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党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知识分子正确地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建国后,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有200多万人,他们在思想政治上,不适应急剧深刻的社会变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不适应新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旧知识分子的两重性说明了党对他们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在知识界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产从1951年秋开始到1952年底,党在全国知识界开展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1951年9月29日周恩来同志在京津地区…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前三年 ,共和国万事纷扰、百废待兴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运动来改造旧社会 ,以求得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对从旧社会过来的二百万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 ,也是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恰逢这场运动结束 5 0周年 ,本文试对近年来史学界对于该运动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梳理 ,以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前三年,共和国万事纷扰、百废待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运动来改造旧社会,以求得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对从旧社会过来的二百万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也是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恰逢这场运动结束50周年,本文试对近年来史学界对于该运动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以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  相似文献   

4.
在建国50周年之际,回顾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反思其是非得失,对于深刻理解、自觉贯彻新时期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十分必要的。 一、1949年10月至1956年,党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全国解放以后,党在全国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确定,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第一,“革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知识分子的人数很少,只有2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37%。因此,必须珍视和充分发挥这些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使他们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第二,从知识分子来看,一方面,他们在旧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亲身感受到丧权辱国的屈辱和报国无门的苦闷,因而对国民党政府感到失望。新中国的成立,使他们看到了祖国富强的希望之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22):75-76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维新派代表人物,深度参与了中国从封建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他和康有为、严复等人的著作与思想,让中国思想界从原来一池死水似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改造》     
本书是作者于风政计划撰写中的新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三部曲的第一部 (194 9~ 1957) (第二部《炼狱》,写 1957年至 1978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第三部《新生》,写 1978年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 )。“本书不是执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 ,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史。”(前言 )这段历史是知识分子政治思想、政治感情被“改造”的历史 ,也是他们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被“改造”的历史 ,更是他们心灵道德、人生价值被“改造”的历史。作者笔下 ,一场场运动 ,一桩桩事件 ,一个个人物 ,在这几年中不断地上演 ,其中的一批角色 ,似乎“一转瞬间 ,就交了…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年,新中国从旧社会接收了大约500万左右知识分子,他们构成新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成份。如何看待这些跨时代的知识分子,建国初年党和国家已有认定,本文借助这种认定,探讨有关中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社会归属的若干问题。 一 在回顾建国初年新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属性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中国知识分子归入“劳动群众”的范畴,归属于工人阶级队伍。我认为这种提法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过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上述规定,成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60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前30年实行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从旧社会过来的200多万知识分子提出来的,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期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它本身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其主要错误是把知识分子归于资产阶级范畴。该政策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过1956年和1962年两次短暂的调整,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的作用,这个政策最后变成了无产阶级在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全面专政"的极"左"政策。"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否定了"两个估计",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公开宣布废除"团结、教育、改造"的旧政策,实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新政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的现状,进一步认识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如实地把他们看作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即一个活动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社会管理各个领域的社会集团;不但要调动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要调动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公共知识分子"的队伍,唤起他们的良知,使之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重新解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科学含义,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施春生 《党史博采》2002,(11):15-17
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工作”会议上,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会议上,周恩来在谈到旧社会知识分子“根”时说:“1920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俩人介绍我入党的。”张申府何许人也?值得一个泱泱大国总理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八十年沿革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与否,与党的事业兴衰息息相关。纵观80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演变的轨迹,呈现为既依次衔接,又前后交叉;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逐步递进的四个时段和四个层次,即“争取”、“改造”、“培养”、“依靠”。 (一)构成民主革命时期主旋律的“争取”政策 从1921年党的创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争取政策阶段。一方面,这是由党为完成异常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需要和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所决定的。为了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必须争取一  相似文献   

12.
<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变革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社会理想成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新社会、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变革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概念内核上,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从碎片化认知、到以“人”为概念核心、再到以“社会”维度为概念核心的转变;在概念范畴上,经历了从表象化认知社会现象、到聚焦社会价值与社会建设、再到着眼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转向。总体而言,“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形塑过程发轫于早期共产主义者对民生疾苦的本真同情,受到社会改造思潮宏大历史背景的深刻影响,最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而得以完成基本建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建国初期新政府号召知识分子参与土地改革事件为中心,详述了土地改革运动作为知识分子接受革命锻炼场景的构造,指出了新政权试图以土地改革推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想法。一些人对土地改革的非议,以及中下层知识分子在土改实践中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表明依靠土地改革达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目的还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尽管如此,参与土改,确为知识分子于鲜活场景中理解中共革命理念提供了机会,进而为下一步的思想改造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是近代中国的先知先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我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百年前的8月3O日,张闻天同志生于上海.他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典型.本文叙述张闻天由新文化运动战士向中国共产党员转变的革命历程,谨作为他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呕心沥血的一个缩影.“向旧社会宣战”五四爱国运动的大潮退落后,身为“河海”最活跃的学生代表之一的张闻天,开始经历了一段“向光明地方摸索”的时期.在这之前,张闻天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系统地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大量地接触了欧美政治思想与文化思想,受到了民主与自由的熏陶.特别是《新青年》杂志和外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对他的思想觉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年后,张闻天还颇有感触地回顾说:“五四前《新青年》的出版给我影响很大,我的思想从那时起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对中国旧社会的一切发生了怀疑与反抗,而景仰欧美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生活.”  相似文献   

15.
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工作”会议上,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会议上,周恩来在谈到旧社会知识分子“根”时说:“一九二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张申府何许人也?值得一个泱泱大国总理当着2000余名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面,流露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呢!张申府与周恩来从相知到相识张申府,河北献县人。1913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先在北京大学学习理工科,后又考入文科学习哲学,不久又改学数学,尤其喜爱英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始终具有充分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明确指出:革命需要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善于充分地利用旧社会培养的知识分子,使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服务,并继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新的优秀科技干部,否则就很难完成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周恩来则明确指出:现在,“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事业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交心运动是指1958年2月至7月,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非社会主义思想”,公开地坦露出来加以批判,并制订相应的规划以践行改造.交心运动之于政党认同的意义在于,它契合了当时党意图实现知识分子政治立场的认同构建、政治情感的内化塑造以及世界观认知规训的需要,强化了中共对思想文化建设的领导;但是,由于交心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中,提倡以无产阶级思想来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广大党员都能够自觉地进行党性锻炼,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正确对待思想改造“思想改造”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一个提高党员思想觉悟的重要措施,它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感情来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感情,以达到增强党性的目的。思想改造,又叫自我改造,它能促使人们不断进步。“思想改造”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共产党员、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逐步地抛弃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更好地发展。现在,在我们同志当中,确有一些人对“思想改造”很反感,不但否认自己的思想应当  相似文献   

19.
徐京 《党史纵览》2013,(1):8-1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地开始了一场从高校继而扩大到中小学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直接导致这一思想改造运动发生的原因是高校教师与执政党在高教改革问题上的冲突.实际上是欧美教育模式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冲突。当时.中国共产党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就是发动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20.
张迪  赵丽梅 《世纪桥》2000,(1):14-15
在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知识分子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党曾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本文拟就建国后十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以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1.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工作的展开,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建国之初,陈毅同志在上海、彭真同志在北京、陶铸同志在广东,为团结知识分子作了大量的工作;敬爱的周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