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媒体报道,近期备受网民关注的“襄阳数位干部开会时睡觉被曝光”的主人公——6名党员干部因违反会风会纪被处理。读罢这则报道,笔者不禁在想:开会睡觉,板子除了要打睡觉干部,还应打谁?其实,开会睡觉现象并非只存在襄阳。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会议,有哪一次会议上没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瞌睡虫”。眼下,各地会议多会期长现象十分普遍。有的会议明明只需半个小时,却非要七拖八拖开上三四个小时;有的明明只需打个电话或发个文件就能解决的事情,却非  相似文献   

2.
不该开的会不应开,该开的会则不仅要开,而且要认真开好。我们既不能文山会海,又不能不开会议,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开会、深入研究开会、真正善于开会。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06,(1):14-14
日本太阳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开会分析成本制度。每次开会时,总是把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公式中平均工资之所以乘3,是因为劳动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倍来计算。因此,参加会议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对开会的态度就会慎重,会议效果也会十分明显。如何节约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是摆在各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企业时常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  相似文献   

4.
报载,皖、赣、湘、渝农村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越来越多的会议,好似一座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镇长邓华说,一年中,乡镇干部开会、接待的时间占到了近一半,“感觉挺累”。 当然,该开的会还得要开。但眼下且不说一些会议有无必要开,单从我们这么多年开会的感受,就觉得很有必要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5.
不良习惯改一改前两天单位派我参加一个会议,上午9点半开会。从单位到会场,开车顶多半小时,我们却走了1个多小时。会议结束,司机师傅要我们在路边等候,他去停车场取车。车场就在会场的对面,可眼睛都能瞅见的短短的路程我们竟等了40多分钟。站在路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主持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视改进会风,把它当做克服官僚主义的一条措施来抓,并率先垂范,做出了榜样,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列宁一贯主张,要尽量少开会,非开不可的会也要短开。他提出:人民委员会和劳动国防委员会的会议每周各一次,每次两小时。列宁曾高度评价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写的《开会迷》一诗。这首诗写道:群众要求接见,得到的回答却是“××同志开会去了,研究戏剧处和饲马局的合并”,或者“让你一小时以后再来,现在正在开会,议题是省合作总社打算买瓶墨水”。当列宁在报上看到这首诗时说:“我不知道诗怎么样,可是在政治上我包管这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潘琦 《当代广西》2011,(11):54-54
开会是党政机关的工作方法之一。开会的作用在于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开会本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现在的问题是会议开得太多、太长、太繁琐。关于克服"文山会海"的问题,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做了很多努力,但见效甚微。据说,有的会议一开就是十几个小时,与会人员中间吃盒饭,这种"马拉松会议"屡见不鲜。有个别领导干部统计过,他每年要参加的各种会议有300多个,平均每天参加一个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央曾三令五申要求精减会议,但是各部门召开的各类会议仍有增无减。有些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开了;有些可以三五天解决问题的会议一开就是十天半月;有些可以来少数人的会议却来的人很多;等等。在一些同志的观念中,似乎解决问题只有靠开会,不开会就无事可干了。许多同志一年到头不知要参加多少会议,而没有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会议多,开会时间长,给下级单位带来沉重的负担,加剧了交通运输、城市供应和住宿的紧张状况,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很大浪费,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从根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星期7天,我开了9次会,白天开会,晚上开会,周末还开会。哎!开会都跑断腿。""请问这办公室的人在吗?我有点儿事儿要找他们。""不好意思,你可能要等会儿,他们去开会了。"按理说,假期过后,新的一年开始了,各地各级部门适当地开几个会议,布置一些工作和任务,以便更好地落实,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倘  相似文献   

10.
上报一个表扬干部的文件到省长那儿,需要多少时间?3个月差不多吧?半年够了吧?一年半可以了吧?你错了,哪里“能够”这么快!要两年半时间!这是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在该省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披露”的一个“笑话”。卫省长“用词”非常“讲究”,称有关部门上报文件为“旅行”。事实也确如此,我觉得,除了称之为“旅行”外,竟很难确切地表达这个文件在几个部门之间的“艰难跋涉”。在那次会议上,卫省长还举了另外两个“笑话”:“一个大隆水库,省长不亲自召开办公会,今年就开不了工。一个三亚学院,原计划今年9月份就要招生,到现在还一点没动。我不…  相似文献   

