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7,(27)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出版,便呈现"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局面,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议。究其原因,我以为最主要缘于本真的力量。掩卷而思,知青岁月的习近平,便在眼前活灵活现。其言、其行、其事,无一不是当代青年的榜样、党政干部的楷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收入29位受访者的讲述实录,受访者中有年纪相仿、经历相似、一同插队的北京知青,有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村干部和村民,有往来  相似文献   

2.
刘学军 《前进》2017,(10):44-46
<正>领导核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他领导中华民族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这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一文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汇编中,得到充分的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详实的素材、宏大的视野、清晰的脉络、生动的笔触,全面反映了习总书记在红色血脉的薪火相传中、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访谈实录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期间,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里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是我们进行党性锻炼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陕北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8,(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通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土高原陕北七年知青生活的滴滴点点。认真阅读该书,主要有四点感受:一是艰难困苦才能磨炼坚强意志;二是扎根群众才能站稳人民立场;三是担当实干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四是善于学习才能掌握过硬本领。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以来,发行量屡创新高,在当今资讯发达、读物海量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学习时报》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本书风靡全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是一曲昂扬的精神之歌。书中一个个小故事,无不反映和折射出青年习近平在苦难磨砺中锤炼精神品格、实现精神升华的历程,犹如阵阵清风刮进读者的精神世界,让人肃然起敬、深受感染,不知不觉间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堪称姊妹篇,它们用纪实的方式,平实客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情节,直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为民造福的党员初心、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含义,阐释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全景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  相似文献   

7.
<正>青年时代是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塑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成长轨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阅读之后,细细思考,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学习什么、怎么做,才能担当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不辱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笔者从以下几点谈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干部成长的启示。一、把坚持勤奋学习作为人生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好学,从踏上梁家河村的第一刻起,就把读书学习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此后数年如一日保持刻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责任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关键词、高频词。对于广大青年,习近平特别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这段珍贵的人生经历中探寻担当的力量源泉。一、七年的知青岁月:责任担当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知青说"、"村民说"和"各界说",全面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生动展示了一个忠党忠国、亲民爱民、励志成才的青年英杰的那段光辉岁月。该书一出版便产生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各界好评,成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成为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0.
仇飞 《群众》2018,(11)
正"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勉励,也是他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4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来到陕北,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黄土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七年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犹如熊熊火炬,照亮我们不断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后,我对这番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队期间,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改变了农村面貌,改善了群众生活。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苦干实干作风;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不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默默无闻、勇挑重担。品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引领我们找寻青春答案、汇聚前行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定价:76.00元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党的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丰富多彩的经历、重要岗位的历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青年时代习近平的勤学、担当、实干、创新精神激励着我,我立志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多党合作事业。奋斗,需要以勤学武装自己。"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当时知识贫乏的年代,很多人想着挣工分填饱肚子就够了,很少有人能做到青年习近平的"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到了夜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习总书记,我才从湘西花垣十八洞走访回来,沿着您在湘西十八洞曾走过的路,握过您曾握过村民的手,聊过您曾与村民聊过抑或没聊过的话题……回到民政厅办公室后,恰好又看到了桌上摆着《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读字如读人,我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16.
戚研 《群众》2018,(11)
正"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青年一代砥砺成才的最佳教材、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最强指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手不释卷、深受洗礼。书中讲不够的峥嵘岁月、写不完的奋斗足迹、诉不尽的崇高品质、永不变的爱民情怀,时刻指引着我们永葆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人"初心",书写好不负人民所托的新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莉霞走进内蒙古财经大学,为广大师生作了"学习梁家河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后生’"的形势政策报告。王莉霞在报告中讲述了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迎接和拥抱这个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王莉霞为广大师生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带领师生共同走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垦利县档案局编辑的《青春奉献黄河口》出版发行。该书以青春印象、难忘岁月、档案资料等三个主要篇目构成.包括300余张知青图片、45篇知青回忆文章、34件知青相关文件资料,共计42万余字。展现了当年该县下乡回乡、五一农场和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下乡共计6674名知青的追求、思索和奉献历程。  相似文献   

19.
邱烜 《当代广西》2013,(5):62-63
励精图治凝心聚力奏弦歌从知青会馆里出来,左拐进入一条宽阔的泥土路,再走1000米左右,便到了知青广场。广场往右,有一条青石铺就的知青街道直通融江;江畔的百年码头,一棵斑驳的古榕见证了过往的岁月。街道两旁的土楼,黄的墙、蓝的瓦、灰的栅栏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古旧,徜徉在散发着岁月味道的知青街上,耳边仿佛回响起当年那些掷地有声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正盛夏的延安,烈日灼灼。8月3日下午16点,在陕北梁家河小村庄的几孔窑洞前,一群人围坐着聆听一堂名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与时代情怀"的现场教学课,大家听得异常专注,全然忘记了高温炙烤下额头上冒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