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在日本大选竞选进入高潮之际,小泉首相再次扬言要修改宪法第九条“不保持战争力量”的条款,并要为自卫队正名。这并不是小泉首次公开发表这种言论,数月前他就公开声称,适当时候必须给自卫队以应有的名分。透视小泉欲为自卫队正名,可以看出日本欲努力成为以军力为后盾的政治大国。 从美国要发动伊拉克战争之日起,日本就扮演了一个积极支持的角色,因而被舆论揶揄为“亚洲的英国”。伊争结束后,日本又响应美  相似文献   

2.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1月18日结束了他为期11天的欧洲之行回到东京。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海部首相新年伊始便出访欧洲,被认为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一步,因  相似文献   

3.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从9月28日至10月9日对美国、埃及、约旦、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阿曼进行了访问。海部这次出访重点是中东五国,是日本首相12年来对这个地区的首次出访,也是海湾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七个工业化国家中第一位高级领导人对中东五国的访问。海部此次出访立足中东,面向全球,透露出日本外交随着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动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的迅猛增强,将采取“不仅出钱,而且出人员、物资和智慧”的新方针。这是日本外交政策一个新的重要动向。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2月的莫斯科,积雪未消,寒意凝重。克里姆林宫内,围绕制止海湾战争展开的一幕幕外交谈判,吸引着国际社会的注意。“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解决海湾冲突的具体行动计划”,“苏联同伊拉克商定撤军方案”,“伊拉克同意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一道道电波从苏联首都发出。遗憾的是,在海湾和平出现曙光之际,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响了地面战,苏联的海湾和平计划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日本媒体1月6日报道,日本政府确定了建立“有事法制”的基本方针,该方针将使首相拥有在紧急状态下直接调动自卫队的特权。日本在公海上击沉不明国籍的船只事件的余波犹在,日本就抛出了“有事法制”的基本方针,可见,“有事法制”基本方针的确立,并非空穴来风,这是日本政府苦心酝酿多时,孜孜渴求良久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海湾战争以后,中东问题立即突出起来。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大多数国家呼吁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趁热打铁,以求早日解决这个拖了44年之久的难题。然而,美国说不可,“时机不成熟”。与处理海湾危机  相似文献   

7.
尽管 2月 19日日本首相森喜朗拒绝了执政党要他尽快辞职的强烈要求,但是,森喜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他的去留已成为当前日本政局的焦点。日本舆论说,首相下台已不可避免,问题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下台,以及由谁来接替他。 2月 10日,美国格林维尔号核潜艇紧急上浮将日本爱媛号渔业实习船撞沉事件发生后,日本首相森喜朗也接连挨撞,“倒霉”的事儿不断。 第一桩“倒霉”的事发生在日本实习船被美国核潜艇撞沉当天。事故发生时,森喜朗正在神奈川县户冢高尔夫球场打球,他接到事故报告后,没有立即打道回府,而是继续玩了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4月27日至5月6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对马来西亚、文莱、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进行了访问。海部这次东盟5国之行的突出特点是,公开表明日本在建立“亚洲新秩序”中不仅要发挥“经济作用”,并且要发挥与之相一致的“政治作用”。这是日本在亚洲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发展的又一努力。 海部于去年访问印尼后,原定于今年1月中旬开始访问东盟其他5国。由于海湾战争爆发,这次访问推迟了3个多月。据日本舆论界披露,海部在原来的访问中准奋发表将被作为日本对亚太地区外交的基本理论的“海部主义”,其基本内容是:促进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9.
世界疫考     
《瞭望》2020,(13):8-9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蔓延,多国进入紧急状态。各国政要纷纷紧急动员,投身疫情大考。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大利总理孔特、曰本首相S倍晋三、法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从左至右)在应对疫考。  相似文献   

10.
沈颖 《瞭望》1999,(27)
5月底,比利时发现该国饲养场的肉鸡体内含有超标二恶英致癌物导致的“污染鸡事件”一经披露之后,立即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除本国立即发出停售和回收令外,全球各地纷纷发出紧急禁销令。这场风波乍起,就使比利时养老金和卫生大臣科拉和农业大臣平克斯股相继辞职C此后不久,该国联合政府在大选中惨遭败北,首相德阿纳也不得不提出辞呈。平时在大多数国家里闻所未闻的化合物二恶英,因其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罪魁祸首的角色,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干夫所指的“明星”。今年2月,比利时养鸡业者发现其饲养的母鸡产蛋率明显降低,产出的鸡蛋蛋壳坚…  相似文献   

