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据史称:北宋王旦为宰相时,秉公办事,举才用贤,推荐、提拔了大小不少的官员,以致“旦殁后,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然而,王旦在用人这个原则问题上,最忌跑官者,称跑官者人格最低,活脱脱一幅奴才相。一回,有一名叫张师德的新科状元,先后两次求见王旦未遇。究其因不外乎是久仰大名拜谒,但可能还有其它目的,如联络联络感情等。其实,王旦原先对张师德的印象颇佳,并经常在皇帝面前赞扬他。这次王旦闻讯张师德曾两回来府第拜访,甚为反感。在后来朝廷讨论张师德的提拔使用时,王旦就改变了主意说:“不意两…  相似文献   

2.
据史称:北宋王旦为宰相时,秉公办事,唯才用贤,推荐、提拔了大小不少的官员。以致“旦殁后,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然而,王旦在用人这个原则问题上,最忌跑官者,称跑官者人格最低,活脱脱一幅奴才相。  相似文献   

3.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载 ,西晋开国功臣羊祜在晋文帝、晋武帝时 ,历任相国从事中郎、中军将军、尚书右仆射、车骑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职务 ,执兵之要 ,事兼内外 ,是朝廷重臣 ,经他推荐任职的官员很多。但是 ,任职官员本人都不知道是他所推荐 ,因为他很善于保守这方面的秘密。其原因 ,就是避免那些因其推荐而做官的人登门谢恩。他常说的一句名言是 :“拜爵公朝 ,谢恩私门 ,吾所不取。”历史已经昭示 ,羊祜不但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其高风亮节 ,永垂史册。宋代的潘良贵也极为反对拜官谢私恩的做法。他在当左司的时候 ,一次宰相吕颐…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8,(3)
寇老西儿是古今戏曲和小说依据寇准的籍贯(山西)、性格而为他起的谐雅之名。实际上,寇准(961年~1023年)不是山西人,而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王旦  相似文献   

5.
蒋文龙  叶辉 《今日浙江》2009,(19):54-56
在农民眼里,他是亲民的官员,为决策层提供的许多政策建议,受惠的就是千万农民;在官员眼里,他是睿智的学者,参与了中国农业法和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浙江乃至全国许多重大的涉农政策都留有他的痕迹;在学者眼里,他是深谙基层情况且学问高深的“顾三农”。  相似文献   

6.
微博问政:人大当率先垂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目前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的综合影响力,分别评出了十大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的上乘之作加以推荐,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姜业奎 《小康》2005,(6):31-32
读者来信建议:《小康》可以讨论有关中国官员读书的话题。他说,官员始终是我们这个国家知识分子群体最集中的领域。这些人看什么书,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肯定会造成影响。这样的意识、或者说问题,还不是这位读者朋友首先提出的。媒体曾报道说,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上任伊始,就买了100本《致加西亚的信》作为新年礼物,送给省政府厅局级和县市领导。后来,卫留成又向省人大代表推荐了《改革政府》一书。身处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竖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实在大有必要。中国官员大概熟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吧。然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根本目标,却在“终身学习”。在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据说所有的知识经过5年就翻一番,如果官员不继续加强学习,那“半部《论语》”在你工作十年后,可能也就是两三页纸的分量了。当然,上面所说的无非是些“正确的废话”。关于官员读书话题的讨论,更多地,恐怕需要听一听民间的声音——既然省长可以用推荐书目的方式,向下属表达他对他们最殷切的希望,那么,我们的市民是不是也可以向自己的市长推荐几本书,表达一下他们对市长最急迫的期望呢?  相似文献   

8.
张艳芳 《当代广西》2004,(20):40-40
世界各国都在讲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然而,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官员们能严于自律便是治本之策。对于政府官员来说,自律不但是一种从政职业道德,也是一种从政行为伦理。自律作为一种从政职业道德,不仅是政府官员对职业准则的遵守,更重要的是公务员要示范普通民众的责任感。一位赴澳大利亚公干的朋友讲了他在那里遇到的一件事情:初到澳大利亚墨尔本时,几位朋友为他接风,觥筹交错,聚会结束时,所有的人喝得都有八九分醉意了。大家都是开车来的,如何回去?一位已  相似文献   

