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执政,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这是决定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基础不牢,地震山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保证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深刻总结党8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准确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科学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准确把握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必须积极和稳妥地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发生了内部分化,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变化对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严峻挑战,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信任和拥护,增加了党整合社会的难度。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加强自身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执政能力的形态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对执政能力的不同形态作出区分,针对不同的能力形态作出努力。党的执政能力可分为“应有执政能力”、“可有执政能力”、“实有执政能力”等三种形态,现实当中应把“应有执政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根本评价标准和理想目标,从“实有执政能力”出发找差距,以“可有执政能力”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应有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可有执政能力”的发挥,不断增强“实有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就能力谈能力,而是要从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上下功夫。不管哪一种执政能力的实现与提升,都离不开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扩大。一个政党执政必须有坚实的执政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等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针对新世纪所面对的新情况,努力寻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着力点,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抵御执政风险的重要保证。必须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执政党必须善于整合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探索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花大力气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必须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尤其需要加大组织建设的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延伸党的工作范围,充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当前,有两个方…  相似文献   

9.
执政基础和执政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两个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起点.巩固执政基础关键在于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执政党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要求的有效回应.巩固执政基础关键在自身的素质,要提高党的执政素质,从根本上说在于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0.
群众认同资源主要是从执政党和民众关系的视角看待执政资源,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效能,维持执政秩序的基础性资源。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群众认同资源越来越得到各执政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政党,能不能够在所在国家执政,执政效果怎样,执政时间多长,直接地是由该党在国家内是否取得执政地位,是否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和较高的执政水平所决定的。但是.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这一切又取决于该执政党是否有一个巩固并能不断增强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取得和保持、执政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执政水平的展现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探讨这种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既是共产党获得并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条件,是最重要的执政资源、最大的执政能力,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努力探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实现途径,对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力量。政党的阶级基础决定着政党的阶级性,决定着党的理论、纲领、宗旨与目标。而政党的群众基础决定着政党能在多大范围内联系和影响社会其他阶级、阶层或群体,决定着政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虽然功能不同,但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又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同为政党社会基础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陈润儿 《理论前沿》2004,(19):33-34
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5.
十 六 届 四 中全 会 通 过 的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加 强党 的 执 政 能 力 建设 的 决 定》 不 仅把 “ 坚 持 立 党 为公 ,执 政 为 民 ,始终 保 持 党 同 人 民群 众 的 血 肉 联系 ” 作 为 我 们 党执 政 半 个 多 世 纪的 一 条 主 要 经验 , 而 且 在 加 强党 的 执 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强劲,数量和作用不断扩大.非政府组织作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表和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渠道,架起了党和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的桥梁.发展非政府组织,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还存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经费和人力资源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提升发展能力,健全监督与评估机制,保证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以巩固执政基础为前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执政基础既包括社会制度,更主要的是指群众基础,也就是依靠谁来执政和为谁执好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政基础稳固与否将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拥护度和支持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并长期执政,就是因为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关键是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的支持和拥护。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阐…  相似文献   

18.
苗庆旺 《理论前沿》2003,(20):27-28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着眼点,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的重点内容,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是党执政以来最为根本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反映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后得出的历史结论。当前党同人民群众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必须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是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