11.
每当一些隆重的会议召开了,会议组织者总忘不了挂一个“热烈庆祝×××大会胜利召开”的横幅,甚至大街小巷贴的都是这样的标语。但我觉得,一开会就“胜利”,显然是不实在的。 开会制定了一些方案,明确了目标,提出了口号,鼓舞了斗志,下一步,干得怎么样,能不能完成任务才是重要的。如果开一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下乡调研时,常常听到群众把村组会议称为“一根烟会议”,言外之意是说会议时间很短,一根烟功夫就开完了。群众还编了一个顺口溜来佐证:县里开会两三天、乡里开会大半天、村里开会一根烟。乍一听,“一根烟会议”似乎很有道理。缩短了会议时间、简化了会议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的短会理当大力提倡。但是,仔细调查后,笔者发现,这是群众的调侃语,是对村组会议过于简单草率的讽刺一位基  相似文献   

13.
基层经常要开有士兵参加的会,开好兵会是基层落实经常性工作的重要途径。从当前一些单位的现状看.有的开会“跑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开会“家长”味十足,毫无民主气氛;有的开会流于形式.对上级精神不会消化。笔者认为:基层要开好兵会.必须要从会议的内容、氛围、功能三个方面着眼.克服开会中的倾向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苏星 《当代广西》2012,(4):29-29
天空飘着毛毛雨,龙年正月初七,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记者来到田阳县洞靖乡政府大院,地上刚放的开年炮还带着节日的喜庆,院子里却静悄悄的。宣传委员黄荣强匆匆来告诉记者,因为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乡领导班子在开会,研究今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下午就要召开全乡干部大会,部署今年的工作,说完他又回去开会了。  相似文献   

15.
1980年2月2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即使开短会、集体办公,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议过去议过来,那...  相似文献   

16.
我在某地交通运输部门里工作。粗略估算,去年一年,单位开的会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七/计个。我在机关负责文字材料工作,这些会绝大多数我都参加过。回头想想,我最反感的就是其中一些会议开得冗长且内容空洞无比。比如说,以会议落实会议的会,主题不明发言东拉西扯的会等等。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耗在会议上的时间多了,用在抓工作落实上的时间就会减少。本来,开会是为了推进工作的,但有些会却反而影响了工作。对于开会,我的感受一是要尽量少开会,把大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使人能够经常性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中精力用到抓工作的落实上;  相似文献   

17.
近与在机关工作的几个朋友闲聊,叹起苦经,众推置身于会海为之最。“会议”本是人类传播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活动形式。不知源于何时,会议的本来功能急剧弱化,倒被一些人作为向领导邀功请赏的手段和年终总结最主要的政绩。于是乎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可开可不开的会要开,短会开成长会,小会开成大会。各大“寺庙和尚”整天忙于上级听会,回到单位分层次开会,再到下属查会,加上到兄弟单位的取经交流会,互通有无的捧场会,向领导交差的汇报会。会来会去,“华威”先生们的工作可谓满负荷,对上对下似乎问心“无愧”。然而…  相似文献   

18.
正乡镇人大是整个人大系统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提高乡镇人大水平,开好乡镇人代会,既要有思想自觉,更要有行动自觉。一直以来,乡镇人代会存在会期短、程序简化等履职流于形式的现象。更有甚者,开一次乡镇人代会的会期只有两、三个小时,"上午10点开会,中午12点结束,吃完饭就散伙",被称为"压缩饼干式"人代会。由于时间紧张,代表审议几乎不进行,会议流于形式。依法召开会议是乡镇人大行使  相似文献   

19.
方虹 《公民导刊》2006,(4):54-54
近年来,农村一年到头不开或很少召开村(组)民会议,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而对农村出现“会荒”现象,笔者在基层挂职锻炼时了解到,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方面,乡村干部认为,现在的农民的想法是如何发家致富,不愿意开集体会,再加上广播电视的普及,农民足不出户,天下大事都知了,没必要开会;而农民群众则认为,不是我们不愿开会,而是现在的会变了味。一开会就是要钱,一旦村干部要召集开会,准没有好事,所以我们都不愿开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基层反映最强烈的是企业党群系统形式主义严重,但又感到无可奈何,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一是会议多。一些部门热衷于“会海”大战,今天开会,明天开会,不管会议的内容和特点,都要请领导参加,有时还要请多位领导到会,以显示会议的重要程度。好像会议一开,精神一讲,就是完成任务,推动了工作,解决了问题,思想工作也就一蹴而就,至于有无效果,那则是另外一回事。会议快结束时,安排每个参加会议的领导讲两句,出席会议的领导就相同内容你讲两句、我讲两句,使本来的短会变成了长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