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1997年第一期《党史纵横》的《心中无我身系天下—一亲属服中的周恩来》一文,发现文章有几处与事实不符。其一,该文所说“周贻谦是周殿魁的三子、周保章的祖父”,是不对的。据《周氏家表》,周贻谦(光名贻德,后改名济渠,字之)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字敦南)的独生子,按绍兴《周氏宗谱忖已载肩周家五十房大排行三,所以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谱名骏龙,后改名攀龙,字云门)是周贻谦的四伯父,而不是父亲。其二,该文所说“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排行在七,其实…  相似文献   

2.
16集电视片《伟人周恩来》的第14集《亲属们的诉说》一节中多次出现记者对周保章同志的采访.周保章(题图右一)是周恩来的侄儿.周保章的曾祖父,即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原是绍兴师爷,后来当过淮安知县.周贻谦是周殿魁的3子、周保章的祖父.他就是把周恩来带出家乡,走向东北,从而改变了周恩来人生、政治命运的三伯父.周贻能是周殿魁的7子、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谦只有一子周恩彦.周贻能有3子,周恩来居长.周恩彦有孩子3男2女.周恩来没有子女.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是排行在七,其实,七伯之称是缘于他的父亲.按家乡习俗也称邓颖超为七妈.  相似文献   

3.
周贻谦,又名贻德,字济渠,号劫之。1873年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 周贻谦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独生子,大排行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他幼时念书刻苦,很有学问,旦由于祖父周樵水先生到淮安任过后补知府  相似文献   

4.
正伟人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而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周恩来亲属周华凯向周恩来故居捐赠的《周氏家训》为人们研究周恩来成长轨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物资料。《周氏家训》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周华凯的祖父)在  相似文献   

5.
翻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周恩来年谱(18981949》,在“诞生”一节里写道:“祖籍浙江绍兴。祖父周殿魁曾任山阳县知事”。在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开头也写道:“到周恩来祖父周殿魁一辈时,他这一支家族就离开绍兴,迁到了淮安。”1946年9月,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时也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lop年8月2日,周恩来在京对部分亲属谈话时说:“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过花,号云门,字殿魁,这名字有封建思想,想中科举。”笔者手头还有一份《周氏家谱纪略)复印件,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后代…  相似文献   

6.
1946年9月,周恩来曾在南京接受过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的一次专访。据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记述,周恩来在谈起家史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 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来利用星期天召来在京亲属,和他们谈家史。在这篇由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记录,邓颖超亲笔阅改的《七伯谈家史》上,周恩来说,“我们和尔辉父亲是一个祖父,……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这是周恩来两次在重要场合讲他的祖父的名或字叫殿魁。 然而经学者考证,周恩来祖父的名字叫“起魁”而非殿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周保章、周保庄兄妹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字敦甫)的曾孙辈.  相似文献   

8.
《世纪风采》2003年第2期发表的《周恩来的清廉家风》(以下简称《家风》)一文写的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感人故事。这原本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但笔者读了之后发现该文多处失实,令人索然无味,现特撰拙文以求教广大读者和诸位同行。一、《家风》上“高祖周元泊”不当。据笔者参与编著的《周恩来家世》记载,周茂,字元泊,系周恩来始祖周敦颐13世孙,是绍兴后马周氏始祖。如果周元泊算1世祖,则周恩来是他21世孙,他怎么会是周恩来“高祖”呢?周恩来高祖周元棠,字笑岩,系周元泊的17世孙。二、说周恩来祖母鲁氏“生有一女四子”不对。…  相似文献   

9.
“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迁家而居焉。”——摘自周恩来《射阳忆旧》周恩来曾多次讲过,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绍兴,一个是淮安。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字攀龙)出生于绍兴掇木桥“百岁堂”故居,曾做过“绍兴师爷”,后来任江苏淮安府山阳县(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知县。在  相似文献   

