔利班政策以支持为主。阿塔在巴基斯坦的帮助下不断壮大,平息了阿富汗内战并最终建立了喀布尔政权。纵然国际社会对阿塔的谴责不断,但巴历届政府一如既往地选择支持它,其主要原因在于巴基斯坦希望通过帮助阿塔,进而开辟其通往中亚的商道,保障自身利益;寻求战略纵深,排挤印度在阿存在;解决阿富汗难民问题,维护巴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乙肝健康第一证 雷闯雷出了名 2007年8月12日,杭州夏季的高温还没有消退.当时还在浙江大学读本科的雷闯举着一个晾衣杆,支着一块纸板,纸板上写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你还会担心吗?"的字样从浙大出发,游走于杭州的大街小巷.当时,杭州的天气仍然很热,整整一天,雷闯穿的衬衫整个都湿透了,黏糊糊地贴在他前胸后背上.就在那一天,大学生雷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真正的维权"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8.
印度国内对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持有不同观点,或认为印度可以与中国进行海洋领域的合作,或认为应当限制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而大多数学者则表示印度政府应该谨慎地对待这一倡议。总体分析,印度近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可能保持有限度的参与,同时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各项举措。中国是否会在印度洋上尤其是在北印度洋投入并强化海军力量或部署军事设施,将是印度对此项建议做出最终选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李成秀,今年80多岁。抗日战争时,我才十几岁。那时平谷北寨早被日本鬼子划成了"无人区",说来扫荡就扫荡,我们一见日本鬼子来了就"跑反",这成了家常便饭。村东边半山石砬上,有个地方,坐着可以呆4个人,躺着就只能呆一个人。那地方就我自个儿知道,一"跑反"我就藏那儿去,日本鬼子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20.
肯尼迪执政时期,随着冷战战场向第三世界的转移,美国政府越来越致力于通过"国家建设"(Nation Building)①方针应对欠发达国家不断出现的"叛乱"问题,意图通过引导落后地区以发展现代化来消除共产主义"滋生的根源"。越南战争时期南越的"战略村计划"是肯尼迪政府在第三世界展开的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建设"行动。本文旨在通过对"战略村计划"从出台到实施再到失败这一过程的历史考察,分析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的"国家建设"方针存在的两点困境:一个是美国自身在"国家建设"中的定位问题,一个是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