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失误和错误。如何看待改革中出现的这些失误和错误,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问题。如有的同志说:“不管失误还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只要给改革造成了损失,都应当追查责任,进行处理。”还有的说:“改革嘛!犯点错误有什么要紧,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6,(12):55-55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扩大的工作会议,因与会者有7000人之多,史称“七千人大会”。在讨论错误的责任这个问题时,起草委员会上掀起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由彭真掀起的。他说: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食  相似文献   

3.
写下这个令人费解的题目,是事出有因的。多次参加类似讲评的会时发现,与会的同志对某某人的优缺点、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讲优点一二三四,说成绩五六七八,惟独到讲缺点和问题的时候舌头就都打了卷儿。实在要说,就来上一句:“实在看不出什么缺点,提点希望吧。”于是,便把脾气暴躁说成“希望加强性格修养”,把迟到早退说成“希望进一步树立时间观念”,等等。有的连如此温和的意见都没有,只是“希望发扬成绩,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样的讲评势必变成了“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净是过年话。 这不能不说是“希望”的悲哀。有谁能对如此“希望”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不认识我的人在知道我要下基层从政后,都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在毕业办理户口手续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办事员就这样问我:“你家在孝感?”我说:“不在”。“那你爱人在孝感吗?”“不在。”“那你为什么到孝感去,是犯了什么错误在学校呆不下去了,还是学校故意坑你?”我说:“都不是,是我自己申请去  相似文献   

5.
提及“自知之明”,人们有个“传统观念”,似乎它是“明”“知”自身缺点、错误的“专用名词”,把“人贵有自知之明”等同于“人贵有知错之明”。于是,谁若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冒一下尖,闲言碎语便象影不离形一样来了: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也不掂一掂自己的斤两”呀,什么“太自信、自  相似文献   

6.
又到年终总结时.总结材料如何写?一位多年在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朋友“总结”道:“成绩条分缕析,不足一笔带过,再谈三点打算,一篇总结算完,放之四海皆准,保证领导满意。”年终总结,顾名思义,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得失。以利于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再接再厉。按年终总结的本意写年终总结,应该实事求是地摆出成绩,不避失误,通过总结得与失,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本着这样的宗旨来写年终总结,说成绩就不会妄自夸大,道失误就不会轻描淡写,谈打算就不会随心所欲。尤其是对失误问题,只有实实在在地摆在桌面上,写到总结里,交了“学费”的教训才会被汲取,同样的失误才不会一犯再犯。年终总结“八股腔”,说到底,是官僚主叉、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在文风上的一种体现。愿我们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彻底摒弃这种人人生厌的“八股腔”总结,写出真正值得“总结”的年终总结来。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以通俗生动的说书方式诠释“三国”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批观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中国人到底是看不惯人成名的,尤其看不惯文化明星。先是有人讥讽易中天“媚俗”,由头是易中天讲到古人的“避席”礼节时,为了让讲课更生动,就自己脱下鞋,向观众演示古人是怎样“避席”的细节,不曾想便被人说成不严肃、轻佻,丧失一个学者应有的仪表等。最近又有许多人打着“维护学术尊严”、“反对把历史、文化娱乐化”的旗号批评易中天,引起很大争论。如果易中天的讲座中有失误,这是可以批评的。但我们要看到…  相似文献   

8.
谗者,背后说人坏话也。可见,谗不是什么好东西,由此推及到人,那么凡“谗人”,其“骨子”里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清代名商胡雪岩对“谗人”有精辟的定论。其杭州胡庆余堂的一位采购员不慎将一批豺骨当虎骨买了回来,进货阿大平时信任这位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又值进货旺季,便未加详察便将豺骨入库备用。一位新晋升的副经理得知此事,以为天赐良机,就向胡雪岩汇报此事。但胡雪岩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沉下脸问他:此事是否向进货阿大反映过?他说没有,并进而说:这批货是进货阿大验收的。胡雪岩带人去药库查看了这批药材,发现的确是进错了  相似文献   

9.
浮夸,俗称“吹牛”之谓也。把芝麻说成西瓜,把蚂蚁说成大象.把一分成绩说成十分成绩,甚至把豆腐渣说成一朵花,把预想的胜利说成已经到手的成功,只说好不说坏.只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文过饰非.都是浮夸的典型表现。浮夸之风,图虚名而招实祸,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小问题酿成大问题,最后形成溃堤之穴。有的使上级决策失去真实的依据,在宏观指导上形成错觉,导致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反对“左”右倾错误问题上,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代表了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使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使民主革命迅速取得了胜利.他的关于反对“左”右倾错误的正确理论和实践.对我们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如何反右防“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但是,无可否认,毛泽东在反对“左”右倾错误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正是这种失误,既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蒙受了重大损失,也使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长期难以消除.这种失误表现在:第一,没有正确地分析“左”右倾错误的性质和危害,认为犯“左”倾错误的人动机是好的,是要革命的,而犯右倾错误的人则比较危险.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到某连队采访,得知这个连的干部威望很高,连队稳定,经济发展很快,职工收入高。问及原因,职工指着连队的政务公开栏说,我们连不但公开“正面”,也公开“负面”,连队干部的行为得民心,这就是连队搞得好的关键之一。政务公开,把失误和教训也拿出来“示众”,恐怕为数不多不少连队干部对错误的东西往往是能捂就捂,能藏就藏,蒙混一时是一时。殊不知,把失误告诉职工,让职工了解真相,不但会得到大家的谅解,而且还能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和疑虑,更有利于激发群众关心集体、维护连队工作的热情,加强和促进生产的积极性。干部在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和教训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往往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此同样是一笔“财富”。把有些失误拿出来让“阳光照一照”,可以使人警醒,让后人引以为戒。栽跟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蹈覆辙。痛定思痛,不再交昂贵的“学费”,使坏事转化为好事,岂不可以使政务公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文化大革命”,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从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左”的指导思想中摆脱出来。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失误,提出让中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主张。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曲折后如何向前发展?今后中国走什么道路?是人们遇到的头等困惑。  相似文献   