10.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11.
周嵩尧谱名贻良,后更名嵩尧,字峋芝,号薰士,晚年改号芝叟.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八曰(公元1873年7月17日)生于淮安城里的驸马巷,是周恩来二伯祖父周骏昂的第三子,在周家同辈人中排行第六,所以周恩来一直亲切地喊他六伯父.1897年(清光绪23年),周嵩尧25岁时考中了光绪丁酉科的第35名举人.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是他阅读的第一部小说周恩来出生于书香世家。周家祖祖辈辈均是走读书,考秀才、考举人、做官这一仕途之路的。按周家祖训,男孩子五岁就得进家塾馆读书,写字均是习颜体(当时只有毛笔)。连周家灶台上的对联也是“敬祖宗清白二字,教儿孙耕读两行”。其实,周家土地很少,也无人种地,主要是读书。周恩来的祖父辈  相似文献   

13.
张谨 《党史文汇》2024,(1):42-44
<正>《周氏家训》是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的一本手写遗墨,是周家用以教育、训导家族后辈如何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的行为规范和警言戒律。此家训成书时间,根据周嵩尧的生平轨迹判断,当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日军占领扬州后他避居乡间创作而成。此时的周恩来已是一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周氏家训》对他的品格养成并无直接指导作用。然而,周嵩尧是近代周氏家族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是清光绪丁酉科举人,曾在清朝政府、北洋政府任过许多要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的首批馆员,  相似文献   

14.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一份周恩来亲笔修改过的《八一起义说明稿》.这份稿件写在16开方格信纸上,共5张,原稿为时任纪念馆副馆长杜南用蓝色钢笔书写,黑色毛笔小楷字为周恩来修改字迹.195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向全国人民全面具体地介绍八一起义的经过,《解放军报》决定出版名为《八一起义》的连环画作品,并要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提供连环画的文字说明稿.纪念馆起草的介绍稿送到北京后,立即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亲自审阅,周恩来和陈毅还做了多处修改.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祖父名字及其任职考○周秉宜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著作及发表的有关文字,都认为周恩来的祖父名叫“周殿魁”,曾任山阳县知县。如最具权威性的《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一书第1页“诞生”中写道:“祖籍浙江绍兴。...  相似文献   

16.
<正>在1988年1月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书信选集》一书的第303页,刊登了周恩来1946年6月11日在南京梅园新村写给他"铁仙四哥"的一封信。"铁仙四哥"名叫周恩夔,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独生子,在周家"恩"字辈大排行四,所以行七的周恩来称他为四哥。周恩夔于清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初十(公元1894年1月16日)生于江苏淮安。据周嵩尧1943年手录的《周氏渊源考》记载,周恩夔是"国学生""江苏州同分苏县知事"。显然,这些学位、职衔都是他父亲为他捐买来的,是期望儿子日后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周恩夔为何取字"铁仙"?据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8日,在周恩来逝世34周年之际,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先生手写本《周氏家训》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周嵩尧在20世纪40年代初所写,当时日本军队占领扬州,周嵩尧避居乡间,将周家一些历史情况写出。这本家训由周嵩尧的嫡孙周华凯捐赠给周恩来故居,与同时捐赠的周恩来祖先容像一起成为故居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8年4月17日,在淮安恩来干部学院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而举办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征文颁奖仪式上,由我写作的《交往仅九天,友情跨世纪——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深厚情谊》一文获得二等奖。我上台领奖时,心情很激动,首先就想到,如果不是我的老哥、周恩来的侄儿周华章向我提供丰富而又珍贵的资料,我哪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周华章生于1929年。周华章的爷爷周嵩尧在《周氏渊源考》上记载,他给  相似文献   

19.
正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位于辽宁省铁岭市中心。银冈书院由清朝原湖广道御史郝浴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创建,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也是清代著名的五大书院之一,在东北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银冈书院的建立,使铁岭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起点,培养出大批英才。周恩来总理曾在此就读小学。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千里迢迢来到奉天省银州城(今铁岭市),寄居在堂伯父周贻谦家中,因当时奉天没有适合的学校可读,所以周恩来先留在铁岭市,插班到银冈小学堂三年甲班就读。从此,他的生活走向一个全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书讯     
由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蔡超主编,反映周恩来大革命时期在潮汕革命业绩的《秋来一凤向南飞》一书(31万字),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健)书讯@健@徐邵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