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17,(7)
<正>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与地区只要遇上不利气象条件,近地面风力小,大气层结构稳定,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就会产生雾霾天气。我国频发的严重雾霾,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公众健康和国家形象,同时充分说明环境是有容量的,我国的污染排放已到环境容量的极限。PM2.5污染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煤烟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石油型污染主要是来自汽车、船舶、火车、农机、工程机械和小通机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雾霾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我国雾霾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同根同源的特征和明显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倒逼机制,以高效率、低成本完成雾霾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举措。2013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效促进雾霾防治,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科学制定碳排放总量目标;积极鼓励自愿减排交易;创新碳金融工具类型;加大碳排放权交易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0)
环保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整体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全国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若从区域的角度看,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等地区的雾霾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研究认为只有运用市场的经济的手段,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雾霾问题。分析建立在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上,构建跨界合作雾霾治理价格机制,分别论述了价格机制建立的必要性、重要性、设计框架和运营模式。建议建立跨区域的跨界雾霾管理委员会,要求遵循市场规律,运用价格杠杆,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督下,征收雾霾税或提供财政补助,形成跨界雾委会、地方政府、污染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四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跨界合作雾霾治理价格机制"钻石模型"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4.
宋俊平 《求知》2014,(12):53-55
<正>近年来,我国有半数省份被雾霾天气所覆盖,多个城市陷入重度污染之中。有专家指出,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是历年来所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多年来污染物排放积累的结果。为了应对雾霾天气,中央有关部委和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治理措施,"两高一剩产业"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节能减排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政府、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探寻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的新道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天气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强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小春 《民主》2014,(7):9-10
<正>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山西省为例,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由以前的煤烟型污染向混合型污染转变,其中汽车排放污染物在废气排放总量分担率达46%左右,在市中心区的分担率达60%左右。从全国情况看,2013年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刻不容缓。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6.
石头 《求知》2013,(6):58-60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所笼罩。截至1月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监测数据都超过了300,悬浮颗粒物浓度急剧超标,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雾霾天气导致了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等,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大幅增加,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市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对雾霾的治理也有多方面的举措。为此,本刊编者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摘录了伦敦在上世纪50年代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和有力举措,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雾霾和大城市病的问题,有人建议"北风南送",更有专家提出可以实施"北民南移"计划。也有观点认为,河北的雾霾主要是产业结构重型化等导致。不过,在华北出现大雾霾时,河北张家口却是唯一一个空气未有严重污染的城市。这表明,当地工业生产少,人类活动少,才是雾霾少的根本原因。如果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北风南送"确实有助于吹散华北的雾霾,且不会带来环保、生态后遗症,那剩下的就只是资金投入多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选择北京与福州两个雾霾污染程度差异较大的区域作为典型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意愿价值评估法(CVM)分析两地公众对雾霾的支付意愿。结果显示北京较福州公众的支付意愿更高且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从制定可持续的宏观发展战略、加强监管力度、鼓励公众参与三个角度出发,达成各个社会层面的治理共识,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分析不同区域公众对雾霾的支付意愿,对于污染严重区域的治理及污染较轻区域的防范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海明 《侨园》2013,(4):8-8
<正>前些年,那英唱的《雾里看花》很流行,唱歌的和听歌的,将雾气当作了朦胧美。许是现代人承继了叶公好龙的传统,及至真的遭遇雾锁都市时才猛然醒悟,朦胧美只存在于诗意世界,不适合现实生活新年第二个周末全国出现了大范围、极其严重的雾霾污染过程。多地PM2.5爆长,电视、微博上,到处谈论雾霾天气以前,没有PM2.5数据作参考,人们只能肉感雾霾天气的不爽;现在PM2.5数值披露制度化,人们可以实时查询空气质量变动情况。监测数据在让人们意识到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同时,开始关注自己所在地的空气质量状况,而雾霾天气则让环境保护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10.
问诊雾霾     
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主任、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跃思一直主持着中科院的全国性大气霾污染监测工程.◎过去雾霾多发于京津冀地区,为何2013年年初以来,在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也先后出现了大范围雾霾?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14,(3):87-87
《新京报》2014年3月11日刊登央视新闻微博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称,雾霾对健康危害的系统研究必须加强,我国雾霾的污染程度远高于国外,如PM2.5较国外高5-15倍。这么高的污染对人体影响有多大?对不同器官的危害有何特点?哪些成分对人体危害最大?这需要科技、环境及医学研究部门大协作,并在政府领导下做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2.
雾霾已经成为与民生休戚相关的环境风险事件。本研究聚焦微博青年用户,以情感分析为研究方法,可视化为呈现结果,探讨当代青年对雾霾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雾霾情感可分为3级、2个大类、7个亚类、15个小类;"惧"、"哀"是主要的二级情感;雾霾态度随空气质量状况而变化,且受热点事件的影响。对雾霾情感的研究可以为雾霾事件情绪预警、情绪监控提供支持;也可以为雾霾情绪机制下,通过雾霾情感激发当代青年的环保行为、增强环境风险事件应对提供情感分析的依据。最后,本文提出了雾霾情绪管理与疏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雾霾高发,大城市俨然成为空气污染的重灾区,而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不再专属于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至猛于大型城市。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弊端凸显,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更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大气污染的流动性、跨区域特征,使得三地各自为政难以独善其身,"同雾霾,共命运"联防联控成为必然选择。五年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完善。一、"同污染,共治理"联防联控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成效不仅关系经济的发展,更关系人民的福祉。挖掘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寻求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有效路径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从雾霾产生的溯源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雾霾治理进步率符合城市雾霾治理的理论逻辑,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完善对雾霾治理进步率的影响是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完善正式环境规制、加强非正式环境规制约束是有效进行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荔  仇锦波 《学理论》2015,(8):28-29
2013年初,我国首次发布雾霾预警。经检测,雾霾中主要含有PM2.5和PM10等颗粒污染物。雾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国环保、气象等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如下措施防制雾霾:加快城市绿化;划区分管,签订责任状;加强巡查、监控、监测;加强宣传教育;合理膳食,适度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免疫力;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能用房,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综合整治排污企业。  相似文献   

17.
亢振洲 《民主》2014,(4):60-60
<正>针对北京又是连续多日雾霾,人民日报3月27日刊出一篇题为《雾霾天里,戴口罩管用吗?》的文章,详细列举了各种口罩的优劣,可谓贴心到位。但是,笔者以为,即使是再优质的口罩,能百分之百过滤掉PM2.5,也不等于就吸到了新鲜空气。当下,如何治理雾霾,让人们  相似文献   

18.
治霾的挑战     
<正>按照环保部的部署,2014年底前,35个城市要公布各自的雾霾源解析清单,搞清楚雾霾的元凶。由于城市产业不同,各个地区的雾霾元凶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河北的第一元凶是燃煤,北京的第一凶手是机动车,而天津的PM2.5中,建筑扬尘占比最多。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强调,治霾并非一时冲动,也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治霾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以来,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一度笼罩了中国七分之一的国土,多个地区PM2.5监测更是持续爆表,引发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雾霾表面看是燃油、汽车尾气、扬尘等加上天气原因形成的,背后则与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究其根本,正是粗放型发展方式所致。中国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5,(9)
<正>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雾霾天气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威胁。当前,治理好雾霾天气,不仅是积极应对环境恶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对能源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开辟光伏发电治理雾霾的新途径。雾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天津市雾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