9.
“纠结”     
<正>这次干部调整,老实巴交的朱散算是拣的副局长。明眼人都知道已干二十多年科长的他根本就不在局长推荐之列,再加上,他也心知肚明自己在局长心目中的分量几近为零,所以,他既没跑也没送,按部就班干好本分工作。然半月后的民主推荐,广大职工看不惯那几位呼声高,既跑又送的科长们,把手里的推荐票都给了朱散,其他候选人推荐票都没过半,朱散成了唯一过半数的。7天后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4,(10)
对于沿海发达地区主政一方的 官员,在民众眼里,他很少有不发达 地区一些官员常见的苦恼。但他的 工作是否因此就很轻松?有没有苦 恼或压力?如果有,又表现在哪些 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铭传与林维源,一位是台湾首任巡抚,一位是台湾士绅兼巨富。刘铭传在莅台任职期间,曾任用了一批台湾士绅,得到了他们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林维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刘铭传为何重用林维源?他采取了何种措施来争取其支持和帮助?这些支持和帮助对于台湾建省起了什么作用?本文仅对这些问题略作探讨。一刘铭传在吏治方面一向以赏罚分明见称。无论在大陆或在台湾,一些曾被清廷革职并且宣布永不叙用的官员,只要是有才干的,他都不拘一格、不分派系,大胆启用。这突出地表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记者:官员尤其是问题官员有没有隐私权?竹立家: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隐私权,这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一个常规。但官员是特殊人群,他的隐私权和公民的隐私权有所不同,将其利用  相似文献   

13.
田雨  李薇薇 《当代广西》2007,(15):56-57
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郑筱萸的权力,却成了他与家人共同获利的“摇钱树”。十几亿中国人的用药安全都握在他的手心里,但是,他却在任上的数年里,畅通无阻地上演着一幕幕腐败造孽的“活报剧”。  相似文献   

14.
仲武冠 《传承》2012,(9):95-95
官员财产申报被认为是有效的反腐技术手段。从各国来看,虽然官员财产申报工作进度不一,但都已经或正在进行此项工作。我国在官员财产申报方面也着手各种各样的尝试。很多制度的推行尽管为财产申报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受到金融实名制、税制不完善、私有财产保护不足以及各级领导执行不力等多种原因,这项制度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微观天下     
《当代广西》2014,(17):5-5
正"降级式问责"阻官员"悄然复出"8月11日,中纪委通报,原新疆阿克苏地委委员蒙志鹏因涉嫌违纪被调查,由副厅级降为主任科员,"降级式问责"新趋势引发公众关注。降级与免职有本质区别:一旦官员的级别降低,他只有从头开始,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原先的级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级别"跳水"挡住了官员复出的机会,凸显了国家处理违纪官员的新思路,使问责制更为灵活,更有助于将处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09,(10):56-57
说起苏轼苏东坡,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文学家,但许多人却未必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艺术巨匠,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专家.或许是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光芒太盛,人们对他其他方面(如兴修水利)的"闪光点"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实,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成就了得,作为官员的他还善于治理一方,特别是在兴修水利方面更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屡有创举,令人刮目.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13)
正让官员们走向属于自己的舞台,以城市风光片、名人推荐、文艺节目表演的方式,带出政府的施政理念,给公众一个聆听的机会,让公众进行评判,这样的创新值得我们为之"点赞"近来,一档让市委书记、市长或副市长登台亮相进行演讲并产生晋级的官员真人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在山西卫视开播。这样一档由地方领导亲自在电视上进行演讲,推荐自己任职的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12)
"两面性"官员的出现究其根源是公权与私欲的矛盾所致,此外一些官员难以做到"慎独"及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漏洞也助长了其"两面性"人格的形成。官员放弃对政治理想的坚守是其"两面性"发生质变的关键一环,制度上的漏洞则为其"两面性"人格的量变提供了便利。"两面性"官员频现官场对领导干部、社会及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早日实现政治清明,国家、官员及大众都应做出相应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制度更重要     
刘思 《中州统战》2002,(5):31-31
曾在报上看到一则短新闻,印象颇深:“全国政协委员杨天全在谈到反腐时说,通过教育,提高干部觉悟固然重要,但制度更重要,要在客观上使干部没有干坏事的机会。他说,他在联合国任职30余年,从未耳闻有官员贪污现象。并非联合国官员都是圣人.而是制度严谨使然。”  相似文献   

20.
眼下人们都在热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据说此制起源于240年前的瑞典。其实在中国古代官员中,不乏各具特色的"晒薪族"。苏东坡晒肚皮,晒出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晒薪",晒出一肚皮的哀怨凄凉。他晚年被贬海南时,所有财产只剩下一所透风漏雨的"桄榔庵",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于是写信向友人发牢骚,说朝廷还欠他三年的俸钱共两百贯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也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