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求贤》2012,(4):62-63
他是中国当代最受关注和推崇的书法大家,却不愿意多谈书法,他说自己的书法至今还没有定型;他是京剧行里公认的奚派传人,却身在梨园之外:。他教遍了从小学到博士后的所有年级,开创了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却自称只是“一个教书匠”他治学广博,书法绘画音韵哲学文学……凡有所涉,俱臻化境,却自嘲为无“家”可归;他就是欧阳中石。  相似文献   

2.
86岁高龄的欧阳中石,是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他学哲学出身,却成了我国书法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他是书法名家,同时也是京剧大师奚啸伯奚派的第一传人;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家,却常笑言自己“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3.
作为在蒋介石身边参与最高机密的智囊,他同时却与周恩来保持着密切的单线联系。蒋纬国称他为"潜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周恩来称赞他"要党员身份不要上将";朱德赞扬他"有奇功,功不可没";李克农称他为"隐形人"。  相似文献   

4.
费正清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素有"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教父"之称。但费正清却称邓嗣禹为"老师"。他说:"邓嗣禹在他刚到哈佛大学从事汉学研究时,给过他种种指引,他永远感念这位典范的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5.
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在开国少将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叫史可全,当时他已经63岁了。其实在整个开国将帅中,他的年龄也仅比朱德元帅小6岁,连领导过他的彭德怀元帅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哥"。老将军史可全在后勤战线干了大半辈子,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生长河却泛起了令人感动的传奇浪花。  相似文献   

6.
正石家庄市民吴学宝,在健康路上经营着一间殡葬服务店,挣得并不多,可其却用这不高的收入资助9名平山县贫困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对于他的善举,有些人不理解,甚至议论纷纷,可他却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助学行动,并在资助中收获安心和快乐。"做善事是不丢人的,我会一直捐助到自己动不了的那天。"吴学宝坚定地说。吴学宝生于1958年,曾是省丝弦剧团的一名演员,20年前从剧团辞职,开始从事殡葬服务业。他和妻子在健康路上开了一间殡葬服务店,每年挣的不多,但也足够生活。吴学宝平时爱给别人帮个忙,所以周围人都亲切地称其为老吴。2008年的一天,老吴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平山县学生考上大学却因家庭贫困难以支付学费的消息。"那些都是些成绩好的学生,如果因学费问题入不了学就太可惜了",看到这些,老吴感到  相似文献   

7.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年轻的藏族检察长郎永生,正确对待车子、房子、位子的事,在肃南草原广为传颂.1999年,他被评为全县"十佳公仆". 院里有一辆2000型桑塔纳警车,可郎永生却从未"风光"过.他家在张掖,每逢双休日回家,他要么坐班车,要么搭便车,有急事动用公车,他坚持自己掏钱加油.为此他拿500元现款办了一个300公斤的加油卡,交给办公室,只要自己用车,就加自己卡上的油.即使如此,他任检察长两年来也只用过11次车,而且大都是用于办案.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毛泽东为我们树起一座读书的丰碑,"读书石"具有永远的昭示作用。读书无需太多投入,  相似文献   

9.
自由的通道     
正如果一个人心灵足够宽阔,何必非要到远方才能找到自由?看到朋友家装设计师陆路的私奔体微博"各位亲友,我放弃一切,和流浪私奔了……"我知道,他的"病"又发作了。在他过往的生活中,曾经放弃过妻儿和狗狗"私奔",放弃过工作和摄影"私奔"。他已经在爱狗群里找人收养他的狗,也曾在博客上透露过自己要流浪的"远方",也许是非洲,也许是西藏。知道这次肯定是来真的,我还是知  相似文献   

10.
元庆和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不要想这事儿",可大脑还是一再失控,偏要去想.咋回事儿呢?据说,党支部要在国庆节前发展两名党员,可"待选"者却有三人:自己、徐国法、齐孝武.他一会儿和大徐比,一会儿与小齐比;一会儿感觉自己比他俩强,一会儿又感觉自己略弱于他俩.两天下来,心灵的折磨令他嘴角起泡.谁让自己太想入党了呢?!  相似文献   

