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区域一体化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沈恒炎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不断扩大,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进入9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不断上升,各国的经济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经济合作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展开。虽然在经济合作关系中,...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一九四九年一月五日至八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五国的代表在莫斯科开会,讨论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的经济合作问题。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合作组织,于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就在这次会上宣告成立。同年二月阿尔巴尼亚参加(自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起停止参加经互会的一切活动)。一九五  相似文献   

3.
持续增强的"中国因素"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及其"内外形"巨变,极大地改变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即由以往"雁行模式"变为目前的"菱形构架"。本文从"内形"与"外形"两个角度、全球和区域两个层次考察了"中国因素"的这种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向,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程度,已经赋予中国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足够实力,未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可持续性意味着这种实力还将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地区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欧共体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美加墨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加速酝酿,全世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许多毗邻国家都在谋求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互补性和各自的优势,对资源、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进行优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下,缅甸为了摆脱困境,改变了过去一贯坚持的立场,终于在1997年7月23日加入了东盟。此后不久,缅甸又加入了孟加拉湾沿岸国家经济合作组织。这不仅有利于缅甸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包括中国大西南在内的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过十年的发展,它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然而,亚洲金融危机使APEC遭受重大挫折,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在世纪之交的文莱峰会上APEC内出现了一股开展FTA合作的浪潮.针对这一新的现象,人们看法不一,笔者认为,FTA合作不失为APEC走出危机的一个尝试,它的出现也是有其深刻背景和必然原因的.此外,中国应积极参与FTA合作,为加入WTO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中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芮 《当代亚太》2007,(2):44-51
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发展中大国,20世纪末以来,两国都在加强各自的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并对中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的共性与不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对当前欧美亚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考察出发,认为基础设施、产业关联和市场制度这三个基础条件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或内外环境,这些基础条件都有可能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构建与扩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并最终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东亚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正处于向亚洲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扩容和转型的路径选择时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对这一转型的路径设计和相关资源等公共产品,指导思想是从补齐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入手,将基础设施联通作为构建亚洲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主导路径。这一思路明显有别于东亚原有以产业关联为主导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路径,也不同于当前世界多数地区以市场制度建设为主导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路径,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突破和实践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为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了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区域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区域面貌集中体现了社会现代化水平、区域环境深刻塑造了经济体发展韧性、区域实力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潜力。瞄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在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厘清中国区域发展的未来重点任务,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中国式现代化,正确认识并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区域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和东亚合作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东亚合作国际会议于 2 0 0 3年 9月 1 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数十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 ,各国专家学者就东亚合作已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主题发言及讨论 ,达成以下共识 :东亚合作目前仍处于一体化的早期阶段 ,需要制度化建设使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时 ,合作领域应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整个区域建设的各个方面。会上学者们就以下几个问题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