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之一杨宇白,陈翔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  相似文献   

2.
深化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政企分开殷瑞钰(治金工业部副部长)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点。阳春三月,数十位省部级领导聚集中央党校,参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专题研讨班”。学员们结合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围绕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和社会保障三个关键问题,畅...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企业中有资管理与运营的低效率问题。建立企业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制是解决低效率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较早时候,深圳、上海等地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建立委托代理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实践情况以及专家学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分析,笔者以为,海南的国有企业改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处于全国前列,建立规范的委托代理制更具有政治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它的成功预期更大,有希望使国有企业改革跃上一个新台阶。一、建省以来,海南的各项改革已为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顺利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只有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才能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这一要求,新阶段企业改革将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要求进行,把国有企业塑造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  相似文献   

5.
企业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及对上海的影响上海市体改委主任助理高级经济师卓福民15年来,我国的企业改革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采取政策倾斜的手段,以撞击反射式的改革战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企业体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体制而言,离改革的初衷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6.
浅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统战工作武安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又进一步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今后15年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王珏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搞了很长时间了。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了三年多;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情况还很严峻。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8.
从2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已由生产性改革转向了分配性改革。如果从放权让利到股份制的实践过程来看,分配性改革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线,并且利改税和分税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开始了由外部分配性改革向内部分配性改革的转变,以企业内部分配...  相似文献   

9.
企业改革一直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又是矛盾最多、困难最集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减轻负担,轻装前进。与此同时,有些人对中央的政策认识不清,陷入误区,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误区之一:国有企业欠搞不治,不可救药。有些同志由于看到不少国有企业困难很多,改革进程不太顺利,因而信心不足,这是没有根据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意义深远、困难重重的事业,改…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活力改革的后劲国有企亚;无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活力施展与否,影响着我国经济以致整个改革的后劲,这是共所关注的问题。正如卓福民《企业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及对上海的影响》一文所说:国有企业的活力已经不是一个单...  相似文献   

11.
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晓云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的现代化经营组织制度。因此,建立现代业企制度,关键是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企业真正成...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有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据1998年统计,国有大中型主业产数仅占全国独立核算国有有工业企业总产数的23.8%,但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85.3%.84.3%、85.1%和144.5%。二、经过多年实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己经从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向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实行抓大放小,要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由于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抓好每一户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抓大,就是要抓关键的少数。国家目前重点…  相似文献   

13.
张汉生在《改革纵横》1999年第2期撰文指出,我国提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过去5年,当时设想出台的12个文件,到现在还未出齐。而国家确定的100家试点企业,其实践情况是试了二年歇了三年,基本上没有成功。企业产权核心问题,没有实质性突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工厂)试来试去仍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来改去还是政府说了算。这与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从形式和实质都相去甚远。为什么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和实践操作出人会如此之大?应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定位是正确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环…  相似文献   

14.
强化企业管理是搞好企业的关键□谢木喜搞好国有企业,除了在改革、改组、改造方面提高对市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外,还要靠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1.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具有价值管理和综合管理的特征。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利用价值形式,采用统一尺度,对...  相似文献   

15.
小龙 《上海人大月刊》2001,(9):29-30,34
对于国有企业仍占大半壁江山的上海来说,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仍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努力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素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廖晖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牵动着全党、全国人民的心。在企业中,领导干部是企业行政和生产指挥的中心。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往往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目前,国有企业的困难不少,有...  相似文献   

17.
1995年5至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长春座谈会上就企业改革问题作了专题重要讲话。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再次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18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进程正如李鹏同志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建议的说明》所指出的:“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是有成绩的。不少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增强了活力,在国内外市场中得到发展壮大。但从总体上说,企业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为此,江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1.我国原有企仆制度的弊端。我国原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弊端:门)产权关系不明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只是一个执行计划的生产单位,完全依附于同家行政机构。企业普遍轻积累.重消费,争信贷资金,分自留资金,存在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短期行为。实行承包制以后,产权关系仍没有改变,企业没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庄福来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做出《决定》,明确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决策,是解决企业改革深层次问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强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吕江流,吕之宏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如何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主要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摆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应当成为一个永恒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