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后冷战时代"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美国政要“9·11”后提出的所谓“后后冷战时代”观进行了评析 ,认为此一提法既是美国政要对当前时代的一种概括 ,也包含潜在的战略意图 ,即借机整合世界 ,塑造反恐新形势下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对于“后后冷战时代”观 ,各国虽认识到其中的合理性 ,但也多少看清了美国背后的战略用心 ,因而并不积极呼应 ,致使这一概念未广泛流行。对于中国 ,“后后冷战时代”观能否成为国际通用的“范式”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体悟其背后的战略内涵 ,制定更为合理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 ,正是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十周年 ,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看到中越关系在友好合作的道路上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就十年来的中越关系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一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十年的经历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1991年底到1995年7月。1991年 ,中越关系从不正常变为正常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转变后的初期 ,虽然不正常时期留下的问题较多 ,加上有些干部思想跟不上形势 ,而在这个阶段里 ,因领土问题、岛屿归属问题、海湾划界问题和捕鱼问题等等不断地发生…  相似文献   

3.
后眼     
周莹 《新青年》2013,(8):32
鄂西神农滩附近,有个小镇,名叫神农镇。神农镇虽然是一个边远小镇,但居住人口却将近五万。神农滩是一条大河,连接三省要道,来往的贾商云集。有对夫妻在小镇拐角处,开了一家小店,专做农家豆腐乳,小店名字叫"神农豆腐乳"。这家的豆腐乳不仅味道鲜美,老板娘也是美貌如花,所以他们的生意如火如荼。他们有个儿子,取名为琦子。琦子异常聪明,是村民口中的"能人"。这个"能人",虽然无所不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的旅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一省 《东南亚》2000,(1):34-39
7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期。进入80年代,东盟国家旅游业更以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发展。从1980年到1990年,东盟国家接待国际游客的人数从680万增至2100多万,旅游收入从318亿美元增加到40多亿美元。90年代后,东盟国家旅游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1991年到1995年,东盟国家的国际游客人数从2120万人增至2782万人,旅游收入也从1991年的150多亿美元增加到266亿美元。1996年,东盟国家国际游客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达34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跃升到307亿美元。东盟国家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然而,1997年7…  相似文献   

5.
后石坞的松     
我敢说,只要走进泰山后石坞,目睹了那里千奇百怪、惊心动魄的一群群古松树,心灵深处就难免会有一种叫做感慨和咏叹的东西来回闪现,使人久久不能平静。我是揣一颗景仰之心去感叹这些古松树的。听泰山管理区的植物专家介绍,判断泰山后石坞的松树是否为古松,只要看看松树们的梢头就明白了。百年以下的松树,它们的生命力正强,树梢向上,直刺云霄,一棵棵就像十七八岁  相似文献   

6.
一、菲律宾2001年经济概况2001年1月20日 ,是菲律宾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菲律宾前总统马卡泊加尔之女格洛丽亚·马卡泊加尔·阿罗约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埃刹大道上 (EDSA)宣誓就任菲律宾新总统 ,以取代被罢黜的“民选”总统埃斯特拉达。阿罗约以其所得的菲律宾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得到在埃氏垮台事件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菲律宾国内经济官僚与学界精英们的拥戴。舆论界普遍认为 ,阿罗约的当选弥补了被罢黜总统国家管理水平与能力低下的缺陷。因此 ,菲律宾2001年及其之后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然而 ,2001年经…  相似文献   