13.
时下,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讲起成绩来是浓墨重彩,建了这个工程,上了那个项目,形势一片大好,而说起问题来又是一大堆,工资没钱发,投资尚有缺口,生产需要扶持。群众形象地称他们为“两张嘴”干部。少数干部长了“两张嘴”,说的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实际上“两张嘴”说的话又是统一的,那就是都是为局部利益服务的,为个人利益服务的。干部用“两张嘴”说话,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欺骗了组织和群众,诱导上级部门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用人的失误,而且还助长了干部投机心理,挫伤那些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努…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题目,我先警惕自己:不要落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之讥。因此郑重声明在先:阔是无可非议的,也不应该被非议。阔者,“富有、豪奢也”。富有有什么不好?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矢志不渝苦苦追求的,不就包括全社会的富有吗?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就是提倡全社会普遍的富有吗?至于阔的另一个涵义“豪奢”,好不好,值得我们思考再思考。似乎成了一条规律,人富有了就会豪奢,就要炫耀,就要摆阔。比如晋人石崇太富了,就用蜡当柴烧,又作“锦步障”五十里,以炫耀他的豪富。而今天先富起来的一些“大款”,其豪奢劲儿,…  相似文献   

15.
中纪委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要求,在继续抓好村务公开、乡镇政权机关政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同时,要在县级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这确实是廉政勤政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就目前情况看,有些地方在政务公开中,报喜报成绩的多,报忧报失误的少,特别是工作和决策中的失误很少公开。说没有“政误”是不切合实际的。可是“政误”为何难以公开,究其原因,不外乎有几点:一是有些领导怕担责任。既然有失误,就会有原因,追究原因势必有责任问题。二是怕失去威信。失误公开多了,下属就会对领导失去信任感。三是怕影响士气。公开了失误,…  相似文献   

16.
金毅 《廉政瞭望》2014,(23):48-49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一名女秘书,工作中经常出错。一次,女秘书的工作又出现了失误,柯立芝把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很漂亮,正适合你。”还没等女秘书“谢谢”二字出口,柯立芝就指着错误的文件说:“我希望你的公文处理也能越来越漂亮。”听了这话,女秘书脸红了,此后.她处理的公文极少再出错。  相似文献   

17.
用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从客观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其德其才难以用一切硬件的工具诸如度量衡、显微镜、X光机等度之、量之、衡之、映之、透之,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从主观上说,除却用人者的私心私意私欲私利不说,识人用人心理上的一些有害效应,也常常使人潜意识或下意识地犯下失察失误的错误,古寓言“人有亡斧者”一则所举者是一例,(韩非子)中“智子疑邻”一则所云也是一例。要看准人选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青少年学生“早恋”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纷纷发表言论和文章,指出了“早恋”的危害性,向青少年学生发出了箴告。同时,也提醒家长、教师们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量防止和减少“早恋”现象。但是,从一些学校的情况反映来看,青少年学生“早恋”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着“增多”和“升级”的势头。若要反思一下原因,笔者以为,除了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外,这与我们教育工作上的失误亦有很大的关系。一些人认识偏颇,好象戴着“有色眼镜”,一看到青少年学生男女两人单独相处,就大惊小怪,认为不正常,从而说长道短,议论纷纷,流言蜚语,不胫而走。书信说成情书,郊游理解为赴密约,把微笑说成“怀春取悦”,甚至把相互看一眼也说成“暗送秋波”。似乎青少年男女学生之间除了恋情之外,就没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干部人事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形势不容乐观。仔细分析,不公道正派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口头马列”型。有的人将“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的手段运用自如,最大“本事”就是讲大话、说空话、摆套话。开会讲话、讨论发言、与人交谈、写文章说的都是“清正廉明”、“党性原则”。说穿了他灵魂深处压根儿就没想这么办。制度、规定成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装潢摆设”,套用一句“文革”俗语:“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二是“两面脸谱”型。这是危害最烈,最值得警惕的一种类型。这种人最大特点是善“伪装”,会“表演”,说…  相似文献   

20.
钱世明 《新视野》2000,(4):89-90
作为一个40多年与书本、笔杆为伍的,也算是个文化圈里的人,近十几年来,我面对纷争的与文化相关的现象,因职业之积习,便多有思考,亦有不少烦恼。一直想直抒胸臆地写篇文字,终于写下了《文化现象杂感》这个题目,既名“杂感”便谈不上系统论述,想哪儿说哪儿吧。 一、传统文化的承传问题 “代沟”一词已流行多年,说到底是传统文化的承传失序问题。年长一代或因所学,或因其耳濡目染,受时代的文化氛围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审美的旨趣便产生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中,成了有什么土壤便长什么苗的自然而然态势。现代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