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虹 《今日广西》2008,(14):17-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来宾市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为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村建设人才,解决建设新农村一个重大瓶颈问题,扎实推进来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7年1月以来,来宾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人才工程”。该工程实施一年多来,广大新农村建设人才对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以及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来宾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少杰 《前进》2007,(10):45-47
近年来,石楼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意见,结合石楼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张连珍 《群众》2007,(3):4-9,45
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省各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以“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实事为抓手,全面部署、广泛动员、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4.
黄利剑 《传承》2007,(6):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含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方法,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亮 《江西政报》2007,(16):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赣州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与全市的“十大体系”建设相互辉映、相辅相成,为构建和谐平安新赣州书写出了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6.
马定洲 《新重庆》2007,(4):38-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的工会工作开辟了广阔天地.也为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提高地位、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契机。各级工会组织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努力扩大农村丁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农村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近年来,我市南川区总工会总结提炼的以“六个一”工作法和“4+X”联动机制经验。即“南川经验”受到了全国总工会和其他兄弟省(区、市)总工会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深入学习、理解、剖析和发展南川经验,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会工作和发挥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必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理论上的启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惠及全县25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省、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之后.经过紧张筹备,我县于去年4月5日召开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近期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在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同时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快培养新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1]青年是农村人口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08,(3):F0004-F0004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常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全市“五大建设”重大任务之一作出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7—2009年常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行动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相似文献   

11.
刘本荣 《新重庆》2006,(9):16-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其特殊区位优势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试验示范作用。鉴此.基于实际情况就城市郊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朱茂  袁鹏飞 《新重庆》2006,(5):36-38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要落实中央的要求,关键在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核心,以统筹的思路总揽全局。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尤其要结合好重庆实际,注重抓好统筹规划工作,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重庆农业人口众多,农民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经济难以长足发展。环境再新、房舍再好,新农村也处于“空心化”状态,缺乏进一步向前…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积极探索我市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2006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徐州市委党校第二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第二组全体学员对我市部分县(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思想工作》2007,(5):4-5
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后,中央综治委适时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阳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是山西省3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的战略部署,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7,(2):14-2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张金如 《中国发展》2007,7(1):104-1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省委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这充分说明了中央和省委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8.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敬君 《前沿》2009,(1):71-73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系到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民的思想阵地,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综合水平。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表现得相对滞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王良仟 《今日浙江》2006,(21):25-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凸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出台的每一条内容,几乎都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由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属性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现实情况所确定的。首先,农民占大多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安定与和谐,就…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6,(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三农”工作,推动我区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