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毛主席派来的调查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主席派来的调查组陈首涛Δ于光远(二排左四)与工作组成员等合影于马渡。1961年春,毛主席觉察下面干部报喜不报忧,中央对农村真实情况不了解。1月20日,他向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信:部署由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带三个调查组去南方农村调查。胡乔木一个组到达...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3,(15):10-10
毛泽东在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后,为了了解农村的现状和问题,他亲自组织了由田家英、胡乔木、陈伯达分别担任组长的三个调查组,用10到15天的时间,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蹲点调查.1961年1月下旬,毛泽东离开北京到达杭州,开始指导三个调查组的工作.按照毛泽东的要求,调查人员都住在农民家里,并调查了一个情况最好的生产队和一个情况最坏的生产队.沿途的调查中,毛泽东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1960年中央向全党发布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尽管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只是一些原则性意见,不够具体.要解决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搞一个详细的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3.
正1954年的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公布和实施,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宪法从起草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历时8个月零12天。最初,陈伯达在1953年十一二月间写了一个稿子,没有被采用。从1954年1月9日起,毛泽东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重新起草,小组成员是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这一稿,修改了七八次,后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4.
正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调整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同时社会生活及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宪法或修改宪法来保持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统称为"五四宪法")。这部宪法从起草到通过,历时8个月零12天。从1954年1月9日起,毛泽东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重新起草,小组成员是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这一  相似文献   

5.
1953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宪法起草小组,由毛泽东亲自领导,小组成员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12月27日,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来到杭州。当时,原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已调上海任华东局第三书记,谭启龙接任浙江省委书记。为了给毛泽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谭启龙把毛泽  相似文献   

6.
出发前的请示1967年的下半年,全国形势很乱,大部分机关处于瘫痪状态,基本上是由当地的驻军支撑。中央号召各地两派联合,建立新的机构即革命委员会。陈伯达出于关心河北地区(属陈分管的地区)问题,他向毛主席请示,想去河北地区看看,促进他们的大联合。主席听了以后当时犹豫一下,对陈说:现在外边那么乱,是否一定要去呀?如果一定去,那时间不要太长。陈伯达回来对我们说:“主席是出于对我的安全考虑,其实没关系,我又是管华北地区的。”12月22日,汪东兴就通知王保春和中央警卫局二处处长邬吉成到他的办公室当面交代:“伯达同志这次外出去河北,地方…  相似文献   

7.
项南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到福建上任不久,于1981年的1月和6月都谈到加强调查研究的问题。他说,省委常委要争取去,到基层作调查研究,除了已决定每个常委要定一个县以外,还可以多到农村、工厂和下属机关跑跑。直接作些调查。调查当然要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调查研究的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07,(12):48-49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不少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我们从毛泽东和他的三位秘书的交往以及三位秘书的经历中,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  相似文献   

9.
1941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找到当时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担任教务长的胡乔木,郑重其事地对他说道:“毛主席那里需要人,决定调你到他那里做秘书工作。”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胡乔木大吃一惊。此时,胡乔木自1937年7月从上海来到延安,已经有5个...  相似文献   

10.
王东溟  郭海鹰 《党建》2010,(4):59-60
第三封信——调查信 谭启龙派秘书方兴去调查 (上接第2期)关于曹树立同志的父母病死问题,我从广饶县委、城关公社、三村生产队和公社医院等方面作了调查,他父亲和母亲从去年冬季开始患水肿病,当时,他们都在生产大队办的营养食堂吃饭,除半斤口粮外,每天补助二两大豆。但只吃了一个多月,因粮食紧张,食堂停办,对病人再也没有补助了。  相似文献   

11.
庞培法 《党史文汇》2002,(12):43-45
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读书学习,曾经对此作过多次重要指示。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主持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及林克等参加的读书小组,采取边读边议的方法,逐章逐节地学习讨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最重要的一次读书活动。一1956年党的“八大”之前,我国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显著成果。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27年1月18日,鲁迅离开厦门,来到广州,受聘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前后在广州生活了8个月又10天。在此期间,鲁迅被邀到广州黄埔岛上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作了一次演讲,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造访黄埔军校。此事的起缘,得益于时任黄埔军校留守政治部主任熊雄。他看到报  相似文献   

13.
霞飞 《党史博采》2006,(1):28-34
在一次讨论会上,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毛泽东认识陈伯达,是陈伯达到延安之后的事情. 1937年7月下旬,日本攻陷北平、天津后,陈伯达经中共北方局同意,于8月上甸由天津乘船到青岛,经西安,于八九月间到延安.此前,陈伯达已是中国文化界不大不小的名人,他曾在北平带头掀起一场具有全国影响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启蒙"运动,并担任中共北平市委"三人委员会"成员之一.陈伯达到延安后,人生地不熟.  相似文献   

14.
龙志毅 《当代贵州》2010,(20):64-64
说到劳动,生产队并不要我们加入到他们的社员当中去,而是派一个或两个队干部领着我们去挖水沟、除草皮等。这样一来就只能去体会劳动而不能如领导所希望的那样,在劳动中体会贫下中农的先进思想了。  相似文献   

15.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人牵动的事实上就是五十二万个家庭。要帮助教育他们,我们社会中就得有多少万人拿出大量时间精力去专门看护他们!强制戒毒,每个治疗期三个月平均在三千元左右。至于吸毒者要去非国家开办的戒毒所,十天半月收费数千元,一两个月收费上万元。投资建一个仅收治二...  相似文献   

16.
<正>自胡乔木1992年去世至今,对他的研究渐渐多了起来,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相关胡乔木中共历史研究的论文200余篇,专著十几部。本文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7.
1961年4月1日,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机要秘书刘振德从广州抵达长沙。从4月2日到5月16日,刘少奇先后在宁乡、长沙农村蹲点调查44天。4月2日上午,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向刘少奇简要汇报了湖南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后说:“省委为配合刘主席的调查,已组织...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谈党的七大《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党的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从六大到七大,时间相距达17年。七大会期很长,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开了50天,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创纪录的。其实,召开七大的动议很早,准备...  相似文献   

19.
关于联产计酬、责任到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产计酬、责任到人的生产责任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究竟好在那里?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彭泽县棉船公社几个生产队作调查。所到之处,干部社员都夸联产计酬、责任到人的生产责任制好,它是人民公社定额管理的新发展,更适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民的特点,进一步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本文就调查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很多秘书,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或是生活事宜。解放之初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主要秘书有四个人,人称“四大秘书”,后来到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毛泽东的秘书又增加了江青,于是此时,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都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人称“五大秘书”。由于受时代所限和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风格,这五位秘书演绎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