11.
正老父亲一再提醒他做官要"干净"他满口应承却我行我素照贪不误老母亲在电视上看不到儿子的身影尚不知"出国"的老四正被组织调查"干工作要好好努力,认认真真的。别人的东西,千万千万不要动,不要贪……""大大(爸爸),坏心的事、贪官的事、害人的事,我没做过。我不贪钱;如果贪的话,就走不到今天……母亲我能照顾,姐姐和弟弟我也能照  相似文献   

12.
蒋骁飞 《廉政瞭望》2013,(10):74-7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三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三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入缘就越差。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6)
<正>他只干过泥瓦匠的活儿,却让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他不懂股票,却让村民们人人拥有股份,家家笑逐颜开;他开过废品收购站、经营过饭店,当过"三位一体"的村值班主任,深谙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他曾抱住一位因想不开而打算跳楼的老人说:"叔,要跳我陪你一起跳!"老人推开了他说:"支书,咱村发展得这么好,可全靠你呀,这事儿不能让你陪着啊!"——他,就是通辽市科尔沁区大刘屯社区党支部书记梁成贵。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他是远见卓识的战略学者,有人说他是游刃有余的外宣专家,有人说他是激情四射的演讲大师,有人说他是炙手可热的明星教授而孟祥青却称自己只是一名军人,一个"忧对天下的军人"。"宗庙社稷之安危,为中国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考与国家相伴生。"思想犀利、气度儒雅,现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的孟祥青如此描述他的研究专业。2013年教师节,孟祥青站在聚光灯下,荣获"学科学术带头人""、杰出中青年专家""、从事国防教育满30年"三项殊荣。胸怀使命,筑梦杏坛。孟祥青察国是之要,体安危之道,把军人之责、学者之风、专家之范倾情融入到家国使命中。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8)
他不是信访干部,却先后接待上访群众数百批次、几千人次。他是"官",却不像官。老百姓有难事,24小时可打他的电话。数九寒冬,三更半夜,他招之即来。面对上访百娃,他挺胸承诺:"你们就盯着我,我一定帮你们解决到底!"果然是件件得落实,事事有结果。真心为民者得民心。群众称他为"最值得信赖的人",有人含泪给他鞠躬,有人敲锣打鼓为他送匾。他,就是中共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  相似文献   

16.
在任时,他身居要职,却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退休后,他本可安享晚年,却坚守大亮山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临终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交给国家。他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他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最好典范。云南省委决定,以杨善洲同志为镜子,查找差距,深入剖析,认真整改,推动我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正>"自己不致富,不配当支书",这话深深印刻在邹顺明的心里。他说,如果一个不懂经济、不会管理、不善经营的村支书,是很难让村民信服的,只有自己先致富了,才有本领和底气带领村民共同过上好日子。邹顺明说话语速快,办事不拖沓。"我们村里的干部都不用每天坐班,上午开会后就留一人值班。要是都在办公室坐着,能有什么出路?干部也要把自己的产业搞好,才有说服力,不然怎么带动老百姓。"每天一早醒来,邹顺明都会将当天的安排、村里的事务、公司的工作在脑海中过一遍。"只有脑勤,做起事来才能有序。"他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三有三带三  相似文献   

18.
老许名叫许民祖,是文登市界石镇石头河村党支部书记。他曾有200多万元的资产,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却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官";他上任以来,没从村里拿过一分钱工资,却为村里连钱带物贴进了150多万元;他因患病动过手术,胆囊被摘除,小肠被截掉五分之四,一天要  相似文献   

19.
人与佛三则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08,(21):55-55
(一)有一个人感到生活不如意,于是他不停到全国各地的佛院去,每见到一个佛他都要跪下去非常虔诚的磕头,并以此希望佛祖能尽快让他过上心满意足的好日子,多年以后,他走遍全国所有的寺院回来,他的妻子因为他的不辞而别已嫁给了别人,儿子也因无人管教被抓进了监狱,于是他又来到一个寺院向佛像诉说到:"自己对佛祖如此虔诚,可为什么日子却越来越苦了。"他见到佛仍然是微笑无语地看着他,突然感悟到,自己虽磕了无数个头,可佛依然是佛,自己依然是自己,自己并没因为多磕了头就变成了佛,佛也没有变成自己。  相似文献   

20.
他,没上过战场立过战功,却被江格的群众称为“英雄”; 他,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老百姓却为他竖起大拇指; 他,没讲过一句豪言壮语,可他许多平凡的话语却被人们深深牢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