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梅 《前沿》2012,(10):151-152
文学是对于人类历史和人物言论的记录,而经典文学是文学中的精髓。作为文化的传承者,经典文学具备原创性、时代性、超时空性以及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由此,经典文学的阅读能够让阅读者更加了解词汇、语法、修辞的应用,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不仅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直接目的,更能达到提高写、译和听、说等综合能力的目的。创新传统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的阅读,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效果,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5)
正我们很高兴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浩瀚的文化经典,那一册册光辉的篇章,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犹如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又如璀璨炫目的繁星,在人类文化的星河中闪烁华光。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  相似文献   

3.
刘丰  刘恒新 《重庆行政》2010,12(1):102-106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时至今日,“贫困”作为著名的3P问题之一,仍然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焦点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碎片化"阅读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本文以延安精神的传播为切入点,从延安精神传播过程所能获得的文化感知、生动体验、情感升华等现象分析入手,对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构建体制机制、关注读者需求、创设阅读环境、多样化阅读形式等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国新 《群众》2013,(6):86-86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聆听历史的回声,借鉴历史的经验,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当下,面对未来。铭记历史坚定信念。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党的历史堪称一部为中国梦奋斗和探索的历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我们不但要从党史中坚定信仰,更要从党史中提升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入,目前社会生活呈现泛娱乐化的发展态势。泛娱乐化带来的阅读碎片化、表象化和快餐式倾向,都对大学生经典阅读产生很大冲击。泛娱乐化时代的经典阅读面临传统价值观念解构、深度思考淡化和个体化需求增多等问题。这需要学校采取措施引导学生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经典阅读:把经典阅读纳入高校育人全过程;完善经典阅读引导组织和平台架构;构筑新时代经典阅读推广的新模式;发挥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在经典阅读推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典和我们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相似文献   

8.
历史必然性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怎样的?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是怎样与历史必然性既对立又同一的?人类应怎样寻求通向自由的途径和道路?这些颇具诱惑力的问题总是经常适应时代的要求被提出来并成为常新的课题。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更需要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对各种自由观作出正确的识别和抉择。  相似文献   

9.
尹传芳 《人民论坛》2012,(8):118-119
经典阅读可以也应该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有所作为。加强经典阅读,可以接引文化脉络,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可以提高阅读者的人文素养,助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阅读经典,应该以稳健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选择经典,以发展的眼光、严肃的态度阐释经典,并按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培养目标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方面分出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0.
尽管人类已经对大自然进行了巨大改造.但是在变幻无常的自然面前.人类却又显得那么渺小。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的抗争史.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有记载的地震达上万次.这些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回顾这段历史.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抗震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保护环境.爱护生命。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2,(5):1-1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加强经典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理论素养缺失、对经典研读不够、学习投入时间少等因素影响,一些党员干部的经典阅读能力比较差,面临经典著作阅读"赤字"问题。为此,党员干部应在思想上重视经典著作阅读,研读经典原著,抓住经典研读的核心及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研读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笔者以为,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  相似文献   

16.
美玉 《黄埔》2013,(1):92-94
泱泱中国,浩浩悠远。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培育了炎黄子孙。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诞生的那一部部底蕴深厚的经典著作,犹如夏夜里的繁星,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古代先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探索,对自然的研究,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从本期起,我们将带您重温经典、品味经典、传承经典。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面对灾难、抵御灾难、战胜灾难的历史。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14亿国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书写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战"疫"壮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次疫情,是对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检阅,也是对中国速度、中国制度、中国团结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特别挑战。医者之仁心、党员之忠诚、子弟兵之捍卫、人民群众之合力,再一次向世人宣示: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垮中华民族挺拔的脊梁,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8.
死人抓住活人,这是马克思的一句经典名言,它精辟地表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冷战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虽已宣告结束,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到此嘎然而止,而是载负着冷战给人类留下的沉重遗产继续向前。在冷战遗产中,对国际关系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命运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建设学习型党校对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学习型党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党校既要着眼全面发展,更要突出学以修身。  相似文献   

20.
正河流带给我们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当我们走近一条河流,便是走进了一部深邃无比的历史。翻开人类文明史,每一个篇章都闪烁着粼粼波光,每一个音符都激荡着人类逐水而居掀起的波浪。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淌出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承载了埃及文明的辉煌岁月,长江和黄河则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面对大江大河,便是与它们在进行一种难以言表的交流,只可意会,不落言诠,听懂了历史的涛声,便尤如打通了解读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