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尊重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 ,避免两极分化 ,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是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 ,有益于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为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人民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人民生活疾苦,接受人民监督,引导人民积极进取等方面。深刻领会和认真实践邓小平的人民观对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从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出发,突出对人民利益真正负责,突出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利益这个价值核心,立足人民利益看民主,把握人民利益的至上性建设社会主义应然民主,把握人民利益的历史性发展社会主义实然民主,把握人民利益的全局性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观,给我们怎样看待民主,怎样推进民主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国6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热爱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民利益”思想。  相似文献   

7.
声音     
《人事天地》2006,(9):7-7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提供强大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对此,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经历了80年的风雨洗礼,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了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于广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共产党人持有的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它从创立至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形成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也使得中国的改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的人学思想处处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怀,其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人民本位"构成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利益至上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才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谈判是解决政治分歧的重要方式,也是在特定条件下获得政治利益的最佳手段。毛泽东在其一生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众多谈判,其谈判原则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抓住时机,及时开启和推进谈判;针锋相对,讨价还价;适当的和有原则的让步;“不要迷信纸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决策是一种主体行为。决策主体选择什么样的决策目标、使用什么样的决策方式,往往是由其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他看来,任何决策都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发明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作为评判决策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并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完善决策.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13.
论利益实现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益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条件, 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原动力。利益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利益实现是人们需要的满足。思想政治工作起源于人们的利益矛盾。它在利益主体、利益目标和利益实现方式的各自的和相互的矛盾运动中, 发挥引导、协调、约束、规范作用, 陶冶人们的情操, 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培养人们科学合理的人生观和利益观, 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党只有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要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从严治党,遏制腐败,维护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曾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郁湘音高呼:“人民万岁!”邓小平曾用极具亲和力的川音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复杂多样的条件下,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理性地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差距拉大化、利益矛盾的复杂化对新时期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带来新的影响和挑战.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切实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加大从严治党力度.  相似文献   

19.
人民的权益若要得到维护和发展必须通过利益表达机制来实现,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为各种利益冲突提供了一个妥协和缓解的平台,这在我国最主要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的利益由谁来表达,怎样表达,利益表达机制如何健全和完善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一条重要经验。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要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要切实有效地维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