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饼与春卷     
正在晋代时,已经有了春饼的雏形,开始时被叫做"五辛盘"。主要用五种辛辣蔬菜,用以发五藏之气。周处的《风土记》中提到"五辛盘",其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庄子所谓春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可是,何为"五辛"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蒜》中记载,释家与道家的说法不同,释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辛,而道家则以韭、薤、蒜、芸苔、胡荽为五辛。唐代的一些文人笔记记载,那时"五辛盘"则已经化为"春盘"了。如《关中记》称,"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青蒿、黄韭、  相似文献   

2.
中秋说月     
正中秋之夜,阖家团聚,人们在赏月、食月饼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想起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鸟,天人清且安......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生动地描绘了"弈落九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的美妙神话。  相似文献   

3.
咏柳     
柳属杨柳科,遍布世界的柳约有三百多个品种。我国的柳树也有五十多种,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黄花儿柳、长叶柳居多。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喜欢柳。许多诗人墨客以柳入诗,不知写下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最早《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最著名的一首咏柳许当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绦(tao:用丝线编成的细带,比喻柳条。这首诗妙在三、四句,一问一答,另出出心裁。在春风吹拂之下,柳树抽芽长叶,而诗人却想象联翩,比喻春风如剪刀,"裁"出万…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才女     
正阮阅《诗话总龟》后集《丽人门》云:"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甚新。"陈郁《藏一话腴》甲集云:"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黄升《花庵词选》云:"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念奴娇/萧条庭院》)‘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俊,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说,没问题。她说:"那好,等我走遍了世界,就和先生、孩子回去,南方是不去了,就在北京定居,你们说好吗?"我们连声说好。离开餐馆时,她又要送我们硬币做纪念,我们每人都选了几枚,说,下次还要到你这里来。进退两难的另一位女士,向我们诉说苦衷......也是在这个餐馆里,也是在这个夜晚,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女士。她也姓叶,清瘦、干练,说话的态度很诚恳。她带了一个19岁的女儿来这里吃饭,她和这里有亲戚关系,吃饭是肯定不付钱的。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她主动和我们聊了起来。她来这里也快十年了。在温州,她是国家正式职工…  相似文献   

6.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山给人们以无比宽厚、高大、宏伟的气魄;水给人们以丰满,流畅,变幻、温柔的姿态。它们组成了"江山如此多娇"。所以,我以为:乐山者仁也,乐水者智也。我既喜山,也乐水。我是在山区里长大的,小时候总是要到山上去拾柴禾、砍柴。虽苦,但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乐趣,如采野花、摘野果、拾松子、过家家、捉迷藏、爬高树......总之,我的童年总与山打交道。我的家乡很美,青青的山峦,环抱绿水,名副其实的山青水秀。水,同样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去砍柴禾,上山之前、下山之后必须经过两条…  相似文献   

7.
沙棘     
沙棘(Fructus hippophae)又叫醋柳、酸刺等,属胡颓子科,是一种传统药物,蒙名叫“其察日嘎纳”,藏名叫“达日布”,维吾尔名叫“吉汗”。在唐《四部医典》中已有记载,1977年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该药在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民间医学中也有应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沙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因而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生态学、林学、营养学、经济学、生物化学、医药学以及畜牧兽医学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都在对其进行探讨,以便予以开发和利用。兹将沙棘在医药学、兽医学和畜牧业上的应用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山西人善酿酒,自明朝已然。许多笔记记载的酒中,都有山西酒的名字。谢肇淛《五杂俎》:“京师有薏酒,用薏苡实酿之。淡而有风致,然不足快酒人之吸也。易州酒胜之,而淡愈甚,不知荆高辈所从游,果此物也?襄陵甚烈,而潞酒奇苦。南和之刁氏,济上之露,东郡之桑落,浓淡不同,渐于甘矣。故众口虽调,声价不振。”襄陵酒、潞酒都是山西酒。顾起元《客座赘语》写道:  相似文献   

9.
正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帝京岁时纪胜》载:"三元,正月十五上元,七月中元,十月下元,为三官圣诞。"道教认为是天官赐福的日子,佛教则要燃灯敬佛。民间节俗是灯会,称为"灯节"。记忆中,童年的元宵节傍晚,我吃完母亲煮的热气腾腾的元宵后,就和伙伴们提着红色的或粉色的纸灯在胡同里玩耍。一个个儿小手儿冻得通红,小灯笼里点着闪烁的纸灯成了一景。  相似文献   

