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蓝 《瞭望》1991,(11)
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漫游了长江“金三角洲”。包括杭州、常州、江阴、扬州、南通和上海。这些地方,有的三年、五年没有去过。最久的是七年没有到过上海。耳闻目睹,大出想象之外。令我兴奋的程度,使我仿佛如同置身一个新的火与力的世界。这个形容词并不十分准确。但我确确实实被一种火与力吸引着,感染着。 先说在常州市的青龙乡。那天他们乡上召开青龙诗会。青龙乡在常州市算不上是最富裕的乡镇。但那。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收到一份图文并茂的资 料,是《上海梨膏糖的故事》 书稿复印件,书的作者要我写个序言。我被作者的热情所感动,就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说起上海老城隍庙梨膏糖,我马上想到当年“小热昏”边唱边卖梨膏精的情景,似乎那有板有眼、诙谐有趣的沪语说唱声又回响在我耳畔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6,(12)
正中东的沙漠和石油在我心中占据着很大空间,我想有机会一定去见,识一下那无垠、广袤的大沙漠,还有那主宰世界财富的"黑金子"石油。前年6月2日,我们单位准备与埃及一家石油公司谈判,投资建一家炼油厂,我有幸去了趟埃及,但遇到了一件至今还让我唏嘘不已的事情——当时我们是从上海乘坐的卡塔尔航空公司的空客A300-600班机,经过8个小时的飞行,先抵达卡塔尔的首都多哈转机。  相似文献   

4.
1989年,厦门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的老板,台湾实业家高新平先生到江、浙、沪一带考察投资环境时,并没有看中南通。他在南京、无锡、苏州、连云港、盐城等市转了一圈,去上海时路过南通,在这里住了一晚,与开发区的官员见了一面。 南通却抓住这一机会。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派招  相似文献   

5.
<正>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铺路"可以说,上海自贸区从中央没有拿到任何特殊政策,拿到的是一个任务清单,要承担在全国探索试验制度建设和引领改革开放的任务,但怎么做要自己去探索,这是今天上海自贸区所处的位置。要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寻找自贸区的方向和定位。国家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有"三新",即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经济增长的新空间,国际合作的新平台。那么自贸区试验的国家战略背景是什么?我觉得有四个方面,那就是改革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0,(2)
正我去过苏州多次,很惊讶那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层次清晰,保存良好。我想,这不仅得益于苏州东临上海、南接嘉杭、西抱太湖、北依长江的独特地理位置,让她在历代的战火中幸免于难,更得益于有一条一千四百年前就开通的"高铁"——大运河。是的。大运河就是苏州最早的"高铁"!在以水运交通为主的古代,运河就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虽然汉武帝  相似文献   

7.
信念     
《侨园》2016,(12)
正"我……我这是在哪?"少年睁开朦胧的双眼,心语道。头顶仍旧昏幻的夜空,只不过填了一层幽暗的色彩罢了。少年爬起来,身后是那无尽的黑暗。他似乎认得,前面便是初生的地平线。身后的暗意袭来,前方虚无,仅存在于脑海中的朔月却渐渐逝离。少年奋力向前迈去,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该堕落,不该停留。脚下沙沙作响,伴着毫无表情的脸庞,双腿已  相似文献   

8.
沈钢 《民主》2014,(6):42-45
<正>多年以后,当走进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观赏那些精美绝伦的绣品时,我不由地想到第一次近距离欣赏苏绣作品的那个下午。那是我刚刚调进民进机关不久,时任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的章臣桓叫我去他办公室,让我把一份文件送到省统战部。难得进主委办公室,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一幅"油画"——这是知名教育家、江苏民进创始人吴贻芳先生的一幅侧身肖像。画面中吴贻芳先生身着灰蓝色的列宁  相似文献   

9.
还是10多年前的那一回,我们全家去店里品尝上海著名小吃——排骨年糕。老丈人也许见我块儿大,特意为我要一了两份排骨。当时,坐在一边的妻子说了一句玩笑话:“这可是对  相似文献   

10.
黄裳 《瞭望》1986,(38)
不久前上海曾自发地形成过一个“古玩市场”。说“市场”,也许有点夸大,那其实不过是一条小街,摆了一些地摊,许多人在出售古钱之类的真假古玩而已。我不想搜购古董,所以也没有去观光,但后来听说是下令取缔了。 古玩摊竟可以自发地成为“市场”,并有那  相似文献   