7.
皮军 《南洋问题研究》2005,23(4):20-25,19
冷战后,经过艰难的谈判,越南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快速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背后各自的战略意图及其对东亚格局的影响,并对越美关系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移交主权后的伊拉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 2 8日 ,美国领导下的联军当局向伊拉克提前移交主权 ,但伊拉克并未收回完整主权 ,联军的军事占领也没有结束。伊临时过渡政府对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只享有发言权 ,无否决权 ,联军享有治外法权。伊政治结构三分天下 ,什叶派占据了主要权力 ,逊尼派得到了名誉权。联合国第 1 5 4 6号决议授权美国领导下的多国部队继续在伊拉克驻留 ,多国部队有了联合国的合法外衣。伊拉克收回的仅仅是有限主权 ,包括有限立法权、有限司法权、有限安全权、有限国防权、有限石油资源权等。目前主宰伊拉克命运的是美伊双重领导机构 ,美伊两个权力中心并存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延续一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对外政策等各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一些国家如泰国、印尼甚至于濒临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泰国、印尼、菲律宾领导人被迫下台,政局不稳,人心浮动甚至引发骚乱。经济危机还打乱了东盟一体化的时间表,破坏了东盟的独立性,对今后东盟的内外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一、稳定政局,进行政治社会经济改革是东盟近期内的主要任务维护政局和社会稳定是渡过危机恢复发展的首要条件。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1990年8月至1991年2月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使科威特遭受了一场空前劫难。虽然这场战争以多国部队胜利、伊拉克撤军告终,但昔日享有“海湾明珠”美誉的科威特已是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如何在一片废墟上重建科威特是对维系了200多年统治的萨巴赫家族的严峻考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尽管战争破坏及其影响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但科威特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已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11.
津巴布韦人民经过长期、英勇的斗争,终于结束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的黑夜,迎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1980年4月18日,非洲大陆上又一个独立国家--津巴布韦共和国--光荣诞生了。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津巴布韦政府和人民在穆加贝总理的领导下,为建设祖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津巴布韦历史新篇章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肯尼亚自1963年12月独立以来,基本上由“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Kenya African National Union,KANU,以下简称“肯盟”)长期实行一党执政。1978年10月接替病逝的开国之父肯雅塔就任肯总统的丹尼尔·阿拉普·莫伊(Daniel Arop Moi)一直牢牢把握政权。然而,在2002年12月举行的第三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的越南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6年底越共决定实施经济革新与对外经济开放的方针与政策。之后越南经济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逐步地转为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 2 0世纪 80年代下半期( 1 985— 1 989年 )平均增长 5 1 % ,90年代上半期 ( 1 990— 1 994年 )平均增长 7 3% ,1 995年9 5% ,1 998年 9 3%。1 997年 7月从泰国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快地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东亚地区 ,形成一场破坏力极强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后 ,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 (或地区 )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与两次经济复苏 :第一次经济衰退 ( 1 997年 7月— 1 999年上半年 )与第…  相似文献   

14.
面对历史转折阶段的重大挑战,我们需要客观地把握后危机时代中国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现实需求和基本走势,加快推进以走向消费大国为主线的战略性转型与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三国为规避被边缘化的危险,振兴民族经济而重建东非共同体,开积极推进地区政治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促进三国经济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开拓东非市场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美日之间的特殊同盟关系因共同敌人苏联不复存在而发生重大变化,并导致基本利益的碰撞:贸易领域的摩擦日趋激烈;对东亚地区经济的主导权之争正在加剧;对安全问题的龃龋亦在发展。 在美日关系中,尽管出现了激烈的相互竞争,但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仍是主要方面,其原因是: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很深;在安全战略上仍有共同需要;在政治上仍需相互支持。 今后一个时期,美日关系将是既合作又竞争,磨擦与协调并存,冲突与妥协交替,时起时伏,曲折发展,逐步向21世纪的角逐过渡。  相似文献   

17.
在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中,制度竞争经常被作为建立和保障市场的工具而加以讨论。后苏联地区(post-Soviet space)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案例:国际投资流入不断增加,同时缺少政策协调,造成一种各管辖主体之间制度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不过,在后苏联地区,制度的质量看起来还不高。本论文主要分析后苏联地区内各管辖主体就制度质量所展开的竞争的潜在影响,并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理性选择因素(经济不平等和学习效应)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制度间的相互作用(对自由市场的理解,对公共权威的信任,深层次制度与浅层次制度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后的泰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月起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泰国肇起的 ,泰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影响 ,被世界银行列为亚洲“五大受灾区”(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与分析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在金融危机后的两次经济衰退与两次经济复苏的历程、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应 ,并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若干比较以探索其共同规律与特点 ,最后作一些展望。一、金融危机前夕的阴霾泰国经济在1988年到1995年其间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期 ,主要应归因于 :(1)世界经济正处于景气扩展期 ;(2)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后的东南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与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带根本性的原因、东南亚各国经济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特点不同的原因、它们所采取的应对政策、它们走向经济复苏的力度与特点不同的原因,最后对它们的经济前景作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成功表现,同时也是对中俄关系发展状态的一次成功诠释。整个危机期间,中国一贯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也恰恰是这一立场引起各方极大关注。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都发表了各自的官方声明,但不可否认,双方在一些问题上是存在共识的。其他金砖五国成员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俄罗斯的立场,坚定地站出来反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