11.
赫尔辛基专电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布什9月9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紧急会晤,就当前最紧迫的海湾局势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初步谅解。双方一致主张,首先应当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解决海湾危机,但是,双方在是否最终以武力解决海湾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12.
当布什在1月下旬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伊拉克为“邪轴”国家时,美国国内舆论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公民支持白宫发动伊拉克战争。今年6月,当攻伊声浪开始高涨时,这几乎也成为一种两党共识。美国众、参两院两党议员中的多位重量级议员挺身而出,支持白宫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府。但随着欧盟国家、海湾国家等美国盟友或朋友纷纷表示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国内  相似文献   

13.
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当选为日本新首相后,即表示,要“坚持日本外交的连续性”,要“坚持日美安保体制”、“日本自卫队符合宪法”、“非武装中立作用已经结束”,甚至表示可以考虑改变社会党的名称等等.作为委员长,发表上述改变党的基本政策的讲话,在社会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据悉,社会党已草拟了《当前政局与我党的态度》的文件,就自卫队、《日美安全条约》、非武装中立、关于能源政策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该文件已在党的中央执  相似文献   

14.
刘楚  雅菲 《瞭望》1990,(4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引起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在,整个海湾局势呈现紧张而又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 一、美国加紧进行针对伊拉克的进攻性军事部署,并大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严重威胁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及中东地区内石油、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在带头  相似文献   

15.
海湾危机政治解决说明了什么●怀成波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在日内瓦紧急磋商一致同意俄罗斯提出的一项消除海湾危机计划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会议,宣布伊拉克同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翌日...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4月4日同日本首相海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纽波特比奇举行了约三小时的会谈,没有就具体问题达成协议,但强调相互信任对于加强美日关系的重要性。 这次美日首脑会晤是海部提出的,原因是过去几个月里,美方对日本的责难颇多,两国关系出现紧张,  相似文献   

17.
吴晋 《瞭望》1991,(11)
华盛顿专电 一场疾风暴雨式的地面战争,结束了历时七个月的海湾危机。世界上善良的人们在问:海湾一战,所为何来? 伊拉克当局以强凌弱,妄图一举吞并科威特,它师出不义,失道寡助。美国打着“吊民伐罪”、“除暴安良”的旗号,实际上是要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拔掉萨达姆政权这个“眼中钉”,以确保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重大石油和战略利益,同时借此杀出这个“当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的“威风”,作为推行其冷战之后的“世界新秩序”构想的发端,从海湾危机一开始这一点就已不是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18.
东京专电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总裁海部俊树将于今年10月30日任期届满。自民党将于10月27日投票选举下届总裁。为了争夺总裁宝座,自民党内各派势力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新总裁是由公选产生,还是决定于密室?是由海部连任,还是新人担当?似可透过迷雾加以展望。 由于日本自民党多年来一直占据执政党的地位,所以,自民党的总裁,就是当然的内阁首相;自民党总裁的选举,事实上就是首相的选举。从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历史来看,新总裁或是经过各派协商产生,或是由竞选决战而定。在  相似文献   

19.
李楠 《瞭望》1991,(Z1)
一夜之间,美国的“沙漠盾牌”变成了“沙漠风暴”。海湾战区天地变色。每天上千架次的飞机和巡航导弹袭击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轰炸目标。迅雷风烈,扫过天空。不难设想,地面留下的景象一片狼藉。 多国部队这次打的是一场高技术战争。“战斧”式巡航导弹、隐形飞机、激光制导炸弹、电子干扰系统、反弹道导弹、夜视装置,在海湾战场上实际运用,称强逞能。美国的两本杂志《时代》、《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20.
江培柱 《党政论坛》2008,(20):62-64
“添了麻烦”掀起波澜田中首相一行抵京的当日下午,中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立即正式展开。谈判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中日两国总理与首相的小范围限制性会谈;二是两国外长的会谈;三是双方主管官员级别的工作会谈。两位总理和首相主要就重大的原则问题进行陈述并交换意见,外长根据首脑会谈的精神和指示,商讨起草联合声明,由主管负责官员具体落实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