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由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相互冲撞的现象。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人对集体主义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提倡集体主义,会抹杀个人利益,压抑个性发展,挫伤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不是根本对立、相互排斥,而是内在一致、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是十四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认真深入地研讨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的发育规律,才能尽快建成这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炳光(一)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解释为按市场的要求配置资源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按市场的要求来配置资源,或者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的方式。可是,经济领域包含生产领域、分配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是起点,消费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运用,是适应当今中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抵制西方负面经济思潮侵蚀的需要;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今我党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仍应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攻坚克难,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第一,政治基础的一致性。“社会主义”这四个字阐明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个性,即它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因此,它的发展既要受一般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更要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规律的支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6.
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正确分析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归根结底是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种种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大多是把两者对立起来了.例如,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冲击精神文明建设,造成精神文明滑坡;等等.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疑虑,一是担心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了国家计划无所不知、无所不懂、无所不能的幻想和传统思维方式;真正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入而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涵:一是经济运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二是经济性质属于社会主义,是市场机制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与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曾有过多次提法的变换。例如“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等等。提法的变换,反映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认识上逐步深化。毫无疑问,这种理论认识的深化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以往的理论概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最近,有的同志提出,应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郑必坚、龚育之、李君如、尹继佐、金瑞英联合在1996年11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为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40年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堪称为世界奇迹,不仅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也达到近9000美元,经济增长率更是连续40年保持较高速度。那么,如何总结过去40年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呢,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角度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追求是理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新的体制中,市场调节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排斥国家计划和宏观调控的自由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实行宏观调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推动道德建设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导向作用。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可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问题是如何实现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健全。这种尚未成熟的经济体制,反映在道德建设上,就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道德行为。 1.价值取向紊乱,道德评价失范。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这必然导致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当前所要探索的重大实践课题之一。本文仅就市场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价值文化模式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市场经济文化界说市场经济文化具有二重界定。一重界定的市场经济文化是着眼个市场经济的物质载体本身,研究市场经济物质载体的内在属性、构成、效用及其实现过程的工艺规定和社会规定。二重界定的市场经济文化是着眼于市场经济社会过程所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精神态。所谓人的社会精神态,就是一个社会的所有人格及其表征的总和。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主要有:市场主体是经济实体,企业必须是经济实体;具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具有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企业、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1.我们既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承认了两者的相容性,但是承认这种相容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理论上完全说清楚了这个问题,也不等于我们在实践上已经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这是需要我们下功夫着力研究的问题。2.这个问题的全部复杂性来源于社会主义概念的复杂性。人们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概念作过不同的解释.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等,人们还对社会主义是指一种运动的实践过程还是…  相似文献   

17.
如何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挤建设的成败,这是每一个关心改革的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从战略上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目标模式,而且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策略设计.所以,提出和探讨这一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这—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点,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方针,又是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而重塑市场主体,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及其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关键。然而,在企业与各方面、各环节的诸多经济关系中,工商关系最为重要。我们从现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可以看出现有工商关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造新型的工商关系势在必行。 一、工商关系的实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工商关系主要反映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为完成实现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依据社会分工协作逐渐形成的工业生产企业与媒介商品交换的商业企业之间的诸多经济关系的总和。它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范畴,既体现不同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工商关系性质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而导致了工商关系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深对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论述的理解,充分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本刊特发表三篇有关方面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