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如何评价联合企业所属厂、分厂(车间)的经济效果?这是使联合企业各生产单位的经济权力、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本文仅就近年来参加扩权试点的实践,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 社会主义联合企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经济组织,其内部基本经济关系仍属商品经济关系。联合企业所属各生产单位,在企业范围内,具有独立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和生产劳动产品的相对独立的劳动组织。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具体占有和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料,就必须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同  相似文献   

2.
缪炳堃 《湖湘论坛》2001,14(6):75-76
自199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正式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此为契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也步入了新的轨道。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一、国有资产所有权不同于一般资产所有权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涉及到企业资产出资人和经营人的一系列基本经济规范,其中出资人作为掌握企业资产产权的主体,有其独立的权限、独立的责任和独立的利益,经营人作为掌握企业资产法人财产权的主体,也有其独立的权限,独立的责任和独立的利益。为了…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呼唤企业经营者的独立经济利益文安生企业经营者是企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同于出资者,也不同于企业劳动者,他们的特殊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贡献决定了他们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一首先,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才能是一种稀缺的特殊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刘勇  张霞 《求索》2013,(4):187-190
在当前我国的就业实践当中,弱势劳动者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思路是制定和完善就业资源向弱势劳动者群体进行倾斜分配的特殊保护机制。这种倾斜分配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也符合效率的求。就业资源向弱势劳动者群体进行倾斜分配的措施和机制应当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政策将其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徐群 《创造》2007,(11):78-79
对于一个企业,商业秘密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而“人才”作为企业商业秘密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已成为经济竞争力的最核心因素,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的立足点。市场竞争决定人才的流动,而劳动者职业再选择的权利与企业利益的冲突,给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7,(Z2)
对于一个企业,商业秘密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而"人才"作为企业商业秘密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已成为经济竞争力的最核心因素,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的立足点。市场竞争决定人才的流动,而劳动者职业再选择的权利与企业利益的冲突,给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包含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次的利益关系。企业利益应该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利益关系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层次,在理论界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企业利益之客观依据的说明,则存在分歧。我认为:企业利益的客观依据是现阶段全民所有制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直接占有的程度;在现阶段以间接占有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中发生了生产资料法律上的所有权与经济上的所有权的分离,从而发生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价值”的分割。  相似文献   

8.
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选择作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强调理性的人在制定和改变现实的各种制度时,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户籍制度已成为阻碍人的理性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突出表现为对中国农村劳动者的自由流动的限制。新制度经济学是探讨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9.
改革代价分配不公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宾 《长江论坛》2006,(1):63-65
发生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代价分配不公,引发了社会种种不良反应,累积成今日无法回避的社会矛盾,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是关键。为此,就需要国家和政府通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建立公正合理的改革代价分配机制,有效地协调由更深刻的利益格局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0.
聂莹 《前沿》2015,(1):49-51
政治经济学是阶级经济利益和意识的理性概括[1]P1,是对经济矛盾的规定与探讨。政治经济学将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不管是《国富论》中的劳动分工,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三要素,都离不开劳动者。劳动者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财富是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所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发展之本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提高其劳动生产效率。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面临瓶颈,为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应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加强人才的的培养。在分析我国现存教育制度的一些现状问题后,文中提出改革教育制度,加强发展业素质技能教育,培养高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资利益关系是指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影响劳资利益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产权要素、工会要素和政府要素。在我国现时期劳资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劳资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较好地协调我国现时期劳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其中,协调私营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要注重在劳资政三方博弈中的政府作用,在协调股份制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中要注意到劳动者持股对企业劳资利益关系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工作重点有了令人瞩目的转变:从搞好大中型企业转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此为契机,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的进程,企业改革首先是从“放权让利”开始起步的。1984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理论上概括了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198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搞活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实施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改革的重心在于规范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分配关系,用利益机制引导企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态,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家是具有相对独立经济责任、经营权力和经营利益,具有管理知识、经验的企业经营领导者。有专家认为,中国加入WTO,企业步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候,“横亘在企业管理者面前影响他们与世界  相似文献   

14.
时下,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其权利诉求渐渐增多。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劳动者大多会选择与企业协商而不是直接提起劳动仲裁。为平衡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与劳动者进行谈判。这类劳资纠纷的个案协商谈判与集体合同的谈判不同,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掌握更加全面的政策法规知识和更加灵活的谈判技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且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大量的下岗人员涌入社会,非公有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如何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权益问题已提上了改革的日程。笔者认为,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织是保障其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的原因探析1、工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状况,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工会组织。1…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减缓利益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之一。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不均衡的表现具有代表性,它是一种由资方为主导型的利益关系,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导致劳资利益不均衡的原因和背景十分复杂,构建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体制环境、强势利益群体的约束机制及弱势群体自身的获利能力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相对合理的劳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加强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功能,提升政府的调控力度,以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主宰的知识经济世纪,知识作为独立和核心的生产要素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全球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当前高校扩招的实际后果,如果缺乏相应有力措施在加快制度变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导致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者相对过剩,出现知识失业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依法处理好因创业就业引发的矛盾纠纷,为创业就业提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议:一、注重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和结合点,把保护劳动者眼前利益、现实利益同保护劳动者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化解双方具体利益上的相对差异。依法公正处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干和主导,私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和私企都有存在的必要性,都应改革发展。当前应该警惕的是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操纵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国进民退说"直接把"国"与"民"对立起来,既不合逻辑,也与事实不符。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劳动者个人不能控制公共占有权的行使机构,这是国有企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缺陷。中国私有企业通过改革所能解决的,主要是其特殊矛盾,特别是资本积累不充分和经营管理、技术水平落后,这是私有企业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在明确所有权主体前提下的民主化,私有企业改革的要点则在股份化。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党校王珏教授最近发表文章称:要使职工成为企业的投资者,以培育改革的利益主体。只有让职工从改革中得到最大利益,职工才能有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从单纯的劳动者变为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我们搞了50年社会主义,如果广大职工还是无产者,这恐怕不行。职工光靠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