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两种对立的解释学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金福 《唯实》2009,(11):27-31
《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列宁》,是张一兵教授的前后两部著作,但它们的解释学立场却是对立的。“回到马克思”坚持的是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回到列宁”表达的是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是从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向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的后退。这种后退对正确理解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庄友刚 《唯实》2002,(11):3-6
“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正确坚持了解释学的客观性原则 ,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重视不够 ;“让马克思走入当代”的口号宏扬了生存世界的生活旨趣 ,却将文本作者的本意搁置一旁 ;“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的口号虽然凸显了马克思学说中具有当代意义的思想资源 ,但却无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走向了极端相对主义。它们失误的共同根源 ,在于分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代哲学工作者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背景下衍生出的学术现象。“回到马克思”以“返本”求“开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回到马克思”在方法上是求新的,在其旗帜下的言语实践中内蕴着反传统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而从根本上说,“回到马克思”源自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一生都在致力于“回到马克思” ,而本体论的重建则是他回到马克思的途径。但他早期在“回归”中“偏离”了马克思主义 ,而晚期在“回归”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崔永和 《唯实》2010,(4):32-36
文本是作者用于传达本人思想的客观存在,虽然是不以读者意识为转移的特殊定在,但是它之所以成为文本对象的本质规定,就在于它是对象性存在,即一方面是作者的对象性存在,另一方面是读者的对象性存在;而文本意义则是读者与作者思想相遇的产物,是读者与作者“合作”的思想过程或结果。在这里,离开了作者的文本,也就脱离了文本的意义旨归;而离开了读者的能动选择和重新创构,就谈不上对文本的意义解读。因此,文本是静态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文本意义则是流动的、多样的、差异纷呈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认为 ,马克思是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返回到费尔巴哈的以抽象的自然为基础的唯物主义 ,把一般唯物主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将这一思想路线向前推进 ,把它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 ,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教科书也正是持这样的观点去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及其发展史的。因此厘清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区别二者的唯物主义学说 ,明确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学说的特征所在 ,对于如何“回到马克思”和“让马克思走进现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实践性”、“历史性”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回到马克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险明 《新视野》2003,2(3):54-56
从文化根源上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危害最大的就是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被扭曲的两个基本表现形态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从文化层面上看,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表现形态实际上都是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所作的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的诠释。从方法论上看,要从理论上破除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必须“回到马克思”,正确、全面地认识“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走向当代”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是其历史哲学中的重要命题。马克思通过对康德“世界历史目的”进行改造、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目的”予以颠倒,完成了对康德与黑格尔的批判式继承。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以生产方式为中轴、以无产阶级联合为实现方式,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方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需要穿越掩盖“世界历史目的”的屏障,依据当今世界新变化,明晰马克思“世界历史目的”的理论旨趣与实践指向,进一步发掘其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卢春雷 《理论学刊》2003,39(2):26-29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哲学界的一个热点。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阐述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应该依照“症候阅读法” ,把“回到马克思”与“让马克思走进当代”结合起来 ,通过马克思哲学的表层的现成的结论的解读 ,发掘其思想中具有当代意义的关于人的生存的本真内涵 ,让马克思真正成为我们同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10.
从"回到马克思"到"发展马克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增伟 《求实》2004,1(9):18-21
马克思主义不可战胜的真理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昭告世人 :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苏东剧变和新的时代主题转换使我们深深认识到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但要重新“回到马克思” ,而且还要勇于“发展马克思”。只有这样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代我国哲学工作者革新传统哲学教材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背景下衍生出的学术现象."回到马克思"以"返本"求"开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回到马克思"在方法上是求新的,在其旗帜下的言语实践中内蕴着反传统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而从根本上说,"回到马克思"源自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为马克思自由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批判启示。康德自由观主要表现为实践理性下的道德自由,主张只有在理性自律和道德准则下人们才能为自己立法。黑格尔主张以绝对理念作为逻辑前提的精神自由,将自由的实现寄托到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将自由落实到“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历史中,将自由与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联系起来,坚持人类通过不断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真正自由,强调人的自由既不是一个既定结果,也不是抽象的道德理念,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领域思考自由,扬弃与革新了康德的道德自由观和黑格尔的精神自由观。  相似文献   

1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消灭分工"。这一理论主张的提出,曾引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要澄明"消灭分工"的真实意涵,指明"消灭分工"的现实路径,决不能望文生义,而应该回到马克思的真实理论语境中去。"消灭分工"并不意味着要消灭一切分工或取消"分工"本身存在的合法性。一言以蔽之,"消灭分工"就是消灭旧式分工代之以新式分工,消灭自发分工代之以自觉分工,消灭的是劳动者分工而不是劳动分工,须知,"消灭分工"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现实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罗伯中  刘放桐 《探索》2006,1(2):174-178
国内学界通常错误地认为马克思早年先后经历了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三个阶段;他早年的政治哲学立场是卢梭式的民主主义立场;其哲学基础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命题。通过对马克思早年所有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真正民主制国家”意义上的政治批判才是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活动的中心;而马克思的立场与卢梭等等近代哲学家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但在官僚制国家与真正民主制国家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王虎学 《唯实》2009,(5):40-44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社会”概念的生成与嬗变轨迹是马克思整个思想流变历程的浓缩及其内在逻辑进程的展开。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敞开广阔的问题域,开掘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不同面相及其丰富内涵。而马克思“社会”概念原初理论语境的回归与再现以及新的方法论启示,必将成为进一步阐释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入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入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入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马克思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命题,是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考察。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文本、历史、实践三重向度。在阿尔都塞那里,马克思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是马克思理论逻辑发展的结果。对马克思人道主义化的批判在深层上必须立足于意识形态的内在批判;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当代中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一个特点是以批评旧唯物论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思想。马克思一共批评了两种唯物论。一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论,其中也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一是单独批评费尔巴哈而没有论及其他唯物论。这一条在结构上就分为上述的两部分,但在思想内容上这两部分又是完整统一的。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仔细研究这一部分,可以看出,它是以“结果竟是这样”分为因果两段的。许多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论者重视的仅仅是这一部分的前一段,而忽视后一段。这样显然是不能完整理解马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的思想刘冠军关于自然科学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的论述,在马克思著作中多处可见。笔者认为,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新形势下,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劳动价值论,对于理解党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革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兴良 《求实》2004,1(5):24-2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 ,而不首先是“本体论”上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也不是“主客统一的生存论哲学” ,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革命哲学 ,必须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为坐标 ,把它看成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任何把马克思哲学纳入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路或概念系统的尝试 ,都可能离开了马克思 ,而不是“回到”或“走近”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