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电视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向度。对国内而言, 电视所营 造的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人的社会化, 也导致了各种偏见的形成, 并进而影响到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国际来 讲, 电视是展示本国的窗口, 既塑造了国家形象, 也可能强化了刻板印象。当前媒介帝国主义更是直接威胁到国家 的文化版图和文化主权, 因此应把电视文化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2.
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核心目标是维持其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当美国认为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多采用“多边主义”政策;当认为不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则由“议题性质”决定美国将采用何种政策。议题性质由“威胁认知”与“威胁界定”两个次级影响因素构成。其中,威胁认知是决定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当美国决策者对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威胁认知高时,就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当其对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威胁认知低时,则实行减少国际参与、逃避国际责任的孤立主义政策。威胁界定作为次要影响因素,与威胁认知一同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当威胁认知高且威胁界定损害国际秩序支柱时,美国通常采用防御性单边主义政策;当威胁认知高且威胁界定不损害国际秩序支柱时,则实行进攻性单边主义政策。在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时,由于维持主导地位的思想与国际安全治理的理念背道而驰,导致美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规则难以转化为基础性共识;在此类不能转化为基础共识的情况下,美国将会采取有悖于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的行动,以维持其主导地位,也对国际社会稳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于1 962年成立,是现在美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该研究中心是一个非党派、非政府的民间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免税组织。40多年来,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一直以宣传世界各国领导人关于现实中的重大国际问题和对未来的全球性问题的战略观点和政治决策为工作重点。该研究中心与很多国家的政要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与世界各国的3 0多个知名研究所有项目合作。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美国国会十分看重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研究能力,认…  相似文献   

4.
深度伪造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自2017年第一个深度伪造的作品出现,深度伪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有心者制作各种深度伪造作品的门槛大大降低,导致互联网和各种社交媒体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深度伪造作品。深度伪造技术既有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正面功能,也有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与挑战的负面作用。它不仅给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国际社会本就存在的“信任赤字”更为恶化,而且在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民安全等领域制造了更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国际经济犯罪团伙利用深度伪造对中国企业和民众进行诈骗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频频利用深度伪造的作品,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国际上的各种势力更是利用深度伪造争取中国的民意,造成部分民众认知的错乱;等等。要治理深度伪造所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就要在总体国家安全架构下完善针对深度伪造的综合治理体系,同时倡导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的理念,与国际社会共同打造数字时代人类安全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贝尔实验室是美国最大的电报电话公司AT&T的总参谋部。它的研究、设计、技术革命及发展方向,决定着AT&T的命运,并领导着世界通讯技术的新潮流。 创立于1925年的贝尔实验室是以116年前发明电话的贝尔的名字命名。在观代化的通讯设备中,贝尔实验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讯卫星、显像电话、移动电话、远程电视传送等都诞生于贝尔实验室。近70年来,贝尔实验室共有7个诺贝尔物理奖得主,5名科学家荣获国际科学勋章,获得了23000多项发明专  相似文献   

6.
16年前第一位登上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华人王赣骏博士,是我的表弟,他于1942年6月16日出生于江西玉山县。前年,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之时,盐阜籍世界杰出人物勋章获得者、国际文化名人、国家一级导演夏振亚教授推出的1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杰出华人在美国》中,记录了王赣骏不畏环境艰难复杂,始终努力拼博,眷念故土溯源向祖的动人情景。特别记录了他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炎黄子孙,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他热爱祖国,上太空时特地携带了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以标志中国人民登上太空。1985年7月6日应中国航天部…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际组织外交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作为大多数重要国际组织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美国对国际组织的认知却模棱两可,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上犹豫不决。文章以国际刑事法院为例对美国国际组织外交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美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奇特模式是美国外交思想观念中的固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沿革美国国际共和学会(InternationalRepublicanIn stitute,缩写IRI,也译作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一个超党派非赢利性私人组织。其标榜的宗旨是致力于在全世界推进民主、自由、自治与法治,从事项目与美国的立国根本原则相一致,即个人自由、机会平等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国际共和学会的成立源自美国总统里根于1982年在英国议会所发表的演说。当时,他在演说中建议帮助有关国家建立民主基础设施,并引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说:“我们必须确信,自由并非是幸运的少数人所独享的特权,而是所有人…  相似文献   