11.
梦圆长江口     
冯永杰 《民主》2014,(6):50-52
<正>我这辈子注定与长江有缘。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我出生在上海黄浦江畔一间狭小的民居。黄浦江是长江汇入茫茫大海之前最后一条支流,把上海的行政区域分隔成浦东浦西两部分,上海人称之为"母亲河"。抗战烽火刚熄,内战硝烟又起。大上海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挣扎,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在上海做工谋生的父亲,带着我登上十六铺的轮船,沿长江逆行,于湖北黄石港上岸,直奔大冶故里,把我交给了经营中药铺的祖父。从长江下游到中游,我  相似文献   

12.
邓伟志 《民主》2022,(8):44-47
<正>老汉我今年八十有五,已成风中之烛。在行将就木时,免不了要回忆过去,想来想去我这一辈子轻如鸿毛,似乎就干了三个字:读,走,写。诗词是我童年的精神食粮我出身于小知识分子家庭。曾祖父行医,他脾气很怪,穷人请他看病,不分昼夜奔去,如果路途遥远他会骑着小毛驴去给穷人医治;达官贵人请他看病,如果不来轿子、马车接他,他不走。有次给邻县的县太爷看病,县太爷死了。官府咬定是他有意害的。在清末那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朋友最近到越南、柬埔寨走了一趟,回来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在那两个国家除了能看到一些中国商品之外,似乎看不到中国的其他"形象"。街头那些大幅广告,多是日本韩国的产品;与当地人士交谈,也体会不到想象中的"中国热"。中国形  相似文献   

14.
正我叫康斯特,大家都喜欢叫我"小康",由于"小康"本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我便很喜欢这个亲切的昵称。我来自赞比亚,今年22岁。现在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专业,是一名二年级的本科生。今年是我在中国的第三年,我来沈阳已经经历了第二个寒来暑往了。我去过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大连、鞍山、丹东、本溪、盘锦等很多城市,我喜欢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也喜欢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但是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辽宁省的这几个城市。这里虽然经济没有北  相似文献   

15.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因为我做的,用冯小刚的话说都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这观念打远了说,可能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我生在天津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燕京大学毕业生,后在天津医科大学教英文。受家庭影响,我少年时期的理想是当律师、外交官、医生,人生规划里完全没有"演员"。但高中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有个正经的城里饭碗,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  相似文献   

17.
大爱小木屋     
王家斌 《慈善》2021,(2):34-34
打开电视,一个不幸的消息出现在眼前:著名作家黄宗英今日上午(2020年12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为此,一天我亦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与回忆中。回想起来,我与她的相识已近半世纪。我记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炎热夏天,我突然接到全国作协要调我参加中国作家西藏访问团的通知。但到北京才知,除了我和刚从曰本参加《没下完的一盘棋》首映式并受日本首相接见归来的团长黄宗英,代表团其他作家已先到西安集结。为此,我和她也要马上动身去西安。  相似文献   

18.
自朴老乘鹤西去,业已经年。流水落花春去又归,却已天上人间阻隔,但他那慈祥的笑容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值此朴老逝世一周年之际,愿藉此文寄托我的绵绵哀思。朴老与我家两位老人为世交。上海解放前夕。我公公杨显东在上海因参加聚餐会而与朴老相识,他们交流思想,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深厚友情,解放后他们一直保持亲密往来。我公公九十诞辰时,朴老欣然命笔题诗一首:“当年风雨忆初逢,矍铄今朝九十翁。学业喜看光远祖,神州农子是神农。”解放初期,我父亲担任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民政部部长等职,与时任华东局民政部副部长的朴老合作共事,由于父亲喜好诗词,与朴老志趣相投。遂成挚友。因此,我对朴老并不陌生,但真正有幸  相似文献   

19.
去年十一月四日凌晨四时许,一起凶杀抢劫案发生在哈尔滨市南通食品杂货店——三名更夫牺牲,四百多元现金被盗,地面上血迹斑斑……。 两小时过后,二十一岁的凶手张德林就擒。被捕前,他是这个商店的营业员。经过初审,张德林交代自己犯罪的直接诱因是:“我欠了一笔债,可是我手里连一分积蓄也没有,债主逼得紧,我的‘对象’又催着办‘婚事’。为了那‘三十六条腿’能飞进新房,就横下一条心,去抢了……。” 犯罪的主要经过是:十一月三日,晚九点左右,这个恶徒红着眼睛,带着工具,敲开商店大门,诡称:“看戏晚了,.回不去家”,骗过值勤人员.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20,(2)
正"就让那淡淡逝去的故事淡淡成回忆/二十年后再相聚将是无悔青春/那时老去的我和你会说着什么/传奇的事一件件无愧的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们……"一位听友听过这首歌,回忆道:"听罢这首歌,像犯了毒瘾一样开始在一方先生的朋友圈中搜寻其他的作品,很快我找到了《电子街》。为了好好享受这首歌曲,我泡上一杯朋友从澳洲带回来的白咖啡,坐在窗前轻轻地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