10.
大雪与冬至     
正"大雪"是十一月节气,通常落在公历每年的12月7-8日左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55°。今年大雪交节时刻为12月7日北京时间6时32分。这时候,天气进一步变冷(俗称"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至此而雪盛也。"其实,比起小雪节气来,大雪节气不一定就下大雪,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大雪后各地降水量都在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1.
旦角鼎立在齐如山为梅兰芳编写的众多新戏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京剧《霸王别姬》了。1918年该作品曾经被搬上舞台,不过当时名为《楚汉争》,饰演虞姬的,是另一位旦角尚小云。回忆起这个版本时,梅兰芳说:"我记得剧中过场戏太多,有时上来唱几句散板就下去了,敷衍故事的场子太多,戏就显得温了。"就是这部略显温吞的战争戏,1922年,被齐如山等人改编成《霸王别姬》,添姿润色,删繁就简,以霸王打阵和虞姬舞剑为重,从此一炮而红。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极为悠久,学术界一般将饮茶的兴起定在西汉。如汉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句。武阳即今日四川彭山县双江镇,可见,四川在2000年前就已盛产茶叶。当然早期的煮茶方式不甚讲究,与煮菜汤无异,直至晋代才趋于精细考究。如晋杜育《荈赋》云:"沫沉华浮,焕如积雪"。唐陆羽《茶经》解释为"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  相似文献   

13.
落爱我会众我都一没我就地我、。,.. 脚情想不望想是封有想是上想后.....,:二奋刃.... 的是像会的像我封李像苍的像’小.....叮;龙..... 地不世到真人豪投白醉天美九.....月..... 方是界处诚间情向与酒的丽天......‘‘月.... 就上流没的心盛描幽没.......日..... 找没浪有铺灵唐凤香有............ 不有虚张的仙......‘...... 到家伪情女一______庭__________书_________________陈 甲‘往决是人去。多返为名乞所人叠是容是最人一戈改往定身要复么回了万丐以的起微易…  相似文献   

14.
《海内与海外》2020,(1):F0003-F0003
《海内与海外》杂志是中国侨联主管主办的唯一一本人文性、文史性综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内与海外》主要栏目有:封面人物、本刊特稿、侨的故事、侨界人物、侨乡新貌、神州风物、人在海外、域外见闻、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台湾著名女作家丘秀芷,本名邱淑女,1940年生于台湾桃园中坜,后毕业于台湾世新大学,曾任中学教师,又任职于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她也是著名专栏作家,研究台湾史及风土人情的学者,其著作《剖云行日:丘逢甲》《民族正义:蒋渭水》获得台湾文史界肯定,另有《留白天地宽、《迟  相似文献   

16.
一再延期的越南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在三月二十七日开场,历时五天,三月三十一日草草结束。会议通过了《政治报告》、《三·五计划草案》和《党的建设和修改党章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色诊,是中医和中兽医独特的望诊方法之一,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元亨疗马集·脉色论》亦指出“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这些都表明中医和中兽医是十分重视色诊的。但是,中医的察色,是观察人的面部的见色。中兽医的察色,则主要是指口色。正如《元亨疗马集》所说:“口色,验疾之所也。”因此,中医和中兽医的察色,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在青、黄、赤、白、黑五色作为病色问题上,二者就当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把祝福遥寄,在飘飘粽香里。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阳佳节"。端"为开始,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日为端五。五月初五,二五相重,也称"重五",又因我国习惯把农历五月称作"午月",所以又把"端五"称为"端午"。从时令上看,这时已是仲夏,所以,又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文学创作50周年暨《六十春秋》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等出席。铁凝代表中国作协发言致贺。万伯翱是以《元戎百姓共垂竿》这部再版五次的著作,在中国体育界和钓坛享有盛名。这部专写共和国领袖人物和社会各界名流垂钓健身故事的著作,被文学名家和广大钓鱼爱好者誉为"开我国钓鱼散文之先河"。他的散文集《三年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在文坛也引起了读者关注和喜爱,且受评论家和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20.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1936—)的名字,在中国的文学爱好者中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他从1962年成名至今,共创作了七、八部长篇小说,其影响远远超出拉丁美洲地区。1976年他被选为第四十一届国际笔会主席。他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1963)、《绿房子》(又译作《青楼》1965)、《世界末日之战》、《胡莉娅姨妈与作家》(1977)、《潘达雷翁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和《大教堂中的谈话》的中译本先后问世,其总印数近三十万册。一个外国作家,在短短的五、六年间有如此多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这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