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咨询编辑同志:我校是一所刚升格的高等院校,为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准备建两栋学生公寓,但资金不够,于是向建行申请贷款300万元。建行要求我校出具担保,我校拟以校教学大楼作抵押担保,不知是否可以。请问,抵押城市房地产有哪些法律限制?读者黄锋黄锋同志: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该制度是以不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为其主要特征 ,但不转移占有则使房地产抵押权的设定缺乏为外部所知的表征 ,使第三人无法知悉抵押物的权利设定情况 ,因此常会导致当事人特别是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善意第三取得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对此冲突 ,各国均以抵押登记制度来解决。但各国对登记的效力问题规定却不尽相同 ,本文是想通过比较各国抵押登记制度 ,来探讨及完善我国的房地…  相似文献   

3.
王永霞 《半月谈》2004,(2):74-74
房屋抵押是抵押的一种。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房屋的占有,而将该房屋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将该房屋折价或以拍卖、变卖等方  相似文献   

4.
魏建文 《求索》2008,(11):152-153
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之债务,将担保标的物之权利移转于担保权人,于债务清偿后,标的物应返还于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得就该标的物受偿之非典型担保。本文通过对让与担保的性质及对第三人的效力之考察,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初具让与担保雏形之“按揭”形式,为此建议应将按揭正名为让与担保: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担保立法中未确认抵押权的追及力,不承认抵押权人享有追及权,仅仅对抵押人享有的所有权作出限制,局限于以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来担保抵押权人的利益.确认抵押权物上追及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抵押物的价值,在未来的物权立法中,应确立和完善抵押权的追及力制度.  相似文献   

6.
船舶抵押人的主体资格是指船舶作为抵押物的情况下,提供抵押物以用于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应符合何种条件方可以设定抵押权。一般情况下,对船舶享有处分权的人,即可以对该船舶设定抵押权;在船舶共有的情况下,应当区分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对抵押人的主体资格进行限定;无处分权人设定船舶抵押权的情况,要分析是否构成船舶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公司以其船舶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要注意相关法律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实施后,我省城市房地产和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实行了登记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省人民政府1996年第2次常务会议有关议定,对城市房地产和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开展了登记。同时,我省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省人民政府有关规章规定也对城市房地产和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实施了登记管理。这种多头进行登记的状况影响了对房地产的统一规范管理,易造成房地产抵押登记工作的混乱,不利于维护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和有效保护房地产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为了切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做好房地产抵押登记管理工作,保证房地产抵押登记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现就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抵押担保以其担保债权实现的可靠性而在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成为最乐于被接受的担保形式。依我国担保法规定,抵押人可以是债务人本人也可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法学理论上将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提供财产抵押的抵押人,称作为物上保证人。在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供的抵押担保中,由借款人本人提供的财产为抵押物,法律关系也比较简单明了,贷款人届时行使抵押权也顺理成章,在此自不待言。但由借款人以外的第  相似文献   

9.
问:一朋友借了我的钱,我们之间签了借款合同以及房产抵押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现还款期到了,但我那朋友老是推脱,听说起诉他时间会很长,有何办法可以快速拿回我的钱?刘渝律师答:根据《物权法》第185条第2款之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以及新修订  相似文献   

10.
张淑君 《求索》2011,(5):163-165
未生效的抵押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直接影响到对以登记为生效要件而未登记的抵押合同纠纷的处理。本文从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入手,结合案例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上述抵押合同虽尚未生效,但依法成立即受法律保护;抵押权人享有抵押登记请求权;抵押人拒不履行抵押登记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而非缔约过失责任。建立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对于保护当事人之权益及维护抵押登记制度本身,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于文萍 《前沿》2008,(9):103-105
以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为特征,在他人财产上建立的动产抵押制度只有做到对抵押权人、抵押人、第三人三者利益的有效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创设该制度的最终目的。我国动产抵押设立采纳登记对抗主义的公示模式,登记公示的自愿性和具体登记方法的缺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者的利益冲突,因此必须变革动产抵押的公示模式,建立以登记生效主义模式为基础、以权利标示为辅助,以限定的动产为抵押范围的完善的公示体系,才能有效的化解冲突,兼顾三者利益并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一、抵押期限的法律依据 ,实际工作部门的操作及影响对于抵押期限 ,现行《担保法》第52条规定 ,“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 ,债权消灭 ,抵押权消灭”。在实际工作部门中 ,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国土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无视《担保法》第52条的明文规定 ,对于“抵押期限”有不同的操作和做法。如 :有的登记机关内部规定 :“抵押期限”即债务履行期限 ,表现在贷款业务上 ,贷款期限有多长 ,抵押期限就是多长 ,二者同时到期 ,一天也不多 ,同时登记部门要求借贷双方将其载明于登记机关提供的标准抵押合同格式中 ;有的规定在建工程的抵…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利益,也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它的运作过程存在诸多风险。文章主要从抵押权人、抵押评估和抵押登记等方面分析了房地产抵押贷款面临的风险,并给出相关风险防范建议,如完善相关评估体系和保险机制、对抵押物进行科学分类以确定合适的抵押率、完善风险防范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保证人探究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保证人是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担保方式。在这一担保方式中,保证人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但能促使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迅速签订合同;而且能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证债权人的权利得以实  相似文献   

15.
所谓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本身也是一种合同,适用有关民事合同的规则,其特点有:第一、借款人不得为自己的债务作保证,保证人是借贷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第二、保证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可以是保证人和债权人专门单独订立,也可是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三方在借款合同中订立的保证条款。此外,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涉及保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利平 《人民论坛》2010,(7):120-121
定金担保的设定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定金是为担保债之履行,一方当事人在债务未履行之前,交付给另一方一定金额的金钱,即以该金钱的得失为标的设立的担保。作为一项担保制度,定金规则的运用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定金担保的设定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定金是为担保债之履行,一方当事人在债务未履行之前,交付给另一方一定金额的金钱,即以该金钱的得失为标的设立的担保。作为一项担保制度,定金规则的运用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8.
预购商品房抵押是为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而产生的一种非典型担保方式,预购商品房抵押的出现与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兴起密切相关。对购商品房抵押及相关登记的认识模糊,影响金融机构发放的房地产信贷资金的安全。应探讨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担保物权形式予以立法,或者将其纳入预告登记制度进行针对性立法,以维护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10日1日起施行。担保法是一部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现将该法几个重要问题介绍如下:一、关于保证人的主体资格担保法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保证人具有清偿债务能力,是保证这种担保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债务人债务清偿期届满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应当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如果保证人自己不具有代为清偿能力,即使作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农民 ,为了发家致富 ,我准备贷款搞养殖业 ,但听说到银行贷款需要担保 ,我便准备用家里的四间房屋做担保 ,请问这样可以吗 ?张振发张振发读者 :从《担保法》的规定来看 ,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抵押 ,即房屋的所有人完全可以用自己所有的房屋来抵押 ,甚至依法出卖 ,行使处分权。但是 ,农村住房在其所有人行使这一权利时 ,因受到其他法律的限制而不能用于抵押。《担保法》第37条规定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用于抵押 ,因而对宅基地的抵押作了禁止性规定。因为房屋与其占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