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闪回     
<正> 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2月17日、2月18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配套实施的党内法规,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事前监督,将领导干部列为监督重点;纪律处分条例则侧重事后处理,针对的是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二者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共同体现了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精神主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吴美华认为,“两者均是党建方面里程碑式的文件”。  相似文献   

2.
在认真总结党内监督的实践,特别是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监督实践的基础上,中央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我们铁路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条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全面落实《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努力把铁路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充分认识{条例》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监督意识 《条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3年以来的第一部自我监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建党以来党内颁布的首部监督大法,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部最重要法规。作为铁路企业各级党的组织,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两个《条例》,尤其是新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  相似文献   

4.
张银霞  李斌雄 《政策》2017,(1):34-36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是新形势下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党内法规,在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为全面规范党内监督工作提供了法理基础和基本遵循。深入贯彻执行《条例》必须认清当前强化党内监督所面临的新形势,领悟制定《条例》、强化党内监督的新理念,掌握强化党内监...  相似文献   

5.
辛忠波 《中国保安》2005,(14):19-2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条例”)已于2004年2月17日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监督条例》共分5章:“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47条,6600余字“。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则是贯穿条例通篇的主线。《监督条例》的主要特点和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制度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不要监督和制约?这是《监督条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法治和…  相似文献   

6.
解读首部党内监督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2月,备受党内外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3年、执政55年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反腐专家李永忠认为,党内监督条例正式颁发,是我们党制度反腐、制度建党的一件大事。是开党内制度监督先河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黄宏章  陆军宝 《政策》2004,(4):56-56
新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条例》),是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监督条例》,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来说,应以《监督条例》为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党内监督问题,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试行)》),以期破解党内监督难题。党内监督无疑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基于对六中全会公报的分析,在党内监督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2月17日和18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别公布。这两部党内法规的颁市实施,是我们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已于近期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这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扬党内民主,从根本上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内监督工作水平,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党内监督条例》对做好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在如何搞好监督上动脑筋、作文章,下大力气去抓,切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万纪耀 《前进》2017,(3):31-33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制定、修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部基础性党内法规,与2015年、2016年修订和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四部基础性党内法规一起,构成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基本制度框架。一、坚持无禁区、无例外、零容忍、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特别是强调要建立配套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此,我们党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经验,先后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六部管党治党的基础性法规,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  相似文献   

13.
王凡 《半月谈》2004,(9):40-42
今年2月中央相继公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了加强对这些党内重要法规的贯彻学习,本刊第5期曾对党内监督条例进行了解读,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应读者的要求。在此我们又请中纪委参与条例起草、修订的有关专家,对党的纪律处分条例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发展党内民主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并把它作为条例的主线。因此,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条例》,就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4,(7):36-38
2003年底,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这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条例》体现了党内监督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明确要求。贯彻落实《条例》,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于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使党内监督成为党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时间发表大量有关文章,但其中鲜有专门谈论党内监督含义及其实质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也没有对党内监督的含义做相应的阐释。因此,笔者谈几点看法,并认为这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湖湘论坛》2004,17(5):34-36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已在全党正式颁布 ,建党 83年、执政 5 5年的中国共产党 ,终于有了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条例的颁布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监督取得的成功经验 ,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作为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 ,条例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明确要求 ,学习贯彻好这个条例 ,对于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方针 ,对于坚持党的性质与宗旨 ,对于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4,(2):64-6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条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监督的现实需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形成了便利管用、科学规范、有约束力的党内监督机制,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监督的基础问题.闪烁着一个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本文摘发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专家对条例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后,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对学习贯彻抓得很紧,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把学习贯彻两个《条例》进一步引向深入。突出对“一把手”和权力部门的监督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两个《条例》,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明党的纪律;对于提高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有人称其为“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败的重要里程碑”。《条例》系统回答了监督者的地位、权力,以及监督的重点、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具有鲜明特色,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