9.
国际组织外交是法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迁折射出法国对外政策的沿革及其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兴衰.国际组织在二十世纪得到迅猛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法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由世界一流强国沦落为二等国家.实力的巨变使法国从国际格局的主导者屈居于从属乃至边缘的地位,对于国际组织的政策和态度也前后大相径庭.但法国没有屈服于命运,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法国领导人独辟蹊径,一方面在美国主导的体制内积极抗争,赢得法国的话语权;一方面致力建立和发展其掌控下的区域国际组织和机制,扩展法国的影响,从而在国际组织外交层面谱写了法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撇开联合国对南联盟发动长达78天的军事干预行动,破坏了二次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由以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联合国主导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的格局,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从最近的事态发展来看,联合国正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一、联合国在科索沃危机中被边缘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3月24日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这是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侵略行为。在俄罗斯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开会讨论科索沃局势,俄罗斯向会议提出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的联合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11.
拜登总统上台后,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逐渐成型,特点日益明晰。该战略聚焦于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领域的竞争态势,以国际机制和盟友为抓手打造新兴技术与全球规范层面的美式霸权,以国内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政策助推国际政策实践。然而,拜登政府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有其内在缺陷,有违历史潮流。意识形态攻势在数字时代已成冬箑夏裘,美国江河日下的国际规则制定权与其网络霸权之间的落差一时难以弥合,美国国内政治的掣肘与过度安全化和地缘政治化的理念更使得其网络空间政策进退失据,但是拜登政府的网络空间政策对中国技术、经济和政治发展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必须审慎应对。  相似文献   

12.
从石油时代开始,美国的主导地位就是国际能源秩序发展演进的一个主要特征。以发端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标志,美国再度抢占了国际能源秩序变革的先机,其最重要的国际政治影响就是增强了美国的能源实力以及能源技术优势,强化了美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页岩气革命还拓展了美国在中东外交、美欧合作以及对俄关系等领域的政策与战略空间,为美国发挥全球影响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13年的反恐战争,阿富汗将于2015年进入转型期,但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和周边地区担心美国撤出后阿富汗将再次陷入国内冲突和混乱之中。阿富汗在2014年后稳定与发展的内在不稳定因素,即治理能力不足,主要包括安全力量、政府控制力与合法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的缺陷。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实现阿富汗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阿富汗政府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治理能力,更需要国际社会向阿富汗进行持续的、稳定的、有效的援助。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较新的学科,对其理论的研究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而且又以美国学者及其论著占主导地位。本文所要介绍的是西德慕尼黑大学国际政治新现实主义学派及其采用的国际形势分析法。起源与基本观点新现实主义学派形成于1967年。当时戈特弗里德·卡尔·金德曼教授在慕尼黑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建立了国际政治研究室。金德曼曾是当代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的鼻祖汉  相似文献   

15.
印度软件业迅速国际化的主要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133个国家。印度同时还为55个国家提供软件人员培训。据世界银行日前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等综合指标均名列世界第一。印度软件业迅速国际化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软件业发展的国际机遇印度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建设于70年代,成长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印度软件产业的起步,主要得益于曾担任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布洛桑的《美国在心中》是菲裔美国文学的扛鼎之作,作品通过自传体形式叙述了早期菲裔劳工的离散经验。本文聚焦于作品中相对零星、却具有较强隐喻性的女性书写,通过分析殖民地菲律宾女性、菲裔社区的妓女和理想化的白人女性3类女性群体,试图证明女性既像一面镜子一样,浓缩并再现了菲裔劳工从家乡到美国的苦难与辛酸,也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他们在黑暗与孤独中,在重重剥削与压迫中奋力前行追寻梦想。在这部书写菲裔男性的书中,零星的女性叙事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理解与构建菲裔离散经验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国际制度外交理念和实践是个充满变化的历史过程,从战前的反叛国际制度体系,到战后对美国主导的国际制度体系的主动与被动地融入,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转折.日本的国际制度理念和实践在战后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也呈现出了诸多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兴盛于英镑霸权衰落之中,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美元霸权经历了确立与巩固、由盛转衰、调整与恢复的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实力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美元霸权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美元从美国于1900年正式通过金本位法案起,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同英镑争夺世界金融霸权,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终取代英镑霸主地位独霸天下,时跨近60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0年至1914年即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个时期是美元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开始崛起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退出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的现象频繁发生。特朗普的退出举动并非孤立现象,与美国历史上一贯的单边主义倾向和"美国例外论"传统密切相关,但也体现出抨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反对美国过度战略扩张、排斥多边贸易协定以及推卸全球治理责任等有别于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的发展变化。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频频退出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深层次源于美国对既有国际制度认知的重大转变,根本上是为了迎合美国内选举政治和民意变化的需要,还与其本人的外交理念和执政风格密不可分。针对特朗普的退出举动,美国内不光忧虑,担心损害美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冲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国际社会普遍持批判态度,认为这不利于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也损害了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性等。中国应客观理性看待特朗普的退出举动,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于2010年10月19日在兰州大学共同举行了"美国中亚政策与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国防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友联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美国的中亚政策和中美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对美国到底有没有中亚战略、中亚战略与中亚政策有没有区别、美国目前在中亚的存在对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以及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是机遇还是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拓展了思路。这里选辑了部分会议稿件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